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西新闻 > 长治:开启创建全域文明城市之路
  • 长治:开启创建全域文明城市之路

    时间:2019-01-10 17:42:55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经济日报  作者:

    长治市潞州区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共建美好家园”志愿服务活动。 梁栋 摄

    走进长治市区,与长治人民热情交谈,深刻感受到上党人民坚持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的精神面貌;

    城市街道两旁,垃圾分类标语随处可见,市民们踊跃参与垃圾分类行动,不乱扔乱倒,维护城市卫生;

    公共场所内,市民们坚决摒弃乱闯红灯、乱抢道、乱停乱放、乱穿道路和乱插队等不文明行为,形成文明礼让的社会秩序和井然有序的交通秩序;

    服务窗口前,公安、工商、市政、通信等窗口服务人员文明用语,礼貌待人,规范服务,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各个社区里,党员到社区报到,与工人、青年、巾帼志愿服务队和广大社区志愿服务者,积极参加“四关爱”“四文明”“五贴近”志愿服务活动,多做善行义事,主动扶弱济困;

    ……

    7月25日,长治市召开全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发出2020年蝉联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最少一个县城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所有县城成为山西省文明县城、打造全省第一个“全域文明城市”的动员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太行精神是长治老区始终坚守的宝贵精神财富。多年来,长治市坚持以传承和弘扬太行精神为抓手,坚定文化自信,凝神聚气,强基固本,形成了以“长治好人”引领城市文明、以道德典型塑造城市之魂的创建工作鲜明底色。从2011年开始,长治市连续三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全国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已有9个县(市)成为省级文明城市(县城),排名全省第一。

    2018年是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起始之年。在全面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基础上,该市将进一步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标公民道德、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共服务、公共文化、公共关系、公益活动七大要素,大力实施七大提升行动,力争到2020年,市区蝉联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所有县城进入山西省文明县城行列,新增2个以上全国提名城市,打造全省第一个“全域文明城市”。

    抓好文明城市创建龙头

    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长治市已经进入城市品质大提升阶段。主城区和各县区积极完善城市承载功能,塑造提升城市形象,彻底根除“不精、不细、不美”等“城市病”,推动上党城镇群建设提档次、出精品。同时,该市不遗余力地推进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两违”集中整治、架空线路入地、固废利用等工作,破解城市管理难题;坚持德法共治,一手抓弘扬时代新风行动,一手制定《长治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负面清单指标,扎实做好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社会稳定等各方面工作。

    长子县作为省级文明城市、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以解决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为导向,以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保持创建经常化为抓手,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众生活质量,奋力向全省第二个全国文明城市迈进。

    夺取县级全国文明城市称号,首先必须在2018、2019年的省文明办年度测评检查中成绩名列前茅。长子县积极构建组织保障、例会推动、属地管理、社会监督、责任追究五项机制,为2020年夺取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奠定坚实基础。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采取层层传导、上下联动的工作措施,向各工作组派任务、压担子,将创建任务细化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各督查组深入各责任单位,着重从材料报送、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三方面进行督促指导,定期召开例会,听取各工作组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向责任单位下发“督办卡”;丹朱镇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主阵地,切实承担辖区内公共设施、公共环境、公共秩序等创建工作任务。县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本单位、本行业、本系统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充分履行部门工作职能,切实抓好各项创建任务落实;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作用,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指导、督促、检查创建工作,定期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报创建工作情况;各责任单位“一把手”作为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各项任务拿出时间表,倒排进度,对表对标,逐项逐条全面落实。

    今年以来,长子县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创新载体和形式,宣传氛围日益浓厚。无论是丹朱大街、慈林大街等主要街道两侧,还是城东森林公园、北高庙水上公园、文化广场、同新广场等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抬眼可见,举足即观。在文艺舞台上,长子鼓书以“长子好人”真人真事等典型事迹为蓝本,创作编演了《大嫂》《小米县长》等一批文艺作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基层、走进社区、走进各行各业和各个角落,引领着人们文明前行的步伐。

    补齐文明村镇创建短板

    今年以来,长治市全面抓好移风易俗,认真开展“一约四会”“一墙三榜”建设工作,党员干部带头弘扬时代新风,坚决做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全面抓好扶智扶志,突出“扶勤不扶懒、帮困不包办”的帮扶导向,着力消除“精神贫困”,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抓好人居环境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使美丽乡村成为美丽幸福长治的显著标志和鲜明底色。

    作为创建全域文明的积极力量,11月2日,黎城县召开了全县宣传思想工作暨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动员大会,明确了创建文明县城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点强调补齐文明城镇创建短板。今年以来,该县积极响应全市全域文明创建要求,全民动员,齐抓共管。全县各级各部门统一思想认识,勇于正视困难,认识不足、找准短板;坚定务期必成的创建信心。创建文明县不是简单争取一项荣誉、拿到一块牌子,更重要的是对全县精神文明成果的一个考量,是提高全县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的需要,发挥优势,及时补齐短板,努力为文明创建添分加彩;突出“五个着力”夯实创建基石。要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着力推进群众性文明创建、着力加强公共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着力营造浓厚文明创建氛围,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文明创建,合力共建,确保文明创建一举成功。

    全县上下将通过打造“三大板块”使全县人民在物质上强起来,通过文明创建使全县人民在精神上强起来,进一步扩大黎城影响,讲好黎城故事,让当代黎城文明形象在全省乃至全国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

    夯实文明家庭创建基础

    身家上亿不如家风一句,家财万贯不如家训一卷。为更好地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长治市广泛组织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遴选一批有思想、有内涵、可推广的好家风,进一步提升好家风对全社会的影响力和滋养力。在此基础上,持续开展“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五好家庭”创建活动,深入组织开展“七在农家”评选活动,培育、选树一批“家庭和、家风美、家训实”的先进典型,不断扩大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9月28日,长治县(现上党区)举行了好家风、好家训暨“八在农家”评选活动启动仪式,旨在通过评选、表彰一批最洁净、最友善、最和美、最诚信、最勤劳、最孝道、最节俭、最好学家庭,树立群众身边的道德榜样和学习典型,动员和激励全县广大农村家庭、农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长治县(现上党区)各乡镇区以此次启动仪式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力度广泛动员,深入发动群众参与活动。认真选送隆重表彰群众身边的最美家庭、道德典型,争当“八在农家”活动的排头兵,农村文明建设示范乡;该县文明办切实抓好组织协调和指导推动,及时推广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切实把活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支村两委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通过开辟乡风文化墙,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等有力举措,引导村民向上向善,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40年改革开放,20年文明创建,长治人民用实际行动探索出了一条独具地域特色的文明创建之路。在深化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长治始终以太行精神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全面弘扬。截至目前,全市文明县城,文明乡镇不断涌现,全域文明向纵深推进,呈现出“文明群体像”。长治市有11个县(市),截至目前,长子县和壶关县得到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长治县(现上党区)、潞城市(现潞城区)、屯留(现屯留区)、长子县、壶关县、平顺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等9个县(市)成为山西省文明城市(县城),名列全省第一。同时,该市还有4个全国文明乡镇,37个省级文明乡镇,18个全国文明村,68个省级文明村。

    长治市委书记孙大军说:“文明创建没有尽头,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将大力弘扬太行精神,积极传承红色基因,真正使太行精神成为全市人民的精神支柱,成为建设美丽幸福长治的不竭动力,努力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奋力打造山西省第一个全域文明城市。”

    本报记者冯毅松 通讯员武朝晖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