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西新闻 > 【“总书记视察山西里程碑意义”之深度扶贫篇】(五)拓宽增收渠道 提振致富信心
  • 【“总书记视察山西里程碑意义”之深度扶贫篇】(五)拓宽增收渠道 提振致富信心

    时间:2017-07-12 19:57:53  来源:山西新闻网--三晋都市报  作者:

    ——代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小平谈脱贫攻坚

    代县基本地形地貌为“两山夹一川”,贫困村及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南北两山及南北两半坡,致贫主要原因是无劳动能力、受教育程度低、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236个,占全县377个行政村的62.6%,贫困人口总规模49537人,占农业人口的28.8%。目前,剩余贫困村196个,贫困人口33340人,贫困发生率降为19.4%。2017年,代县脱贫任务为整村脱贫61个贫困村,14000名贫困人口脱贫。目前,61个整体脱贫村脱贫计划已落实到村,14000名贫困人口脱贫计划已落实到户。代县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形成合力攻坚的大扶贫格局。在两轮“回头看”的基础上,县乡两级建立了贫困人口大数据管理平台,推行“9631”脱贫攻坚法,县乡村三级挂图作战,确保年度任务全面完成。“9”即精准脱贫大数据管理平台“九个准”。一是对象识别认定准;二是家庭情况核实准;三是致贫原因分析准;四是计划措施制定准;五是扶贫政策落实准;六是人均收入核查准;七是对象进出录入准;八是台账进度记录准;九是帮扶责任考核准。“6”即村级6张图。一是贫困人口分类图;二是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图;三是贫困人口进出动态图;四是贫困户脱贫目标任务图;五是全村脱贫目标任务图;六是目标任务责任考核图。“3”即三本账。一是脱贫计划;二是帮扶措施;三是工作台账。“l”即围绕一条主线。围绕贫困人口增收主线,在总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依照“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层层建立脱贫攻坚责任制,为贫困人口脱贫畅通绿色通道。按照贫困村整村出列13项指标要求,今年代县61个整村脱贫村还有3项指标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是通村公路硬化,涉及26村,其中9村已完成规划设计并列入上级资金维修计划,其余17个村涉及62公里,县财政已安排整合资金310万元;二是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其中新建卫生室16个村,修缮卫生室30个村,配套医疗器械及办公设施10个村,县财政已安排整合资金200万元;三是安全饮水工程,全县236个贫困村尚有40个村不达安全饮水标准,经测算共需资金960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资金500万元,县财政已安排整合资金460万元,年内贫困村全部实现安全饮水。为扎实推进脱贫工作,代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市部署要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举措和帮助贫困群众持续稳定脱贫的根本手段,立足地域资源禀赋、文化底蕴和比较优势,制定了《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确立了“一带一区两坡两山”四大板块,八大产业布局。“一带”即沿滹沱河高效农业经济带,重点发展特色瓜菜等高效高收设施农业;“一区”即雁门关旅游农业经济区,重点发展乡村旅游、光伏发电和“晋谷21号”等优质小杂粮;“两坡”即南北半坡高效农林复合区,重点发展以酥梨、白水杏、仁用杏、核桃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和“晋谷21号”等优质小杂粮;“两山”即南北两山特色农牧复合区,重点发展以黄芪、党参为主的道地中药材和绿色牛羊养殖,并通过“一村一品一主体”全覆盖工程以及产业带动、企业助力方式推进脱贫工作。我县计划到2017年底,全县236个贫困村基本确立“一村一品一主体”,达到“五有”标准,即村有产业、有带动企业、有合作社,贫困户有项目、有劳动能力的有技能,户均新增产业收入3000元以上。截至目前,全县146个村确定发展产业,有企业带动村133个,有合作社村89个,有劳动能力贫困户5214户,有增收项目贫困户3325户,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10023人,有技能贫困人口2043人。在产业带动、企业助力方面,代县坚持以政府帮扶企业为抓手,以企业发展辐射带动贫困户脱贫为目标,重点实施球团企业、小杂粮、水稻、矿山企业、选矿企业、光伏发电、生态林业、旅游产业、电子商务、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黄酒产业、辣椒种植、养牛项目、白水杏产业、中药材产业、方盛酒业、永安肉羊养殖、景坤大地、新飞合作社等20个产业项目,通过产业带动、企业助力,让贫困户搭上脱贫快车。这些大项目好项目的实施带动,不仅拓宽了贫困户的增收渠道,而且极大地提振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

    许瑞峰 裴红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