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浙江新闻 > 杭州就业大调查 不同年代大学生就业观为何大不同
  • 杭州就业大调查 不同年代大学生就业观为何大不同

    时间:2017-05-19 07:59:00  来源:  作者:

    近段时间,浙江传媒学院日汉双语播音的大四学生陈斯琪有些忙,他签约了杭城一家影视传媒公司,成为旗下艺人。为什么找这样一份工作?“我们这一代人,就是喜欢尝鲜。”陈斯琪说。

    这个毕业季,“95后”开始大规模步入职场,他们个性鲜明,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对待工作的态度有些随意,甚至不急着入职玩起了“慢就业”。

    对“90后”的洒脱率性,已成为职场中间力量的“80后”,在羡慕的同时还有些不理解:原来还可以这样找工作。至于“70后”,他们的就业观更单纯:务实、干好手头的活儿,是这代人最鲜明的态度。

    的确,不同年代的人有着截然不同的就业观。毕业季即将到来,记者采访了多位“70后”“80后”“90后”大学毕业生,和他们一起聊聊就业观。

    “70后”单纯、务实

    “80后”独立、现实

    “90后”个性、自我……

    70后就业观主关键词:务实

    就业方向:国企 机关单位

    其他标签:单纯 讲情怀 忠诚 满意度高

    谈不上就业观,闭着眼睛找工作

    现如今,大学毕业后在民企找一份工作再常见不过了,可在20多年前,这样的事儿却很少。汪洋,1994年从上海财经大学毕业,去了浙江的万向集团,是当时班级里唯一一个进入民企的学生。

    “我是冲着万向在杭州、冲着离西湖近去的。”汪洋在万向待了18年,之后在浙江的其他民企任高管。

    “‘70后’的我们谈不上什么就业观,属于闭着眼睛找工作的一代,心思比较单纯。”汪洋说,那个时候的大学毕业生处于包分配和自己找工作的过渡时期,“自己找不到的话政府会安排,出身好、有关系的同学就安排在好一点的机关,关系差一些的可能会去农村,不过由于那个年代的大学生金贵,大部分人毕业后还是会分配到国企或机关单位。”汪洋是贵州人,他说,当年如果选择回贵州,不出意外的话,可以去贵州财经大学当一名老师。

    比汪洋晚3年毕业的朱冬生,从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回老家当小学老师,之后他半工半读本科和研究生,因此他的教师生涯是1年小学老师、7年中学老师以及13年的大学老师,现在的他彻底辞去了教师的工作,成了一家民营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负责人。

    朱冬生说自己是比较另类的“70后”,当了21年老师后竟然还转行了,他的大部分同学依然在当老师。“我是‘70后’中的异类。”他笑言。

    心思单纯 对工作和单位忠诚度高

    这个跳槽(转行),汪洋用了18年,朱冬生用了21年,也可以说对之前的工作或单位“非常专一”了。

    “70后”的心思也非常简单,1972年出生的余群建,大学期间是学习财务管理的,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老家千岛湖的机关单位上班。

    “整个班里的同学即便不是分配的,自己找的单位也几乎是在国企或机关,相互之间的差异并不大,都是一个月500元左右的薪资。”余群建表示,那时同学们的满意度都很高,相互之间的差异也比较小,当然更不会有攀比或竞争了。

    有一点,无论是汪洋还是朱冬生、余群建都是肯定的:“70后”特别能吃苦,也特别务实、懂得付出,而且对回报不像现在的年轻人那么迫切,日常生活当中还有小情怀,汪洋喜欢古典音乐,朱冬生喜欢看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

    80后就业观主关键词:独立

    就业方向:民企 外企

    其他标签:现实 压抑 有斗志 “骑驴找马”

    压力大造就他们的“独立”特性

    “‘80后’是压力最大的一代”,在和“80后”聊天的过程中,几乎每个人首先给自己这一代人贴这样一个标签。

    这个标签并不是凭空说说。“到我们这一代,大学开始扩招了,就业压力大起来了;既没有‘70后’的包分配和单位分房,也不像‘90后’可以拼爹;又赶上独生子女潮,上有老下有小,现在还面临着生二孩的压力。”在银行上班的刘蕾一开始吐槽就刹不住车了。大学读金融专业的她毕业后进了银行,从柜员做起,现在是一名出色的理财经理。

