•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东新闻 > 互联网改变出行方式 青岛市民自驾穿越亚欧大陆
  • 互联网改变出行方式 青岛市民自驾穿越亚欧大陆

    时间:2018-05-09 09:47:10  来源:信网  作者:
    /
    /

    原标题:自驾穿越亚欧大陆 互联网助力去哪都成为可能

    现在,当我们外出,有可能先查查公交车还有几站到,也有可能叫上一辆网约车,或者干脆在路边找一辆共享单车骑。近几年里,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出行几乎毫无障碍。在半年内自驾车穿越亚欧大陆并成功返回,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不可想象。青岛一位市民凭借“互联网+交通”的便利,已经连续两年从青岛自驾车穿越亚欧大陆并成功返回。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滴滴、共享单车、电子地图等新型出行方式出现,“路盲”也可以说走就走。令人向往的是,这仅仅是“开始”,专家说,互联网将可能改变整个出行领域。

    改变旅行

    有网相助

    自驾穿越亚欧大陆

    今年54岁的青岛市民胡建军在4月10日,率领六个家庭从青岛五四广场出发,踏上了第三次驾驶房车穿越亚欧大陆的征程。借助发达的交通和网络通讯,早在2016年和2017年,他已经带领他的房车团队两次成功穿越亚欧大陆。

    电子地图居功至伟

    5月7日,记者通过微信联系上胡建军的时候,他正带领着他的房车团队从哈萨克斯坦进入俄罗斯。说起现在互联网对于旅游出行带来的便利,胡建军感慨颇多。

    胡建军之前从事对外接待工作,“2014年正好工作30年,我想给自己放个假。以往旅行社组织的欧洲旅行,会挑出来主要的城市、景点游览,但毕竟时间有限,能深入了解当地风情、与当地人互动的机会不多。”他说,现在有了发达的网络之后,房车自驾游可以游览更多的地方、自由地安排行程。

    胡建军表示,如果没有网络的话,很难完成这样的自驾旅行:“放在以前,自驾在半年时间内从亚欧大陆东海岸的青岛到亚欧大陆西海岸的德法等国再返回来,几乎是不可能的。那时候出门都是用纸质地图,走到一些荒无人烟的地方,不懂当地语言很难知道自己在哪儿。即使找到当地向导,也会因为语言问题无法沟通。”胡建军感叹,现在有了电子地图导航,有了翻译软件,输入目的地就知道应该往哪个方向走,如果此路不通或者想换条路,接着就可以给出提示,通过翻译软件,还可以与当地居民沟通。因此,只要资金和时间允许,自驾游无论去哪儿,只要有路就会变得可能。

    在2016年的自驾游当中,胡建军本来是计划走喀什、土耳其、希腊到达欧洲的南线,但是后来通过网络新闻知道土耳其当时发生了爆炸事件。于是他们改变计划,选择走北线,于是便从青岛出发,经过徐州、西安、嘉峪关、敦煌、乌鲁木齐,到达北疆出境,之后从西伯利亚出发,途经俄罗斯莫斯科、白俄罗斯、波兰、德国、荷兰、比利时,之后到达英国,再经过法国、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到达希腊,再从保加利亚出发,沿途经过匈牙利、捷克、德国、波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芬兰、俄罗斯圣彼得堡、喀山,再从贝加尔湖到北京,最后回到青岛。那次行程是从2016年4月8日出发,当年9月3日才回到青岛,路程大约有45000公里。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在2017年4~9月,胡建军又和他的房车团队成功进行了第二次亚欧大陆穿越后返回青岛。

    申请签证等,没网能“愁死人”

    就像我们外出旅游先通过网络订机票、宾馆等操作一样,出国自驾游也有很多需要提前做好的功课。

    胡建军在自驾之前,光做计划就准备了近两年的时间。他先从网络上搜寻线路,然后再通过网络申请各个国家地区的签证,在网上查询相关进度。

    胡建军说,如果没有网络的话,光申请一个国家的签证,来回提交资料可能就会有很长时间,“联系不方便,提交资料不方便,人家通知我们不方便,如果出问题要修改更是不方便。”他说,光是想想,就能愁煞人,很可能因此就放弃出国自驾游了。

