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香港新闻 > 大公報:林鄭將雙管齊下遏“港獨”
  • 大公報:林鄭將雙管齊下遏“港獨”

    时间:2017-06-21 21:08:56  来源:香港《大公報》  作者:

      香港新聞網6月21日電 香港《大公報》21日發表題為“林鄭將雙管齊下遏‘港獨’ ”的文章,全文如下:

      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接受中央媒體聯合採訪,暢談了對解決香港經濟、民生問題和推動發展的各種想法,其所展現出來的決心、誠意和魄力令人感動和信服,從而增加了對香港發展前景的信心。

      在訪問中,林鄭還著重談到了“港獨”和教育的問題。林鄭指出:“絕大部分香港市民從來沒有覺得‘港獨’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案”,一切“港獨”行為都違反本地法律,未來特區政府將會嚴格依法辦事,還要向社會大衆說明“港獨”對香港繁榮穩定的危害性,不能讓“港獨”在香港傳播,更要做好教育工作,杜絕“港獨”對少年兒童的侵害。

      日前,林鄭在一個電視訪談節目中也曾談及有關問題,她提到“港獨”目前還談不上已經成為一種“思潮”,日後也不可能會有出路。翌日,一些傳媒馬上把這些說話拿來大做文章,指林鄭在“港獨”問題上與特首梁振英“唱對台”雲雲。

      “港獨”主張分裂國家,危及主權和國家安全,絕對是一種錯誤和不可以容忍的政治主張,不管其規模如何、影響大小,也是要予以堅決遏止的,只不過在打擊的力度和方式方法上要按照實際情況制定相應措施,才能收到切實的效果。林鄭講的“未成思潮”顯然只是這一層意思,絕非認為“港獨”不存在或可以置之不理。

      事實是,林鄭月娥在昨天的訪問中不僅旗幟鮮明地表明了遏止“港獨”的立場,而且還指出了“港獨”問題的癥結在於教育,看法是十分准確和有遠見的。  

      林鄭指出:香港情懷和國家觀念完全沒有衝突,我們既可以多讓孩子們了解香港的歷史、文化、政治、社會發展情況,同時也必須要讓他們有國民身份的認同。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教育。在幼兒階段就應該開始培養“我是中國人”的概念,在中小學階段,未來應該將中國歷史列為初中必修科目。在學校以外,特區政府要加大力度讓孩子們能够接觸到更多的中國文化,開展多元的活動及工作,讓香港青年了解國家最新的發展。

      在這裡,林鄭月娥深刻地看到了“港獨”之所以能够迷惑部分青少年的原因,根源就在於學校教育中有關國情和歷史的教育不足,學生未能在學習中加強對國家民族和歷史文化的認識,未能以國家過去的任人魚肉為悲,也未能以國家今日的發展強大為榮,更未能在這個認知過程中加深對國民身份的認同和今日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如此在所謂“本土”“自決”等激進言詞吸引下很容易就會“搭上賊船”。

      林鄭月娥能够一方面強調要依法嚴懲“港獨”,另一方面則要加強對青少年的歷史和國情教育,可說是已經准確地看到了問題的實質和“標本兼治”之道。未來新一屆政府在她的領導下,可以預期國民教育和歷史科教學將會有較大的進展,“港獨”生存的空間將會漸趨萎縮和難以肆虐。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