    正因如此,职场中的“80后”表现出的最大特征就是独立。这一点,兰根萍深有体会,“就拿我自身的例子来说明,每个选择都是精打细算,综合考虑之后,选一个最具性价比的方案。”

    兰根萍是江西人,大学在武汉读的,毕业找工作时又选择了杭州。

    为什么要在三个城市切换?“武汉比南昌发展得好一些,那里大学多,但毕竟不是东部沿海城市,大学时期的消费水平就不会太高;就业时考虑到浙江经济发展比较快,所以选了杭州;浙江的制造业比较发达,房产业薪资又高,所以最后去了一个建筑公司做人力资源。”她解释。

    兰根萍2003年来杭工作,一待就是14年。直到现在,兰根萍依然记得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试用期800元,转正之后是1000元,那个时候在杭州租一个带独立卫生间的单人间是250元一个月,吃饭加上交通费,以及偶尔买买新衣服和化妆品,刚好够用,不需要再向家里要钱。”

    相比之下,“你看看现在的年轻人,找个工作都让父母陪着。”兰根萍忍不住吐槽起来,作为杭州人才市场招聘会的专家顾问,兰根萍看到这样的同学,都会建议父母不要跟着孩子进去面试,要学会放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很“现实”,危机感让他们充满斗志

    正因为这种独立,“80后”的忧患意识也非常强烈,刘蕾认为这是“80后”的一个典型标签:现实。

    回忆起大学毕业找工作,刘蕾说,参加各类招聘会是主要方式,其中最受同学们欢迎的就是外企的工作。“高大上、规范、薪资高。”身边要是哪位同学拿到了外企的工作机会,简直不要太风光哦。“作为压力最大的一代,‘80后’的就业观就是现实。”刘蕾总结。

    而在同为“80后”的静静眼里,与其说“现实”,不如说是“有斗志”。“对行业、对未来以及对职业的危机感,让你充满了斗志。”静静说,很多“80后”大学毕业的时候,已经开始考虑我对自己的定位如何、我未来的目标是什么以及我怎么样才能实现我的目标。

    外部机会和内心诉求使他们爱跳槽

    因为“80后”不断反复思考这些问题,跳槽的频率也开始加大。外部工作机会的多样性和内心诉求的变化,让他们爱上了“骑驴找马”。1985年出生的静静,工作才6年,本科学英语,研究生学管理,现在她所在的单位,已经是工作后跳的第四家了。

    这一点,与从事建筑工程工作的曹先生非常相似。从长沙大学毕业后,他追随女朋友来到杭州,10年职场生涯中换了7份工作。“国企、民企都待过,围绕着杭州的房产企业轮流转。”他说,每换一份工作,也是涨薪的好时机。

    90后就业观主关键词:个性

    就业方向:灵活就业 创业

    其他标签:创新 任性 自我 喜欢尝鲜

    有人不急着入职

    玩起“慢就业”

    马上就要从浙江理工大学毕业的史磊说,对工作目前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和想法,“我不着急就业,毕业后会先选择旅行一段时间,旅行结束再看看是工作还是出国深造。”

    对于自己的这种就业观,史磊并不觉得有问题,而且清楚利弊:“隐患当然是有的,比如一些企业偏向于喜欢应届毕业生,再就是玩一段时间再出国,机会可能会比现在更难争取到。”但史磊觉得没关系,他说,这可能就是“慢就业”带来的一些挑战吧。

    有人灵活就业

    更看重新鲜好玩、有意思

    与史磊不同,浙江传媒学院的应届毕业生陈斯琪,早在大二时被传媒公司挖掘,现在的他是一个叫cosmos的男团成员之一,忙于赶各种通告,上综艺节目或演戏。

    而4年前刚进大学校门时,陈斯琪还是一个每天寝室和教室“两点一线”的宅男,对自己的规划是毕业后去日本留学继续升造。“虽然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不过我现在挺满意。”陈斯琪说,年轻人就应该尝试新鲜事物,这份工作每天都能带给自己不同的体验,好玩、有意思也很有成就感。

    与陈斯琪的随性相似,在浙江工商大学读金融的君君,现在是淘宝店铺的兼职模特,有2万多粉丝,用时下热门的词来说,是一名“网红”。

    “很多人会说我放弃自己的金融专业挺可惜,同学们在银行朝九晚五很稳定,可我并不这样认为,网红也是一种职业,我有自己的学习榜样,像papi酱和雪梨,他们也是认认真真做事的正能量网红,还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所以一年前偶然接触到这个领域后,君君就加入一家传媒公司。

