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西新闻 > 授人以渔拔“穷根”——省纪委驻和顺县扶贫工作队推进精准扶贫纪事
  • 授人以渔拔“穷根”——省纪委驻和顺县扶贫工作队推进精准扶贫纪事

    时间:2017-07-08 19:54:08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作者:

    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不仅需要全社会的爱心捐助,让贫困暂时从生活的窘境中摆脱出来,更需要一支善打硬仗的扶贫“突击队”,扑下身子实施精准扶贫之策拔掉“穷根”,实现长期稳定脱贫。自2015年8月起,省纪委驻和顺县扶贫工作队本着“扶贫先扶志和智,帮人先帮技和艺”宗旨,与老区群众合力唱响了一首脱贫攻坚的“奋进曲”。

    扶贫先扶志:党员干部携手共战贫困

    2015年8月,新一届省纪委驻和顺县扶贫工作队成立,省纪检委派驻交通厅纪检组副组长任玉胜被任命为工作队队长,他和单位4名同事来到和顺县横岭镇扛起了“扶贫攻坚”的大旗,分别进驻翟家庄村、东白岩村、广务村、蚕儿村和西白岩村。工作该从哪里下手呢?任玉胜和队员们商议后一致认为:从农村党组织建设入手,鼓起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提升贫困户的脱贫信心。李栋然是省纪检委选派到蚕儿村的第一书记,他回忆着刚到任时的情形对记者说:“党组织软弱,村里人心涣散,群众脱贫热情也不高。”省纪委扶贫工作队以“两学一做”为契机,创新“三会一课”,因村施策,不断强化基层党建。各个贫困村定期开展村支两委座谈会、村民代表大会,加强村干部思想素质教育;组织村党支部骨干力量深入田间地头一线,以身边典型事例,宣讲党章、党规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实现党员群众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和全覆盖。西白岩村党支部书记白选文对记者说:“我们村的第一书记王嘉伟和村两委成员一起修改完善村党员考核办法,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群众脱贫的劲头也足了!”现如今,工作队包扶村的干部党员干事创业的氛围日渐浓厚,群众摆脱贫困的愿望日趋强烈。“战胜贫困”4个字,不仅写在了横岭镇的宣传墙上,也烙在了横岭镇贫困户的心里。

    扶贫必扶智:放眼明天阻断代际贫困

    在翟家庄村有一间农家书屋,里面的图书琳琅满目。驻村第一书记郝晓东介绍,这里的图书不局限于农业、养殖和法律方面,还有儿童读物和世界名著,每到暑假,来这里看书的孩子更多。6月1日,横岭镇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孩子们再一次收到了来自省城爱心人士的捐赠。书包、笔袋、文具盒、篮球等文体用品发放到了孩子们手中,一个个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去年9月份,任玉胜就组织爱心人士向学校捐赠了价值5万余元的学习用品和体育用品。为了解决横岭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师资队伍不稳定、力量偏弱等问题,任玉胜和队员们多次往返省城与和顺的教育部门,想方设法提升师资水平。今年3月1日,太原市九一小学与横岭镇九年一贯制学校结对帮扶仪式在横岭镇顺利举行;3月7日,太原市第五实验中学、六十五中教师代表到横岭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实地调研、深入课堂、教学研讨。6月6日,太原市九一小学校长带领语文、数学、音乐等学科的教师送教下乡,到横岭镇给当地师生上了一次生动的教学示范课。横岭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李世明说:“九一小学和我们学校结对帮扶,让我们接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下一步,我们还将派教师到九一小学学习深造。”

    脱贫靠产业:百姓收获看得见的实惠

    见到任玉胜是在东白岩村养殖园区,村民白永宏家的牛正要产仔,恰巧其外出放牛,任玉胜和村民郜拴云过来帮忙。看着任玉胜脸颊上的汗珠,白永宏的爱人施雪平对记者说:“任书记给村里新建了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硬化了养殖园区的路面,维修了村级活动场所,协调解决了人畜饮水工程短缺资金,给村里办的好事数不完。”养牛是横岭镇的主导产业,除在养牛上为帮扶村争取项目、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外,省纪委扶贫工作队还对所包扶5个村的271户贫困户进行了摸排分类,针对每一个村的地理气候特点,制定了“一对一”产业帮扶对策。广务村第一书记杨波对记者说:“我们村除了养牛,还栽种了‘夏黑宝’葡萄,目前43个葡萄大棚已经进入挂果期,一个棚纯收入至少2万元。”翟家庄村的双孢菇种植项目、广务村的羊肚菌种植基地、蚕儿村的笨鸡养殖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成了贫困户的脱贫基地。据了解,省纪委扶贫工作队2015年争取各级扶贫资金665.24万元,完成项目19个;2016年,扶贫项目投资770.5万元,完成项目26个。脱贫攻坚工作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锲而不舍的努力。任玉胜感言:“靠捐钱捐物,贫困户可以暂时脱离贫困,只有授人以渔把适合当地的产业做精做实,才能保证贫困户长期稳定脱贫!”

    本报记者 李全宏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