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浙江新闻 > “一带一路”构筑世界发展新格局
  • “一带一路”构筑世界发展新格局

    时间:2017-05-11 22:24:25  来源:  作者:

      浙江在线5月1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刘晨茵)5月14日,作为今年我国重要主场外交活动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召开。5月9日,在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举办的“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现场,本报记者专访了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探寻这一盛会带给中国和浙江带来的机遇。

      记者: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目前已有数十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确认出席,涵盖亚洲、欧洲、北美、拉美和非洲地区。您觉得“一带一路”倡议为何会受到全世界的欢迎?

      林毅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我们认识了一个规律,谁抓住劳动密集型产业,谁就能够实现快速发展。“一带一路”能受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欢迎,是因为“一带一路”以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作为抓手,可以帮助沿线国家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带来发展机遇。还可以设立金融制度给沿线国家提供资金安排,这些国家又可以利用优质的基础设施来承接劳动力集群产业转移。

      而发达国家也抱着非常积极的态度,原因是什么?因为如果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好,对发达国家也是一个负担。如果发展中国家发展得好,那么,不仅自己的劳动力不会转移到国外去,甚至还有能力吸收其他国家的劳动力。

      所以,“一带一路”确实是互利双赢的。当然,现在才刚刚开始,不可能马上就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需要一段时间。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样一个制度和平台,让大家认识“一带一路”给中国、给世界带来的机遇,同时构建一个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共同推动这个伟大的事业。

      记者:浙江能从“一带一路”中获得怎样的发展机会?又该如何把握?

      林毅夫:东部沿海省份尤其浙江,过去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发展得非常好,形成了很多产业集群,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很大贡献。

      现在经济社会发展,浙江的人均GDP已经接近世界银行分类标准中的世界高收入经济体水平,在这种状况下,浙江必须不断进行产业升级,转移劳动力比较密集的加工产业,让企业进入“微笑曲线”两端,注重品牌产品研发、质量管理以及价值比较高的中间部件和机器设备的生产,并利用浙江在国际上的渠道优势为企业服务。

      另一方面,利用浙江的优势进行新的产业发展,例如浙江这几年互联网等产业发展得非常好,要抓住这种发展的方式。

      记者:不久前,中欧班列(义乌至伦敦)实现双向对开,您怎么看这张“一带一路”上的金名片?

      林毅夫:义乌是世界小商品之都。中欧班列开通后,可以大量节省交通运输的时间,原先从中国到欧洲的海运一般需要两个月,现在班列从义乌到欧洲只需要两个星期,大量节省时间,也能更好地对市场作出反应。所以,“一带一路”建设也给义乌作为世界小商品集散中心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我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根据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比较优势的变化,不断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或转移,也应该根据技术的发展、市场的区域变化,不断改善和创新经营模式,好好抓住这个机遇。

      记者:现在大家注意到,全世界正在兴起一股反全球化的思潮,有学者认为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而“一带一路”正在重塑新一轮全球化,您怎么看待这个说法?

      林毅夫:这是一个大家很关心的问题。现在出现一些逆全球化思潮,因为一些发达国家贫富差距扩大,中等收入家庭收入没有增长,这个矛盾和现象是存在的,但这是否是全球化造成的,还需要分清楚。

      实际上全球化是一种互相帮助的发展。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提供机会,把劳动力资源变成一种优势,去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实现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同时,例如中国向美国出口了很多价廉物美的生活必需品,一般收入人群购买的成本降低了,也间接提高了美国的生活水平。

      如果只是站在反全球化的立场,实际上会导致一般劳动者生活水平的下降,因为在生活必需品上要付出更高的代价,反而对国内的就业造成损失。

      我相信全球化还是会带来全球互利双赢的,“一带一路”建设也会给全球化提供条件。因为要进入全球化市场,必须要有好的基础设施,“一带一路”正能够提供好的基础设施,同时又可以提供发展的机遇,以及新的发展理念。我相信,“一带一路”很可能带来一个全世界发展的新格局,实现真正的共同繁荣。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