    “我承认,的确有一些网红会用不恰当的手段博眼球,想通过这一方式快速成名。”君君说,但她不会这样,目前就是想脚踏实地把工作做好,未来的目标是有自己的服装品牌,“因为我真的很喜欢时尚。因为喜欢,才能坚持,当网红之后,我都从130斤减肥到90斤了,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有人为增加经历

    加入创业大军

    除了找一些新鲜好玩、有意思的灵活工作外,“90后”也是现如今创业大潮中的主力军。杭州所有高校都已设立创业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浙江科技学院的金鑫雷大学期间一直在创业,即将毕业的他目前和几个朋友一起和驾校合作,做一个学车的平台。

    “选择创业是因为在校期间就从事创业项目,并且明确自己的未来规划和发展方向,既然我在大学就胜在了起跑线,就会继续奔跑。”金鑫雷对于自己的未来有着明确方向。

    年轻就是要拼一拼,享受这种成就感。“我很享受每年年底回顾一年的成绩时,感到每年都越来越好的感觉,我希望自己创业的领域可以增多,思维可以拓展。”金鑫雷表示,创业的理念,是一种有趣的人生经历,不一定要成功,“和我一起的小伙伴,大家的目的都十分明确,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事业和美好生活。”

    受不得委屈、吃苦精神弱

    在不少人身上表现明显

    无论是喜欢尝鲜的陈斯琪,还是选择创业的金鑫雷,抑或是史磊和君君,都将“创新”这个标签贴到自己这一代的身上,不喜欢被束缚、喜欢自由、有活力,无论做什么,都希望每天有不同,不墨守成规。

    当然,这一代人的缺陷也十分明显。“大家不想逃离安逸的生活,吃苦的精神越来越弱,又喜欢逃避责任,不愿意承担。”陈斯琪说,他们公司招来的不少实习生最后都没能坚持下来,就是因为吃不了苦。

    此外,喜欢被鼓励、需要认同感,受不得一丁点儿的不公正也是“90后”这一代的特点。

    国家行动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为青年创业创新保驾护航

    国内招聘类网站智联招聘,曾对8万多名2016届毕业生做了一项调查:毕业后选择就业的比例为75.6%,选择创业的比例为3.1%。

    “总体来说,我们是鼓励年轻人创业的,但要注意一些方式方法。”杭州朵客纬科技创始人王兵说,这个“方式方法”,就是创业者要选择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领域,并且要目标明确,适当的时侯学会借力。

    帮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一项系统工程。就在前天,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就《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回答记者提问时,就谈到如何推进青年创新创业问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创新创业的大潮中,青年人无疑是主力军。”秦宜智表示,在《规划》里面,创业就业这一部分对青年人的创业创新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也规划了一些新的措施,团中央也正从10方面着手,为青年“双创”再添动力。

    不仅仅是团组织,其他相关部门也纷纷出台措施和规定,帮助年轻人更好地创业就业。“原来帮扶就业创业讲究的是普遍性原则,现在我们所追求的是精准帮扶,个性化帮扶。”杭州市人才市场副主任张大飞就本周二的一场招聘会和记者分析,因为不同年代的大学毕业生所处的就业环境不同,他们的就业观就不同,而对于政府来说,就要采取与时俱进的方式来帮扶。

    这个精准化帮扶,除了将大而全的招聘会进行细分,开设专门的营销、生物医药、酒店管理等招聘会外,还对毕业生进行大数据分析,根据他们的行为、爱好,匹配相应的工作来推荐。

    不同的就业观背后映射出浙江民企的发展脉络

    无论是“70后”的务实、“80后”的独立还是“90后”的个性,每一代的择业观,都与他们毕业时所处的经济发展背景息息相关。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浙江民营企业从最初的乡镇集体经济开始进行现代化企业改革,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浙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空前高涨,这也是为什么那个时候的毕业生,少量的“70后”以及大部分“80后”开始加入民企,甚至有外地高校毕业生千里迢迢来杭州求职。

    不同年代人的就业观也有相同之处。就如我们采访过的“70后”民企高管汪洋所说,“在我眼中,每个年代优秀的大学生都会更加注重成长平台而非待遇,这样来说,他们的择业观没有本质的变化。”

