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浙江新闻 > 全国地级市信用指数排第三 温州有妙招
  • 全国地级市信用指数排第三 温州有妙招

    时间:2017-08-08 17:57:00  来源:  作者:

    当前,温州上下正在积极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刚结束不久的首届“中国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传来喜讯,温州荣获“城市信用建设创新奖”,在全国259个地级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第三。

    这个喜讯,既是对温州人重铸诚信品牌的认可,也是一种鞭策。

    自2015年7月温州成为全国首批11个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以来,通过打造全覆盖信用信息平台、创新“信用+金改”监管模式、构筑温州特色联合奖惩、塑造城市诚信文化品牌,有力改善了信用生态环境,让诚信成为城市的一种品格,并深植百姓的内心。

    打造全覆盖信用信息平台

    海量信用信息的归集与整理,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也是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的前提。

    全国地级市信用指数排第三 温州有妙招

    自2015年7月以来,温州首先完善现有企业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创新建成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系统,然后实施“温州市信用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工程,贯通现有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平台,建立覆盖全部信用主体、34个重点领域、全市所有区域的信用信息系统。

    目前,该平台互联网查询系统已经建成,形成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企业法人、自然人“五位一体”的信用大数据平台。

    这个大数据平台共归集全市63个信源单位共359类信用信息,为全市1.2万家非企业法人、26.9万家企业、50.6万家个体工商户和821.7万个自然人建立信用档案。

    这个大数据平台还为市级部门和县(市、区)开放联合监管端口,在政府采购、招投标、资金扶持等1100多项行政管理事项中推广应用信用信息;在各级审批中心、民间借贷中心和“信用温州”官方网站开放“一站式”信用信息查询服务,目前累计查询量达100万人次。

    如今,该平台已实现“纵向到底”信用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横向到边”信用信息的交换共享机制,为政府部门实现信用联合监管和满足社会各界信用信息需求提供更为全面、便捷、高效的信用服务。

    创新“信用+金改”监管模式

    2011年下半年,温州局部金融风波使全市社会信用体系遭受严重冲击,为重铸信用,改善信用生态环境,推进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温州创新采取了“信用+金改”监管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

    全国地级市信用指数排第三 温州有妙招

    首先是积极探索补位民间信用,完善民间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和“民间借贷登记备案管理系统”。截至2016年11月末,全市民间借贷备案累计金额达431.61亿元。其中,2014年3月1日《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后,全市共备案民间借贷33567笔,总金额达408.12亿元。

    其次是率全国之先建成民间金融组织非现场监管系统。该系统自2013年9月26日正式上线以来,已归集10大类近900家民间金融组织的信息数据,初步实现了对民间金融市场交易行为的非现场监测。

    再次是率全国之先推出“农民资产授托代管方式融资”新模式,通过盘活农民闲置、“沉睡”资产,累计激活农村资产19.2亿余元,受惠农户6045户。此外,温州还率全省之先推出企业授信总额联合管理机制,测算、核定企业获银行授信总额及对外担保总额,有效遏制过度授信、多头授信导致的贷款超发、滥发等现象。

    在“信用+金改”模式的创新引领下,温州金融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社会信用和银企信心不断回升。2015年以来,温州全市新增企业债核准230亿元,核准数量、规模均居浙江省首位;同时作为唯一地级市被列为全国首批城市停车场专项债券试点创新城市。

    构筑温州特色联合奖惩机制

    近年来,温州先后出台了《温州市失信黑名单管理办法》、《温州市企业信用联合奖惩办法》、《温州市信用联合奖惩对象清单》和《温州市信用联合奖惩措施清单》,通过奖惩并举,重塑信用环境。

    目前,全市累计发布406家守信“红名单”企业和80余家失信“黑名单”企业,分别对联合激励对象和惩戒对象,落实95项联合激励措施和57项联合惩戒措施,建立多领域跨部门联合奖惩机制。

    近年来,温州在全省率先开展“构建诚信、惩戒失信”专项行动,创新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府院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司法审判领域失信主体多部门、跨领域联合惩戒。截至目前,累计公开曝光恶意逃废债等失信对象3600余例,打击逃废债类犯罪行为1000余起,推动温州不良贷款率从最高的时候的4.68%下降到今年6月末的2.26%。2015年以来控制4162人,司法拘留2842人,促使10220名失信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义务或达成和解协议。

    市处置办等七部门还联合印发《关于建立风险企业资产变更信息共享机制的实施意见(暂行)》,完成全市首批227个联动监测对象名单的梳理核实,并及时抄告相关职能部门落实联动监测与信息共享。

    在惩戒失信的同时,突出区域信用与行业信用示范建设,以及推进诚信典型示范建设,开展温州市“百佳诚信企业”、“信用管理示范企业”、“信用管理先进企业”,以及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等评选活动,全面推进诚信典型培育工作。2015年以来,全市共评选出168家“温州市百佳诚信企业”,132家“温州市信用管理示范企业”、42家“温州市信用管理先进单位”、65家“浙江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和8个信用乡镇(街道)、359个信用村和59.9万户信用农户。

    塑造城市诚信文化品牌

    如今,几乎每个温州市民都知道,每年8月8日是温州“诚信日”。

    2002年,曾一度承受巨大失信压力的温州,率全国之先设立以诚信为主题的区域性纪念日——“8•8诚信日”,以此铭记教训、铸鼎诚信。16年来,“8•8诚信日”已成为信用温州一张“金名片”。

    与往年一样,今年8月8日前后,全市坚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温州特色的诚信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参与温州的信用建设,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唱响“诚信,一座城市的生命”的主旋律。

    第二张“金名片”,是打造“诚信一条街”文化品牌建设工程。通过连续两年努力,打造温州五马街、人民路“诚信一条街”,引领诚信建设新常态。商户通过签订争做“诚信商家”信用承诺书,发布“诚信温商”倡议书,营造出诚实守信的浓厚商业氛围。

    第三张“金名片”,是通过“网上诚信馆”塑造诚信典型大群像。近年来,温州涌现出替子还债的“诚信老爹”吴乃宜、千里还债的“诚信温商”谢岩斌、千里归还50万元错汇款的“诚信保安”陈明德、“山中居”无人值守诚信超市等一批诚信典型。如今,这些典型已通过人们参观、点赞方式,走进千家万户,植入百姓内心。

    这些“金名片”,可以说都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诚信文化品牌。

    下一步重点实施“四大突破”

    据温州市发改委(市信用办)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温州将围绕建设诚信政府、打造信用企业、培育守信市民,重点在四个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全面加快、持续深入创建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城市。

    一是提升信用大数据的应用能力。以温州信用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为依托,进一步扩大对信用大数据开发利用。通过温州政府大数据中心的建设,着力优化各部门系统与共享平台之间的共享机制和分级查询使用机制,构建信息量大、可整合分析的信用大数据平台。

    二是建立全方位的信用奖惩体系。继续加强以金融、食品药品、招投标领域为重点的信用奖惩,实现“联合奖惩”和“红黑名单”全领域覆盖,结合政府监管与社会评价,研究出台更加细化和可操作的制度和办法。

    三是以信用服务“放管服”改革。全面建立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信用管理体制,深化简政放权,从事前审批向更多强调事中事后监管转变,推进“放管服”改革,促进市场规范有序运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

    四是加强对新经济的信用产品供给。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是当前温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温州将加大信用产品创新力度,研究更多基于信用的贷款模式和扶持政策,让企业切实享受到“信用温州”带来的诚信红利,使信用在助推温州“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