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婚姻家庭 > 如何表达对父亲的爱?专家:要主动交流,澄清误会
  • 如何表达对父亲的爱?专家:要主动交流,澄清误会

    时间:2017-06-28  来源:  作者:

    儿子大多不愿意表达对父亲的爱?父子之间总是有些“尴尬”?

    专家表示,想要亲密的父子关系,父与子都要学会――

    主动开口去交流,澄清不必要的误会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记者黄占玲实习生莫丽枚

    核心提示

    6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父亲节,本报在今年的父亲节来临之际,推出了一个特别的活动,内容为“发一张父亲年轻时的照片,并分享和父亲相处的趣事”。活动期间收到了不少读者的投稿,记者发现,其中大部分都是女儿为父亲投稿,儿子则较少。那么,是不是儿子们很少会对父亲表达爱意?对此,专家认为,父子之间的关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时儿子不是不愿意表达爱意,而是更愿意用行动去表达。父子之间想要相处得更轻松,彼此应该相互理解,善于“澄清”彼此对事物和身边人的看法和见解。

    故事“沉默”是他们父子间的对话

    提起和父亲之间的相处模式,今年25岁的南宁市民小宇称,他和父亲之间就是很典型的中国式父子关系。小宇很少和父亲闲聊,每当父子两人坐下来聊天时,就代表着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议。平日里,如果家里只有他们两个人,要么就是小宇在玩游戏,要么就是父亲蒙头大睡或者做其他事情,小宇说:“我们不会刻意去聊天,感觉没必要,而且也没有话题聊,刻意去聊的话还会尴尬。”

    遇上节日,小宇会给父亲送上祝福或是礼物。不过相较于口头上的问候,小宇更喜欢送礼物,每次他会跟母亲打听好父亲需要些什么,然后买回来送给父亲,“如果问他需要什么,他就会严肃地说浪费钱。”小宇说。

    把礼物送出去之后,小宇发现父亲并没有表露出开心或者不高兴,但父亲都会用上自己送的东西。“我想他应该是高兴的吧。”小宇认为自己之所以会和父亲以这种“沉默”的关系相处,和父亲从小对自己严格管教有关。从小学一直到大学,父亲对于他而言,就是一种规定和规则,规定自己不能去哪里做什么,要求自己一定往哪个方向走。在青春期时,小宇也曾和父亲为这种“规定”吵过架,却无疾而终,父亲依旧对他严厉。

    对于和父亲间的关系,小宇并不打算改变,他反而认为这样对双方都挺好。



    下一页第[1][2][3][4]页

    现象父亲节到了,儿子却“消失”了?

    在本报的父亲节特别策划活动中,共收到了20组照片,最后选出了11组进行刊登。在投稿的对象中,有14位为女性,有6位男性。在照片发送数量上,女性所发送的父亲年轻时的照片张数大部分为2至3张,而男性则为1到2张。在后期的采访中记者发现,相较于男性,女性更愿意向记者倾诉和父亲之间的故事,以及表达出内心想对父亲说的话。都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难道儿子真的不如女儿贴心吗?

    对此,记者进行了一个随机调查。共有10位父亲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其中有5位父亲表示,相对于儿子,女儿更为贴心,自己也更愿意和女儿诉说一些事。有3位父亲表示,儿子和女儿都差不多,彼此之间的沟通都还可以。有2位父亲则表示儿子比较稳重,且能承担家庭事务,自己更倾向于找儿子沟通。

    市民韦先生称,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平日里他和爱人单独住,逢年过节,都是女儿问候得比较多,前阵子父亲节,也是女儿第一个发来信息祝贺他节日快乐。“儿子很少会发这些短信,就算发,也就只有节日快乐几个字。”韦先生说。他认为,儿子虽然也会给他关怀,但总感觉不如女儿贴心。而市民张先生认为,相较于女儿,儿子确实很少把关心挂在嘴边,但会在行动上给他一些关心,比如隔一段时间就送他去体检或者请他出去旅游。



    上一页下一页第[1][2][3][4]页

    心声不是不想说爱,而是真说不出口

    父子之间真的是“爱在心口难开”?对此,记者对参与本报活动的一位读者进行了回访。活动参与者黄思远称,他之所以会想要参加这个活动,一来是因为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和父亲好好交流过,他想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父亲的感恩。二来则是因为自己快要毕业了,内心有感于父亲对自己的操心。黄思远说,要是换做在大学或者高中时期,他绝对不会做这种事,认为太矫情了,“我和父亲之间没有什么隔膜,但就是不想总是把爱放嘴边,感觉不太男人,而且真要我当面说,我还真的说不出口。”黄思远说。

    市民林先生的儿子今年18岁,正处于青春期,在和儿子的相处和交流中,他很少会提到关怀或者喜爱这些字眼。在林先生看来,自己作为父亲,他想要在孩子心中建立一个严肃的形象,因此比较少将关怀放嘴边,而是更愿意用行动。而儿子也很少和他进行交流,“基本上是有事就商量,没事就如往常过日子一样。”林先生说。他认为如果真的要对儿子说出“我爱你”、“我关心你”之类的话,前提得是在特定的场合,且必须是儿子也有所表示的情况下,不然大家可能会觉得尴尬。



    上一页下一页第[1][2][3][4]页

    建议父子之间的相处应以“澄清”为前提

    为何父子之间的关系会有些“沉默”甚至是“尴尬”呢?对此,南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空中家长学校讲师苏倡认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尤其是进入青春期后,会出现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尤其是男孩,会越来越想证明自己,因此不会再像从前那样听父母的话做个乖孩子。而在一些父亲的眼中,男孩的这些行为则有悖于自己作为父亲的权威,因而会用“以强制强”的方式去对待孩子,从而使得原本温和的亲子关系变得紧张,甚至产生质变。

    此外,一些父亲对待儿子的教育方式有些滞后,没有充分地去尊重孩子的人格,导致孩子想要去挑战父亲的权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2355青少年服务台特约顾问李耕岩认为,孩子在度过青春期,进入社会后,会对社会有很多新的认识,而父亲对社会的认知却没有更新,就形成了两种价值体系,父亲和孩子的价值观就不同了,自然会产生隔阂,交流起来也相对会有些障碍。

    那么父子之间该如何相处才能更轻松自在呢?对此,苏倡指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不应该只扮演“严肃”、“权威”的角色,而是应当多花时间陪伴孩子,不要错过孩子的每个重要的成长时刻。苏倡建议,男孩在进入青春期后,父亲要提前做功课,把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在青春期的不同表现做比较,多去发现问题并和孩子一起解决,同时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优势,给予孩子一些鼓励和肯定。

    李耕岩指出,在儿子成年之后,父子关系需要双方努力,善于去“澄清”各自的立场。即儿子要站在父亲的角度去想问题,父亲也要站在儿子的角度去沟通一些事情,一旦发现矛盾点,首先要从对方出发,主动开口去交流,澄清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双方在沟通时,要听完对方的讲话,不要打断对方。同时,在聆听对方的观点之后,要善于去重复对方的观点,父亲可以问儿子他的话理解了没有,而儿子也可以理清对方的意思后,阐述自己的观点,再沟通。此外,苏倡还建议父子之间可多制造相处机会,哪怕一开始少交流,但时间久了,大家相处得多了,那种轻松的感觉便自然会涌现。



    上一页第[1][2][3][4]页
    关键词:
    [phomead]6[/phomead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