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东新闻 > 中韩社区刘敏来青创业15年 从地摊做起成立家政服务公司
  • 中韩社区刘敏来青创业15年 从地摊做起成立家政服务公司

    时间:2018-11-22 17:18:44  来源:信网  作者:

    信网11月22日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为了梦想放弃自己生活的人却不多。家住中韩社区的刘敏,就是一个为梦想不顾一切的人。2003年,她放弃优厚待遇来到青岛创业。15年过去了,她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成功之路。她说:“世界那么大,我总得去看看。一来青岛我就爱上了这个地方,就觉得青岛就是我的归宿。”

    /

    放弃待遇来青创业

    11月18日,信网在科苑经七路刘大姐家政公司见到了刘敏。她是一个热情洋溢的人,脸上总是堆满了笑容。今年56岁的她已经来青岛15个年头了。这13年她摆过地摊、卖过盒饭,一路打拼才有了如今的她。

    刘敏的父亲就是崂山王哥庄人,当年闯关东去了东北。他经常跟刘敏将其家乡的美景,从小刘敏对青岛就充满向往。在幼时刘敏的心里,青岛就是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地方。

    高中毕业,刘敏就分配到了鸡西市公交集团,在这儿一干就是20多年。慢慢地她也一步步走上了领导岗位,成为了集团宣传部部长。因为工作需要,她经常出差,就有机会来到青岛这个她梦寐的城市。每来一次青岛,她就更爱一分。终于,在2003年她下定决心,要来青岛发展。

    事情总不会一帆风顺的,她的想法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刘敏说:“好好的铁饭碗就不要了,我家里人都觉得我疯了。但我就想以后也就现在这个样了,现在有计划就要出去闯闯。”在自己的坚持下,她辞了工作、卖了房子、给孩子办了转学,义无反顾地来了青岛。“我就是要破釜沉舟,不给自己留回去的念想,这样我才能待下去。”刘敏这样说道。

    饭店赔本转投家政

    刚来青岛刘敏是带着目标来的,她当时想在胶南承包一条交运线路。后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经营模式、运营方法和东北完全不一样,一下就把她的路全堵死。为了养活自己和孩子,她就在栈桥摆地摊、卖盒饭。刘敏说:“投资公交失败,我当时就是三无人员,无技术、无人脉、无资金,只能卖卖盒饭、摆摆地摊。第一次碰上城管来查,我看别人跑,我也跟着跑,结果人家都是带着东西跑,我却把东西放那儿自己跑了。”

    说起那段岁月她总是充满感情,刘敏那是对她的历练,没有经过这些折磨就没有今天。2006年,刘敏终于在小区门口开了一家饺子馆,有了属于自己的门面。2个月后,她又承包了万杰医院的食堂,食堂搞的不错,得到了院长和职工们的肯定,这让刘敏自认为适合在餐饮业发展。2007年,刘敏又放弃医院去青岛科技大学开了家餐厅,没想到这次血本无归,7个月时间赔了7万多。

    为了生存下去,2007年底,刘敏去了老乡的保洁公司干保洁员。老乡同情她的遭遇就给她鲁信长春花园小区24套房的活干。刘敏拿着仅剩的3000块钱雇了一个人,两个人一起对新房进行打扫。刘敏的勤奋和认真等到了开发商的认可,以后的半年时间里她又拿到了7栋楼的活儿。这半年时间刘敏赚了3万,这是就是她的第一桶金。

    想要成立家政学校

    刘敏接的业务越来越多,2009年她注册成立公司。这一年,她的公司承包了40栋楼的保洁工作,赚了20万。她告诉信网:“我干活最讲究诚信,这15年来我没拖欠过工人一分钱,也没耽误过一天的工程进度。所以好多单位都找我给他们干活。”

    随着楼市开始降温,刘敏开始接触家政行业。2011年,她注册成立了刘大姐家政有限公司,主营保姆、月嫂业务。2013年一年刘敏接了56个单保洁服务,而现如今,一个月她就可以接70多单。这离不开刘敏的好学精神,她开设培训班培训保姆、月嫂技能,并帮助她们找工作。到现在为止,刘敏公司在册保姆7000人,专职月嫂138人。我们的月嫂都是我们自己培养的,我教他们技术还给她们创造就业机会。刘敏说:“我还有个想法就是想成立女子家政学校,培养更多的家政人才。” 信网全媒体首席记者 于晓

    [来源:信网 编辑:三人目]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