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时尚美容 > 《延禧攻略》《如懿传》你们尽管宫斗 我只看美食
  • 《延禧攻略》《如懿传》你们尽管宫斗 我只看美食

    时间:2018-09-04  来源:  作者:

    两部热播剧在食物上的走心,浓浓的宫廷风搭配精致的美食,赏心悦目,观众再就着精彩的剧情食用,是“真香”。饮食文化是从古至今最重要的文化之一,尤其是宫廷饮食文化。推开紫禁城的大门,历史上的皇上关于“吃”还有哪些好玩的事呢?

    三、舌尖上的紫禁城

    1、皇上的衣食住行

    内务府档案记录了皇帝每天的衣食住行,真实可靠。拿乾隆三十年正月初八日来说,凌晨4点,乾隆皇帝在养心殿起床更衣,5点饮了一碗冰糖炖燕窝,6点在中南海用早膳,7点再更衣举行茶宴,8点到10点与大臣和学士对诗联句,10点到13点批阅奏折,13点到15点接见官员用晚膳,15点批阅文件,16点和傅恒商讨国是,17点在三希堂鉴赏文物,19点休息,20点在养心殿就寝,21点入眠。

    这天的乾隆,从早到晚只有两顿正经的饭,主要活动是批折子、见大臣,再批折子、再见大臣。关键是晚上9点就要睡,一点儿夜生活也没有,早上4点就要起。

    2、皇上一天吃几顿饭?

    每日正式的两餐早膳和晚膳,除此之外不正式的饮食叫“点”。

    据清宫《膳食档》记载,1895年的一天,光绪帝起床后,要了早点,有元宵、油盐火烧、米粥,还有十个窝头,用现在的眼光看,不算奢华,但这不是正餐。

    上午用早膳,硬菜来了,先上口蘑肥鸡、三鲜鸭子、肥鸡丝炖肉;后来又上了汆丸子锅子,豆秧汆银鱼、小葱炒肉、挂炉鸭子烹肉、豆腐汤,还有一些油糕和米粥。

    挺丰盛的是吧,别着急,这才吃了一半。光绪帝的餐桌上又上了四道大碗菜:八宝鸭子、什锦鸡丝、口蘑烂鸭子和三鲜肥鸡;四道怀碗菜:燕窝鸭条、熘鸭腰、荸荠火腿、什锦鱼翅,六道碟菜:燕窝炒鸭丝、肉片焖玉兰、肉丁果子酱、榆蘑炒鸡片、盖韭炒肉、炸八件。

    很多人吃一年,也没有光绪吃这一顿丰富。到了正午,光绪皇帝用午点,可算是清淡了点儿,吃水果,竟然有二十三种水果,都能开水果店了。

    下午进晚膳,基本是按照早膳的标准再来一遍,皇帝的厨子们得多忙。这天晚膳比较有特色的菜,有熘脊髓、苏造五香肉,苹果炖羊肉、海参烂鸭子,还有野意锅子,应该是炖野味的小火锅。

    晚上,光绪帝也不闲着,又叫了晚点,这一天道光的晚点是:羊肉片汆冬瓜、口蘑火肉、肉片炖萝卜白菜、肉片焖云扁豆、熏肘子、香肠,还有几种粥。嗯,跟正式的两餐比起来,光绪的夜宵确实是极其朴素了……

    一路数下来,这一天,光绪帝吃了五次,分别是早点六品,早膳四十六品,午点二十三品,晚膳四十八品,晚点十一品,一品就是一道菜,水果、粥类都算,那也有一百三十四道。

    3、皇上们有哪些钟爱食物?