    物质基础和精神需求的不同

    造就不同年代人就业观不同

    “70后”的就业观为什么会那么务实?其实,很大程度上与他们所成长的环境有关。“我们那一代人,物质资源并不丰富,尤其是农村出生的同学,极有可能是饿着肚子长大的。”“70后”余群建分析说,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毕业后有一份工作,能够养活自己就很开心了,简单快乐。如果说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分析,这个时候工作就是最基础的生存需求。

    到了“80后”,物质基础好了一些,社会发展水平高了一些,毕业生对工作的理解就不单单是生存需求,还要满足心理需要。

    “90后”则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这代人非常注重自己的个人感受,干什么事情都以自己爽不爽为标准。”余群建分析,这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90后”除了喜欢自由随性的工作外,也有不少人看中稳定和压力小的优点,而选择公务员和国企等“铁饭碗”。

    父母的背景及看法

    也可能直接影响孩子的就业观

    在分析不同年代的人就业观为什么不同时,朱冬生有着自己的观点:父母的看法直接影响孩子的就业观。“上世纪70年代就业最看重背景,80年代喜欢的是有胆量的人,90年代技术人才崭露头角,20世纪是知识大爆炸的一代。”朱冬生说,正因为上世纪70年代比较注重背景,所以“70后”从出生开始,父母给他们灌输的思想,就是找一份稳定的国企或机关单位工作。

    上世纪80年代是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这时候有胆量的人开始“下海”,思想也空前开放。所以当“80后”出生时,父母给他们营造的是一种物质并不缺乏,但精神诉求格外多的环境。

    而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时代开始飞速发展。“天马行空,无所谓,多元化的就业观也就此形成。”朱冬生说,你看看来招聘会的年轻人,大都是走马观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

    事实上,无论物质基础和精神需求,抑或是父母的背景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变化,不同的时代背景造就了不同的就业观,是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带来的影响。

    不同年代人就业观的不同

    映射了浙江民企的发展脉络

    上世纪90年代,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的汪洋选择到浙江民企工作。他的这个选择,反映的是浙江民企在那个时代的发展特点。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春风,浙江民企迎来一个发展小高峰,但那个时候的民营企业大部分属于乡镇集体经济,规模也不大,对人才的需求基本上是附近乡镇的农民和工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徐剑锋表示,那个时候的大学生金贵,几乎不会进入民企,民企也确实没有这方面的人才需求。

    而到了汪洋大学毕业的1994年,浙江民企的发展到了另外一个阶段:随着市场化发展,民企开始从低小散的企业成长为有限公司,并且逐步向城市迈进,管理也开始学习现代企业管理方式。“这个时候,民企开始了大规模的市场化招聘优秀人才。”徐剑锋表示。

    到“80后”这一代人毕业,正好是浙江民企的用人高峰期。尤其是到了2005年前后,由于资源要素的减少加上人力成本的上升,浙江民企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转型升级越来越迫切,企业的战略规划也在不断调整,人才流动进一步加强,也在客观上给“80后”的跳槽提供了助力。

    等到“90后”步入社会,浙江民企吸引大学生的魅力只增不减,尤其是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更是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据杭州市人才服务局去年的一项统计数据,截至当年6月30日,杭州市政府所属各人才服务机构,共接收(签订了就业协议并办理了就业协议鉴证)高校毕业生53815人,其中签约民营企业比例为81.75%。

    专家说

    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就业观

    前提是尊重他们并平等沟通

    未来的时代是年轻人的时代,面对就业观颇具个性的“90后”乃至“95后”,我们该怎么做?

    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尊重。做了多年大学生求职顾问,兰根萍分享了她之前遇到的一个年轻员工的故事。

    那名员工喜欢穿奇装异服,不爱服从管理。“我的方式就是首先尊重她的选择,而且适当夸赞她衣服有特点,然后慢慢给出一个合理的建议:周一公司会议比较多,适当穿正装;周五休息前比较自由,可以穿自己喜欢的衣服。”

    兰根萍说,引导年轻人的同时,一定要尽量给她展示自己特色的机会,比如说单位年会或部门聚会时,多发挥她的优势。

    对现在不少年轻人喜欢走捷径,当网红、做直播想快速成名的思想,父母或老师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适当劝说。

    而在年轻人比较多的企业里,一定要讲究公平公正。“‘70后’会觉得吃一点亏也是福,‘80后’会觉得偶尔吃亏还能接受,‘90后’可是一丁点儿亏都不能吃。”余群建说。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