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西新闻 > 壶关:太行山中镶嵌的天然氧吧
  • 壶关:太行山中镶嵌的天然氧吧

    时间:2017-06-15 20:44:02  来源:山西新闻网--三晋都市报  作者:

    太行山大峡谷。

    观摩团听讲解员介绍紫团公司。

    在推介会上,李全心表示,壶关人民素有“坚韧、厚道、睿智、奋进”的“疙瘩”精神,是太行精神在壶关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全县人民弘扬这种精神,创造了“万千百十”的“太行奇迹”,即:建设了万里森林防护墙、修筑了千里水泥路、开发了百里大峡谷、组建了十里开发区。壶关地处晋豫两省交界,是上党城镇群离长治市区最近的县,县城距长治市区仅9公里、10分钟的路程,到长治机场仅需30分钟,中南铁路、长安高速、环城高速和正在建设的207国道改线工程均过境我县,壶关成为全市新的交通枢纽。希望各位企业家支持壶关的脱贫攻坚、转型发展,发挥资源、资本、资金、技术、管理、营销等优势,到壶关办企业、建工厂、搞开发,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把壶关的好政策、好环境、好项目宣传出去、推介出去,吸引更多的企业家大老板到壶关投资兴业,带动更多的晋商晋才回乡创新创业。6月风光无限好,精准扶贫正当时。观摩团一行领略了壶关的自然美景,了解了壶关县的经济状况和招商引资项目,同时也参观了长治市太行紫团饮业产业公司,观摩了紫团饮业产业公司引领绿色生态经济、打造兴农富农产业的扶贫情况,共同交流探讨了壶关的脱贫致富发展方向和投资项目。走进山西紫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食用菌培育车间,凉气扑面而来,食用菌在这里茁壮成长,经分拣加工包装后,销往全国各地。该企业是一家以农业综合开发为主的龙头企业。公司坚持“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以产业带动、农户入股等形式,食用菌种植辐射带动周边一市9县30个合作社,8500余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项目年产食用菌产品6万吨,可解决就业岗位2000个左右,每年可安排5000人次接受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间接辐射带动上万人从事加工食用菌及相关产业的劳动,安置了大量社会闲散劳动力。紫团集团是一家拥有8个分公司,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设施技术为一体,用现代化设备装备的现代农业企业,其旗下紫团饮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18年来,秉承“绿色生态经济,产业兴农富农”、“以健康验证品质,以诚信打造紫团”的理念,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走出了一条企业不断做大、产业不断延伸、辐射带动力不断增强、持续带动农民增收的路子。紫团公司总结出一种帮扶贫困农户的组织形式,即“三对三扶三分强”的帮扶模式,全方位带动贫困农户增收。除创新帮扶模式外,紫团还推行“两供一保三统一”的经营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全产业链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现贫困农户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化;并发挥特色产业优势,探索资产收益试点工作模式,完善利益联结,实现精准脱贫。提起壶关,就不得不提起位于壶关的世界奇峡、天然氧吧——太行山大峡谷。“人说山西好风光,最美的峡谷在太行。千里太行山,有三峡好风光。山峦叠翠紫气东来,神韵万万千。明月伴清风,飞雁相思传。红豆花开映满山,两情相依天地间。太行山大峡谷,烟雨赛江南……”壶关县太行山大峡谷,在那谷深壁立、雄奇险秀的山峦之间,以它春的生机盎然、夏的郁郁葱葱、秋的漫山红遍、冬的银装素裹一幅幅变化着的山水画卷,征服了国内外的万千游客,令人们流连忘返。依托太行山大峡谷这一绿色山水文化品牌,向“旅游+”相关产业的文化内涵拓展,壶关县融合产业,形成旅游综合新产能。秉持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旅游+行业正在这里扬帆起航。一系列的旅游发展也使得景区和大峡谷周边的乡村直接受益,让大峡谷的老百姓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招商推荐项目(部分)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住宅产业化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黄崖底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全域旅游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跑马场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亿元;特色小镇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

    壶关县委书记 李全心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