    吃了这么多好东西,口舌之欲该满足了吧,不,皇上也是人,在吃方面也有癖好,有些癖好还蛮奇怪呢。

    据史料记载,康熙四十五年夏天,他去热河避暑,临走前特意下旨,让武英殿总监去意大利来的多罗主教那里,讨一些药品回来,特意吩咐“如果有绰科拉,也拿过来一些。”绰科拉是啥,其实就是巧克力。

    当时的巧克力还不是放嘴里嚼着吃,要用白糖水泡着喝,因此多罗主教还额外奉送了一套白银器皿,有得吃有得拿,康熙这是赚了。所以大家再看清宫戏,康熙喊:“来人啊,给朕上一碗绰科拉。”不要大惊小怪,人家吃巧克力呢。

    比起康熙的巧克力,乾隆的爱好就有点“土”。乾隆十八年,他给内务府下了一份通知,说“朕听闻宫外时兴一种叫豆汁儿的东西,你们去看看,是不是健康食品,可以的话招三两个豆汁儿匠人进宫,做来给朕尝尝。”过了没几天,乾隆沦为豆汁儿的粉丝,整天为豆汁儿代言。

    慈禧钟爱甜食是出了名的,但据说她胃不好,不能吃太甜的水果,于是御膳房把新鲜水果泡在蜂蜜里,做成蜜饯,讨老佛爷欢心。慈禧还特别有少女心,喜欢玫瑰喜欢得不得了,吃的喝的用的,都离不开玫瑰。家中常备玫瑰饼、玫瑰露、玫瑰花露水、玫瑰油,还有玫瑰胭脂、玫瑰口红等等。

    4、谁负责皇帝的膳饮?

    电视剧里,经常出现来自御膳房的燕窝粥、莲子羹,但其实御膳房是内务府的一个下设机构,位于紫禁城东路、南三所西侧。清宫膳食的管理机构主要是内务府和光禄寺,内务府专门负责皇宫吃穿住行,御膳房专管皇帝日常饮食,但要是举办宫廷宴席,光禄寺就得来帮忙。

    到乾隆二十四年,直接参与到皇帝皇后日常饮食的多达447人。清宫每年花在吃饭方面十分靡费。仅乾隆二十九年一年,宫中消费的黄酱就达5.6万斤。光绪二十年(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为了举行庆宴,一次就从户部预拨白银23万两。

    5、紫禁城的chef门派

    满族人、山东人和苏州人,算是御膳房的三大派系,三大派系之外,也有小摊小贩一类的人物。比如乾隆要尝尝豆汁儿,就招两个豆汁儿匠人。慈禧偶然吃到了芸豆卷,特意带回来一个叫谢二的厨子,专门给她做芸豆卷。

    紫禁城里有那么多厨子,那谁是老大?谁说了算?他们平时会不会搞一个厨王争霸赛,竞争厨神头衔呢?不会,真的不会。

    宫廷厨房像现在的公司一样,一个萝卜一个坑,有配菜的、有掌勺的、还有记笔帖的。这几个人通力合作,才能把一道菜做出来。其实大部分御厨,在皇宫只做一道菜,而且一道菜,只能在规定好了的灶上烧,一灶一菜。

    一个炉灶上配三个人。首先,打杂的把原料拣出来,洗净,经过笔帖专员检查,交给配菜的;然后,配菜的根据今天的菜单,准备好食材和调料,再经过笔帖专员检查记录,才能放到灶上;最后,掌勺的把菜炒制完成。

    御厨可以世袭。很多御厨干到了六十岁,渐渐干不动了,允许他们带一个孩子进来,慢慢传授厨艺,日后老厨师走了,但菜能留下来。皇上某一天突发奇想,说想吃几年前的一道菜,你说没有,那是万万不行的,皇帝想吃,那就是得有。宫廷里的一道菜,那背后就是一个人。

    紫禁城的饮食文化从鼎盛到被替代、没落,是跟随着朝代的兴衰而变化。只有在国泰民安之时,才能有心情和财力去投入,形成一套完整的饮食体系制度。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皇帝,吃的也绝不仅仅是美食佳酿,其中的讲究和琳琅满目的菜品,除了是他的喜爱更多的是为了体现出一种文化、传承、礼节和排场。

    最后,大家听我一句劝,深夜追剧需谨慎……

    上一页 1 2 3
    关键词:
    [phomead]6[/phomead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