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体育资讯 > 乒乓球新闻 > 丁宁自评2017:圆满和感恩 站在场上就只想赢球
  • 丁宁自评2017:圆满和感恩 站在场上就只想赢球

    时间:2017-12-14 17:39:05  来源:  作者:

    丁宁

    2017年,丁宁的“关键词”是什么?

    丁宁本人回答这个问题时有点犹豫,“圆满?感恩?”这两个词仿佛用在2016里约奥运会后更加合适。犹豫过后丁宁追加解释,她这次说的圆满不是个人圆梦大满贯,而是为国家队在世乒赛中守住半区、为北京队在全运会中摘得女单金牌后感受到的“大圆满”;而感恩也不只是感谢队伍的培养,而是用成绩做出了回报。

    然而圆梦大满贯后,丁宁的2017真的“一帆风顺”吗?“其实从每个层面说,关键词都不一样,心态上有‘迷茫’,技战术可以说‘蜕变’,眼界有了‘开阔’,这样总结下来,2017应该说是挺精彩的。”也许2017这一年对于在各种“角色”间切换的丁宁来说,有一整个奥运周期那样丰富和精彩。

    党代表丁宁:争取成为榜样

    2017年,丁宁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她第一次代表北京体育界当选党代表,参加了十九大会议。作为北京团年龄最小的代表,丁宁在北京市体育局会议厅向200名局机关及直属单位的党员干部宣讲十九大精神。

    《体育强国梦》纪录片中,丁宁说:“通过不断学习,希望成为更加优秀的党员”

    成为年轻人的榜样也是未来丁宁的奋斗目标,“除了争金夺银为国争光,我还能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做些什么?我认为奥运冠军应该是青年人的榜样,积极向上,热心公益,传递正能量,应该敢想、敢做、敢担当。”

    卫冕冠军丁宁:不想输,不能输

    十九大赋予了丁宁更多的社会责任,运动员最终要回归赛场。在2017年初,丁宁的目标还并不明确,她时常会回忆起圆梦的喜悦,也好想“舒舒服服过日子”。国家队集合的日期如约而至,面对满满的训练计划安排,嘴上说着“好犹豫”和“面对困难时我还能不能像以前一样坚定”的丁宁,行动上已经投入进她坚持了20多年的训练中。

    因伤放弃了一站公开赛后,丁宁站上了“直通”的赛场,10天的队内比赛让丁宁看清“不管我是不是大满贯,只要站在场上,就只想赢球。”即使在封闭训练期间脚腕再次受伤、手也在球台上磕出了血、躺在治疗床上扪心自问“是不是老天暗示我该退休了”的时候,都因为想在世乒赛赛场上证明自己和国乒的实力,而选择了坚持。再回想整个备战过程,我没有被困难击垮,这让我对自己的未来有期待。”

    挑战者丁宁:不是天才

    全运会前,北京队集训了一个半月的时间,丁宁没有缺席一堂课,不仅如此,她还是训练馆里每天走得最晚的人,男队队员都直呼“真练不过丁宁”。2017年丁宁突然被看成单打夺冠热门,这让丁宁觉得面对的挑战比以前更大了。“大家对我夺冠期望很高,甚至觉得我不是一个去拼全运会冠军的角色,而变成要保这个冠军。这对我来说就是压力更大,而且还要认清自己,把自己放到正确的位置上,以一个挑战者的心态去面对对手的冲击。”备战中丁宁发现,比起冠军她更看重的是挑战自己。

    获得全运会女单冠军后,丁宁说,“最后挑战成功,挺开心的。”

    追寻者丁宁:不忘初心

    对于在全运会收获“大圆满”的丁宁来说,成绩越好,就越需要追寻未来目标和奋斗的动力。“接下来还是要不断思考,要整理自己,让自己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去面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丁宁说她未来的路一定是越来越难的,“因为我身上承载的东西和面对的困难是不断升级的,现在我要面对更多更复杂的事物,有的是关于乒乓球的,有的不是,但在乒乓球这里,对我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我要完成的梦想也会越来越难。”

    现在在队里,丁宁身为队长,要考虑的已经不仅仅是自己打球的事。“原来把自己做好就行了,现在还要考虑到大家。丁宁会想,一个好的运动员应该给其他队员带来什么?她的一言一行,也会影响到现在的小队员们。“有时候这也是动力,”丁宁说,“当我累了想偷懒的时候,一想大家都看着我呢,就会尽最大努力做好。其实伴随着长大,面对的诱惑、让我分心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很难像小时候那样单纯地每天就是训练、休息,我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会发生改变,但在这个的过程中不管怎样改变,我都记得自己最单纯的模样,这也是我常说的不忘初心。”不忘记的初心,是丁宁继续作为追寻者,挑战未来的源动力。

    2017年,经过不断的迷茫和挑战,丁宁为自己的每个“角色”都交出了一份精彩的成绩单,是中国乒乓界无可争议的年度人物。

    节选自《乒乓世界》第12期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