    “房车出行需要通过网络查询当地的房车露营地,需要预约的都要在网上提前联系预约,如果不预约,那么营地可能就没有位置了,那么水电物资供应和安全都很难保证。”胡建军介绍,在国外一些城市的多个景点都有套票可以购买,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是网上提前买好,到约定时间前去领票,价格比单独购买便宜不了多少,但还是能节约一些排队购票的时间。

    没了网络,好像回到过去

    在旅行过程中,胡建军每走过一个国家都会写一些游记,包括当地的旅游景点,风土人情等等,以及自己所遇到的各种奇葩事件,并且发到朋友圈或者他的公众号上。

    “其实出了国才知道,有些国家即使是西欧国家的网络也不如国内的信号好,网络到了大城市马马虎虎可以发个微信,出了城市就不大行。国外有些地方也没有发达的高速公路,有些道路开车就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样颠簸得厉害!”胡建军表示,没有网络,那种与世隔绝的感觉就像是回到了过去。半岛记者通过胡建军的微信朋友圈看到,他微信上几乎每天都在更新自己的旅程。

    在发达网络的助力下,胡建军实现最初的愿望,见识了很多风土人情。在欧洲一些国家的旅行当中,他们遇到了网络上闻名的“扒手团伙”,专门挑外国游客下手。一群人把游客团团围住,有人负责拿着表格,假装为慈善事业募集善款,有人则站到游客身边负责扒窃。“虽然我们已经有所警觉,但还是发现一名成员的腰包拉链被拉开。扒手们看到我们去找他们,便立马四散跑开。”这应该是胡建军一行人在欧洲遇到的比较糟心的一件事了:“当然国外也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例如德国人特别喜爱户外运动,不管是早晨还是夜晚,即便是在炎热的天气里,在德国随处都可以看到正在运动的人。”

    对于以后的打算,胡建军告诉记者,他走的一些路线主要是亚欧大陆当中陆地相连的地方,现在有这么多方便的网络软件和工具,以后的想法是开着他的房车去澳大利亚或者北美大陆进行穿越自驾,去更多的地方转转,看看和网上说的到底一样不一样。

    改变日常

    以“网”出行

    改变大于想象

    互联网除了电子地图、翻译软件、预订住宿、社交通讯等等方式给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之外,由互联网衍生出来的共享交通和公共交通也给市民带来了更多的方便。

    李芳芳在2015年7月研究生毕业后,就来到了位于即墨蓝色硅谷的一家公司,但是家住李村公园附近的她,每天只能坐班车上下班,她在每天近三个小时的车程中,要克服自己的晕车症状,有时遇到加班,她只能在单位的临时宿舍凑合一晚。

    但随着网约车、共享单车以及地铁等交通方式的普及,李芳芳也有了更多的选择:“这样就变得更自由一些了,有时候加班走得晚了,可以骑上共享单车去单位附近的鳌山卫站坐地铁回家。天气不好时,用手机叫个网约车,选择真的是多了很多。”她说,假如没有这些便捷的方式,她可能还要经常在临时宿舍凑合:“天天打车费用太高,只有单车赶时间可能来不及,配合起来最方便。”

    小小共享单车,作用十分巨大。今年2月,山东首个共享单车大数据报告《2017年山东省共享单车出行报告》,其显示,共享单车出现以来,山东城市交通结构已悄然发生改变,市民减少了对小汽车的依赖,同时大幅减轻了公共交通压力。在青岛,在“共享单车+”的接驳方式上,地铁出行占比不断上升,其中李村站在青岛地铁3号线各站中接驳排名第一,其后分别是双山站、地铁大厦站和五四广场站。

    数据显示,这些依靠互联网普及开来的交通方式,正在超乎想象地改变出行方式。

    据统计,2017年中国互联网汽车分时租赁市场规模为17.29亿元;2018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36.48亿元,到2020年预计市场规模将达到117.90亿元。目前,青岛共享汽车市场上有大道用车、小灵狗出行、EVCARD、GOFUN、特来电等多家品牌。2017年12月,大道用车进入青岛市场,已投放车辆近5000台,取得数十万注册用户,覆盖市内三区以及城阳、崂山区、西海岸新区部分区域。当年,上汽集团旗下的共享汽车品牌EVCARD也进驻青岛,目前有500台上线运营的车辆,2018年计划运营车辆达到1200辆。

