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西新闻 > 挖掘红色文化弘扬吕梁精神
  • 挖掘红色文化弘扬吕梁精神

    时间:2017-07-03 20:42:30  来源:山西新闻网--三晋都市报  作者: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内贺龙故居

    ——写在“回眸老区革命历史·展示吕梁红色文化”系列报道之前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吕梁兴县考察时说:“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今天,在习总书记重提吕梁精神的大背景下,在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文旅强省战略目标,在吕梁市委、市政府决定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的生态大环境下,挖掘老区革命历史、宣传老区红色文化更是迫在眉睫。由此,三晋都市报“县区观察”周刊在报社和吕梁市文化局主要领导的指导下,策划推出“回眸老区革命历史·展示吕梁红色文化”系列报道。“回眸老区革命历史·展示吕梁红色文化”初步计划从本期开始,每期用两个版面的篇幅,围绕吕梁精神的形成背景,以追溯当年、报道今天的方式,向外界展示吕梁、宣传吕梁、推广吕梁。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吕梁以其优越的战略位置和山西建党建军建立苏维埃政权最早的地方之一,成为党中央在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的首选之地。中央红军发起东征战役期间,作为战役的突破口和主战场,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东征总部机关和主力红军转战吕梁70余天,吕梁人民积极参军参战、筹集军饷,为打击国民党反动派,为扩大中国工农红军的影响,为中央红军的发展壮大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吕梁作为八路军第115师林彪部的征战地,作为晋绥边区党政军首府和八路军第120师贺龙部的长期驻扎地,吕梁军民不惜流血牺牲,配合主力英勇作战,多次粉碎了日军和国民党顽固势力对陕北发动的进攻,筑起了一道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的钢铁长城;作为陕北重要的后勤保障基地,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均予党中央以极大的支持;作为党中央实现战略转移的重要依托地,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曾在此驻扎一年时间,中央后委和吕梁人民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加速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在红军东征时期,吕梁人民参军人数为3000余名;抗日战争时期,吕梁人民参军人数为5.4万余名;解放战争时期,吕梁人民参军人数为1.5万余名;抗美援朝时期,吕梁人民参军人数为3800余名,合计为7.6万余名。八年抗战中,八路军第120师(含晋绥军区部队)及吕梁地方部队等部,在境内和境外共与日、伪作战1万余次,毙伤日军10.7万,俘虏日伪军1.91万;晋绥及吕梁民兵配合主力或单独作战1万余次,毙伤日伪军1.01万,俘虏日伪军1900余名。其间,八路军第120师暨晋绥军区部队牺牲1.4万余人,负伤3.2万余人(其中牺牲旅级干部6人,团级干部81人);民兵伤亡2459人;人民群众惨遭杀害计11.38万人(其中有2万余吕梁百姓)。1945年10月,执行党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晋绥分局书记林枫、晋绥军区司令员吕正操率领晋绥军区一个团和4000余名军事和地方干部开赴东北,据不完全统计,其中有吕梁兴县、岚县、临县、方山等县的数百名县、区干部。1949年1月至3月,解放战争在全国即将取得胜利,这时抽调干部支援新区,成为老解放区人民的首要任务,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此间,吕梁抽调1087名干部组成一套地级班子、五套半县级班子、二十三套区级班子分赴陕西、青海、宁夏、四川、云南、湖北、福建等地开展工作。据相关资料显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吕梁人民共交纳公粮1686.35万公斤。当时晋绥边区支援中央的经费一般要占到边区财政的50%-60%,而吕梁几个专区则占到了边区支援中央经费的70%,其中1943年上缴中央的经费甚至占到了吕梁各县财政总收入的81%。1946年到1948年,晋绥边区先后供给中央和西北财政等计76172.93亿元边币,折算为人民币计7.6亿余元,占到了边区财政总支出的73.65%;支援陕甘宁边区粮食2880万公斤。吕梁作为晋绥边区的腹心地区,承担了供给中央和西北财经、物资支出的主要任务。英雄的吕梁儿女在党的领导下,胸怀理想、无私奉献,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吕梁人民用勤劳朴素、不屈不挠、勇于付出、不怕牺牲的英雄事迹和用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铸就了宝贵的吕梁精神。我们推出“回眸老区革命历史·展示吕梁红色文化”系列报道的宗旨,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中华儿女珍惜当今,不忘过去。相信,在吕梁精神的激励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吕梁老区将会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山西人民将会开拓出和谐幸福、共同富裕的小康之路!

    张福荣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