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国内要闻 > 气温偏高降水偏少致黄河上游来水量持续偏枯
  • 气温偏高降水偏少致黄河上游来水量持续偏枯

    时间:2017-06-06 21:40:20  来源:  作者:

    资料图:黄河。 吕桂明 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新社西宁6月5日电 (孙睿 戴升)“受前期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影响,黄河上游来水量已连续偏枯两年多,出现如此长时间偏枯的情况在历史上极为罕见。”青海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马占良6月5日表示。

      据青海省气候中心监测资料分析,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及其后续影响,导致黄河上游地区始终处于高压控制,造成气温持续偏高、蒸发量持续偏大、降水偏少,尤其主要产流区降水量偏少幅度更为明显,导致黄河上游来水量长期处于偏枯甚至特枯状态。

      数据显示,2015年,黄河上游平均气温偏高1摄氏度,其中春、夏、秋季黄河上游全区平均降水量分别为103.2毫米、248.6毫米、125.0毫米,春、秋季接近常年,夏季偏少2成;2016年,黄河上游唐乃亥水文站平均流量为428.9立方米/秒,较常年偏枯三成,属于特枯年份,偏枯幅度为2003年以来最大,也列1986年龙羊峡水电站建站以来历史同期第二枯,实为少见。从各月流量来看,大部分月份均偏枯,特别是6月~9月偏枯三成以上。2016年黄河上游地区平均气温为1.5摄氏度,较常年同期偏高1.5摄氏度,列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一位。

      “据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春季,黄河上游降水量118.7毫米,较常年偏多3成。但处于黄河上游的唐乃亥水文站春季流量较常年偏枯两成,为290.7立方米/秒。”马占良说,虽然今春黄河上游降水量偏多,气温接近常年,较多的降水对黄河上游流域河流有一定的补给,但无法弥补长期的亏损,为此,目前黄河上游来水量仍处于偏枯状态,这种状况对沿河农业生产、龙羊峡等阶梯大型水电站发电产生很大的影响。(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