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浙江新闻 > 果壳箱里垃圾多了 她知道城市在苏醒
  • 果壳箱里垃圾多了 她知道城市在苏醒

    时间:2020-03-04 20:05:13  来源:  作者:

    浙江在线3月4日讯凌晨4点半,住在杭州半山一处公租房的王素梅,准时被闹钟叫醒。简单洗漱完,她骑着电动车赶往10多公里之外的延安路,开始一天的保洁工作。

    果壳箱里垃圾多了 她知道城市在苏醒

    她是杭城万千保洁队伍中的一员。以前,大家称呼他们为“城市的美容师”,疫情之下,他们更像是城市里的“理疗师”,把马路当作“战场”。

    扫了近20年延安路的王素梅,见过10万多人流涌进湖滨商圈时的喧闹,也感受过疫情之下遇见不到10个人的清冷。

    这几天,延安路上果壳箱里的垃圾明显多了起来。王素梅高兴。她知道,熟悉的延安路要回来了,那个熟悉的杭州正在慢慢苏醒。

    背着40多斤重的打药箱

    一天要来回走三趟

    王素梅,是上城区湖滨环卫所延安路清扫班长,也是浙江省人大代表。2000年,她随丈夫从老家江苏宿迁来杭州打拼,找了一份保洁的工作。

    没想到,这一扫,就是20年。

    早,是他们的职业习惯,需要赶在这座城市和人们醒来之前,将最整洁的路面留给大家。以至于和她约采访时,她在电话里善意提醒“不知道你起不起得来,我凌晨4点多钟就要出门的”。

    略带寒意的清晨,记者如约来到龙翔桥地铁站,睡眼惺忪。

    空旷的延安路上,几乎没有什么车辆,很多人还沉浸在睡梦中,远远看到一个瘦弱的女子,背着沉沉的打药箱,在路灯的照射下,拉出长长的影子。

    记者快步走了过去,确定是王素梅大姐。她穿着防护服,戴着厚厚的口罩,很难看清楚模样。这也是很多人对环卫工人的印象——也许我们无数次从他们身边经过,却很少有人会留意人群中这些橘黄色的身影。

    她肩膀上的蓝色药桶,装满了消毒水。她耸耸肩,“背四五十斤重的药水,一天下来还是蛮累的。”

    从西湖大道到庆春路,早中晚,一天来回三趟,每趟5桶药水,角角落落都要确保消杀到位。她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强度。

    王素梅快速钻进龙翔桥地铁站C站口,先坐着扶梯一路喷洒过去,然后又沿着台阶往上。记者空手走在50多级台阶上,都觉得气喘吁吁,而她还背着一个沉沉的药桶。

    疫情发生以来,王素梅主动取消轮休,从腊月二十七直到现在,每天穿梭在街头巷尾,开展抗疫消毒保洁。

    “本来买好了正月初三回老家的车票,疫情来了也回不去了,即便回去了,也不踏实,这个活,总得有人去做。”

    一天的工作,几乎排得满满当当,到了饭点,她选择去最近的驿站拿点方便面或者饼干充饥。对王素梅来说,跑来跑去太耽误工夫,往返休息室的时间,她宁愿用在道路保洁上。

    宁可在10万人里忙

    不想看到这么冷清的大街

    站在延安路庆春天桥上,看着桥下渐渐热闹起来的马路,王素梅转过头和记者聊了起来,“熟悉的杭州街头又回来了。”

    眼前这条杭州最繁华的商业大街,她已经扫了近20年,见证了它的快速发展。

    “2000年,来杭州的时候,我儿子才一岁半,现在他都已经从学校毕业了……”除了感叹时光的流逝,她也庆幸把最美好的20年时光留给了杭州,“待得越久,越喜欢杭州。”

    这个春节,令她感触最深的是,自己突然开始害怕安静。

    时针拨回至2019年12月31日的那个夜晚,数万人一同涌进湖滨商圈,狂欢跨年,人流量最高峰时达到10余万人。

    那一晚,王素梅被人流“裹挟”着前行,清洁工具根本没办法施展,直到人群散去,才和同事一起清理至凌晨2点。

    仅仅过去了不到一个月,疫情之下,热闹繁华的延安路突然沉寂下来。“感觉城市一下子失去了活力。”最少的一天,她在延安路上见到的人不到10个,“这是过去20年来从未有过的。”

    “当时我就在想,宁可在10万人中忙,也不想看到这么冷清的场面。”去年王素梅动了一场手术,她希望自己和这座城市一样,健康平安。

    过去一个月,她几乎每天凌晨4点多起床,晚上10点下班,有时候实在太累了,就在休息室里卷个铺盖将就一晚,第二天照常上班。

    前几天,她从湖滨银泰地下通道上来,看到杭州酒家门口突然排起了前来买包子的队伍。“排队的人都保持一定的距离,我真的很激动。”她恨不得上去向每个陌生人问声好。

    作为一名在延安路上扫了近20年的保洁员,这两天她还发现,“果壳箱里的垃圾明显变多了。”

    她知道,城市正在苏醒。

    关键词:电动车 环卫所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