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电子商务 > 浙江外贸保八艰难 力促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 浙江外贸保八艰难 力促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时间:2014-01-08 10:12:57  来源: 金融界  作者:21世纪经济报道

    日前,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调研浙江义乌外贸时强调,推动进出口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性。

    根据统计数据,2013年前11个月,义乌进出口总额166.81亿美元,同比增长107.4%,“相比过去百分之二十几的增长,这显示了义乌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义乌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另一个数据显示,2013年前11个月,浙江全省进出口总额3036.9亿美元,同比增长6.6%,尚未达到年初确定的“保八”目标。

    “其实这也说明,义乌试点并未对浙江省外贸形势产生大影响,报关便利化相关的外贸体制改革并不能改变外贸整体形势,浙江的加工贸易靠的是国外市场需求。”浙江大学副教授凤进指出。

    义乌改革成效明显

    汪洋在义乌调研时指出,国务院批准义乌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是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探索。

    自2011年3月国务院批复《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以来,义乌外贸数据一路飙升,2013年前11个月,义乌进出口总额同比上涨超一倍,其中,出口163.22亿美元,同比增长111%;进口3.59亿美元,同比增长15.8%。

    义乌小商品实际出口报关单(含金华)39万份,海关实际监管出口集装箱70.2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5.3%和17.3%。

    而且,自2012年8月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以后,全市实现市场采购贸易出口168.8亿美元,其中2013年前11个月出口119.7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3%。

    “主要是试点改革的效果。”上述义乌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这是原来无法在义乌报关的现在回到了这里,并不代表义乌外贸企业生产总值的增长。

    凤进告诉记者,一方面可能跟义乌的产品结构有关,义乌小商品属国外必需品,市场需求有保障,而其它价值较高的机械制造出口行情相对较差。

    在此基础上,2013年,义乌试开通了“义新欧”铁路专线,便利出口中亚五国的小商品,12天就可以出现在阿拉木图超市,物流成本节省40%。

    尽管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集聚效应已逐步体现,但正如凤进所说,国际环境并未产生大变化,义乌乃至浙江外贸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民企转型尤为重要

    根据杭州海关公布的数据,2013年前11个月,浙江省实现进出口总值1.89万亿元人民币(折合3036.9亿美元),同比增长6.6%;其中出口1.4万亿元人民币,增长9.8%;进口0.49万亿元人民币,下降1.6%。

    记者整理数据发现,其中,一般贸易稳步增长,加工贸易下降;出口市场方面对东盟和金砖国家出口快速增长;出口产品方面,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比增长13.7%,高新技术产品下降4.5%。

    而去年年初,浙江省将外贸增长目标下调至8%,截至2013年11月,浙江外贸“保八”目标显然尚未达标,“国外市场需求没有大提升,浙江外贸难有起色。”凤进说。

    不只浙江,占据全国外贸四分之一的广东省2013年外贸目标为5%,江苏省则降至5%,福建省、山东省分别将2013年的外贸目标定在5%和8%。

    汪洋在调研时也指出,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质量和效益不高等问题仍然突出,必须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大力培育自主品牌,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尤其是在浙江外贸数据中,去年前11个月,浙江民营企业进出口1861亿美元,增长14.1%;同期,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进出口911.9亿美元和261.9亿美元,均下降3.5%。

    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在浙江显得尤为重要。

    浙江省省长李强在参加座谈时指出,今后一段时间内,浙江省外贸工作要围绕转型升级这条主线,坚持一手“保稳”,一手“促调”,并着力培育外贸新的增长点。

    但多名受访的民企负责人表示,转型升级难,“转到哪个方向,有没有能力转,这些都很现实。”

    凤进也指出,民营企业只要有钱赚,大多不会主动去转,只有经济衰退逼迫企业转型,而且浙江块状经济特色注定转型必须一个产业一起转,一家企业转型难以成功,尤其是人才等方面的欠缺,这其中也需要政府提供一定的条件。

    除此之外,他在接触企业过程中发现,浙江不少民企在转型难实现的情况下,开始从外销转内销,“中国市场空间那么大,转市场才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