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东新闻 > 闪电深1度|“Made in Shandong”的非遗技艺,是怎样一种存在?
  • 闪电深1度|“Made in Shandong”的非遗技艺,是怎样一种存在?

    时间:2022-03-25 23:30:34  来源:齐鲁网  作者: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5日讯 说起非遗技艺,很多人会想到“历史久远”这个词。曾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非遗手工艺,很大程度上是“历史”的一方见证。

    但是若放在“Made in Shandong”的语境下,你会惊喜地发现,它还是一部穿越时光的活字典。

    比如蹴鞠,这款以皮革包裹米糠支撑的“皮球”,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的民间当红娱乐项目,传到汉代变身兵家练兵之法,再到宋代成为一项著名的演艺事业,并创新出冰上蹴鞠的新形式。这其中的发展路径,既能解惑如今国人对足球挚爱的原因,更写就一项体育运动的鲜活演变史。

    还有鲁班锁,这种不用钉子绳子、完全靠自身结构就能连接支撑的神奇所在,既呈现出千年前的手办之貌,还从一个侧面展现出山东人的非凡智慧。

    当然,山东人会说好汉不提当年勇。其实即便放在眼下,新时代的“Made in Shandong”也有其契合时代发展的新样貌。

    即为“非遗”,更需要传承和保护。如何找到非遗技艺新发展的可能?跨界合作、技艺创新是“Made in Shandong”呈现出的探索方向。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第24届冬季奥运会上,一本让人眼前一亮的“2022年虎虎生威月历”,来自杨家埠木版年画和冬奥元素创新结合。其中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历史悠久,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称为全国三大木版年画。

    一张色彩鲜艳、内容丰富杨家埠木版年画,要经过朽稿画样、雕刻木版、手工印刷、烘货点胭等多道制作程序,不但费时费力,还极为考验制作者的手艺。但如今制作者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崭新的佳作。

    图/杨家埠木版年画,来自视觉中国

    如果将山东的非遗手工技艺与时尚结合,还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在山东临沭,柳编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柳编。可以说,柳编已经是临沭农户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近年来,不少当地产业领头人通过聘请国外设计师或者在国外组建设计团队的方式开发原创柳编工艺品品牌,实现老技艺的新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临沭的柳编手艺人认识到,在以柳条为媒介对传统技艺进行再创作的工程中,与国外设计团队合作能快速直接地学习到其设计思维,的确能为手艺技艺融入创新活力。

    而另一方面,如何在保留非遗技艺精华的同时,实现更为职业化和专业性的发展,临沭也分享其探索经验。当地依托职业中专、农广校等培训学校每年开展的柳编技能培训,临沭走出了一条“学校+企业+农民”的培训模式,既培养了柳编技术能手,凝聚起更多社会力量,还实现了专业化的发展,用传统手工艺带动地方建设。

    如今在临沭,从杞柳种植到编织加工,从产品研发到出口销售,柳编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颇为壮观的特色产业化集群。2020年,其柳编产品的出口额超过16亿元。

    不难看出,“Made in Shandong”正以更为亲和的方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当中,并以不可替代的特色产业之态带动着地区经济发展。

    不失岁月沉淀之美、不缺时代创新之义。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眼下,一场规模浩大的“山东手造”推进工程正在山东各地铺展开来,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突出创意引领、创新驱动,让“山东手造”成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壮大文化实力的重要支点、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载体、扩大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的过程中,持续不断地绽放其独特魅力,这大概就是“Made in Shandong”最美好的所在。

    闪电新闻记者 贺晓菲  报道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