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西新闻 > 【中央媒体 关注山西】《光明日报》昨日头版头条刊发文章:山西构建文物保护新机制
  • 【中央媒体 关注山西】《光明日报》昨日头版头条刊发文章:山西构建文物保护新机制

    时间:2017-06-13 23:16:26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作者:

    本报讯 6月12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通讯《山西构建文物保护新机制》并配发短评,关注我省日前启动的“文明守望工程”,对我省构建文物保护新机制进行了详细报道。文章中提到,山西历史遗存的地位很独特。目前,山西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有5万多处,而散落各地、未登记在册的更难计其数。其中,最具特色的古建筑数量多达28027处,尤其是元代及以前的木结构建筑数量占全国75%以上。文章中说,由于地处偏僻,分布散乱,交通不便,这些古建筑正面临着损毁、坍塌甚至灭失的危险。单靠传统文物保护办法显然已不能适应新要求,亟须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在此背景下,山西“文明守望工程”拉开大幕,构建起文物保护新机制。《光明日报》记者深入基层,报道了运城市绛县横水镇横东村成汤庙保护员王旺德老人10多年的义务守护,太原高君宇故居纪念馆唯一的工作人员史锦明近20年的孤身奋战……文章介绍,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面对这股蓬勃的力量,山西省文物局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文物保护新体制,部分市、县政府也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对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加以鼓励和引导。去年9月,山西省文物局公布了《山西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暂行办法》,打通了社会资金进入文物保护领域的渠道。该文重点提及今年3月我省出台的《山西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实施方案》,这也是我国省级政府首次制定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具体实施方案。与此同时,《山西省社会力量参与古建筑保护利用条例》也正式列入今年地方立法规划。文章说,翻开“文明守望工程”实施方案,最吸引眼球的是鼓励社会力量认领认养文物建筑的“巨手擎”项目。目前,山西公布了首批252处可供社会力量参与选择的文物建筑保护利用项目。在配发的短评中,《光明日报》记者感慨,文物需要爱护,文化需要呵护,文明需要守护。守望文明、保护文物是人人可及的公益事业。(本报记者)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