    “要自驾,肯定选择中短途,这时网约车、分时租车非常划算。”市民王先生向半岛记者介绍,五一期间他带着家人赶往杭州旅游,路途较远,自驾过程中感到很劳累。当他回到青岛,看到街头一辆共享汽车,立马开始后悔:“完全可以乘坐动车过去,在当地使用共享汽车,这样不累,安全系数也高。”他说,相比前些年找租车公司租车,通过互联网进行租车方便快捷,过程更简单。

    改变大环境

    分析大数据

    摘掉青岛堵城“帽子”

    互联网+出行在影响每个人的生活之外,也在整个交通领域有着深远影响。其中之一,便是基于大数据分析开展的智能交通。

    大数据能够体现人们出行的规律。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全盘优化交通状况。

    由于地形特殊,城市资源和交通主要集中于前海一线,南北“潮汐式”运行特点明显,高峰期交通压力巨大,青岛曾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十大堵城”的第9名。随着智能交通系统基本覆盖到城市主干道、高速公路及国省道,青岛的拥堵状况得到较大改变。依托智能交通系统,青岛公安交警部门在每个路口、每个信号灯、每处设施都设定不同方案,大力推进信号灯配时智能化,对城区900个路口红绿灯“量身定做”了配时方案,对48条易堵道路进行了协调控制,对527个交通信号进行了优化控制,红绿灯的秒数可以根据道路车辆情况自动调整,有效提高了核心区域的通行效率。

    这套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把在途车辆分析、车辆违法分析、道路拥堵分析、实时路况分析、外地车分析、交通设备点位分析、路口流量分析等数据,实时可视化呈现,以此做出科学决策。

    2016年,青岛成功甩掉“十大堵城”的帽子,从第9名变成第19名,并在当年的“主要城市拥堵缓解”榜单中排名全国第2。今年初,高德地图联合交通运输部发布《2017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其显示,青岛拥堵缓解最大,拥堵指数下降9.66%,排名全国第1,拥堵排名从19名再次大幅下降到第40名,拥堵延时时间从2016年的236个小时降低到了2017年的225个小时,高峰拥堵天数只有53天,相比前年减少了103天。

    ■专家

    网络将改变整个出行领域

    互联网对于交通的影响巨大而深远。以共享单车为例,今年3月份发布的2018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发展报告预计,到2020年,共享单车行业将创造714亿元经济产值。据统计,2017年共享单车企业在服务领域直接创造了232亿元的价值;预计到2020年,共享单车企业将创造经济产值714亿元。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常象宇,日前来到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MBA教学中心授课,他对互联网+出行做过研究。“在每个一二线城市,城市发展速度都赶不上汽车数量发展,日常生活中人们会遇到停车难等相关问题。通过互联网+模式出行,可以解决相关问题了。”

    人们使用互联网+出行,变得“舒服”,“说明以前的出行中,很多个人的大量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正因为出行市场上有着大量的需求,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上,才会应运而生如此众多形形色色的相关企业。”常象宇说。

    在某些领域,互联网还带来了巨大变革。比如在个人出行上推行难度较大的无人驾驶,在特殊出行领域,比如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港口物流,在可控范围内能够使用无人驾驶;危险品运输方面,也在不断尝试使用无人驾驶技术。

    在他看来,互联网+出行行业蒸蒸日上,但将来“谁”会脱颖而出还无法预料。“互联网+出行,将可能引起整个出行领域的改变。”常象宇说,汽车领域产业链非常长,从原材料、汽车生产、销售、保养、保险、二手车等等,“互联网+出行”的影响作用到汽车产业链上,有可能带来很多无法预料的变化。他举例说,将来可能会普及在国外很常见的UBI车险。这种车险是指基于驾驶行为以及车辆使用数据定价的车辆保险,其特点是开车少的人保费低,因为他处在事故中的概率底;驾驶行为好的人保费低。半岛记者调查发现,2016年,国内最大的互联网车险开放平台车车车险与安心保险达成战略合作,联手推出“按天买车险”创新型保险产品。用户使用该产品开一天车付一天保费,不开车不用付保费,无需任何车载硬件,只需通过手机客户端就可以轻松搞定。这是UBI车险在国内探索的第一次落地。

    对于“互联网+出行”带来的一些管理难题,在各大城市纷纷出招治理的同时,常象宇表示,各个互联网出行相关企业也在不断研究,试图通过大数据等手段,合力布局选址,探讨、研究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潘立超 韩小伟(署名除外)

    [来源:半岛都市报 编辑:光影]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