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听熊月之讲海派文化的历史脉络 “智库大讲堂”走进上海大学
  • 听熊月之讲海派文化的历史脉络 “智库大讲堂”走进上海大学

    时间:2017-09-21 16:59:37  来源:东方网  作者:桑怡

    “智库大讲堂第五讲:近代上海历史文脉和海派文化”在上海大学开讲。

    东方网记者桑怡9月20日报道:上海从开埠发展至今,形成了由江浙吴越文化与西方工业文化相融合的特殊海派文化,不仅传承城市记忆,同时也反过来为城市发展增添活力。今天下午,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复旦大学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生导师熊月之主讲的“上海研究院智库大讲堂第五讲:近代上海历史文脉和海派文化”在上海大学开讲。

    “上海话以苏州话为基础,加上宁波话、苏北话甚至英文。”说到某一地方文化,不得不提当地语言,语言无疑是地方文化的重要根基之一。熊月之说,现在大家说的“沪语”即上海话,不是上海本地话,而是苏州、宁波、苏北、英语等各种语言融合在一起,新生出来的语言。这与近代海派文化的形成脉络如出一辙。近代上海特有的商业、灵活、开放的海派文化根基是由江浙吴越文化与西方工业文化完美融合而来。租借时期的上海,全国各地、全世界各地的人聚拢在一起,为城市发展共同出力,在陌生社会以“契约认同”作为互信的基础,互相包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发展商业活动,追逐世俗利益之时,也形成了守信、灵活、开放的城市文化。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复旦大学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生导师熊月之。

    近代海派文化的特点除了商业性、世俗性、灵活性、开放性四点之外,最具特色的是“自我批评”功能。“对于上海文化的批评,上海从来不遮遮掩掩,反而形成了文化自我批评机制。”熊月之说,世界上大概只有纽约与上海相似,有此类文化自我批评机制。熊月之认为,一个文化能够有机制让自己保持高度警惕,时刻自我反省,对整个文化的发展就有好处。反之,如果始终认为自身的文化十分出色,就会渐渐衰弱下去。

    海派文化的形成过程经历曲折。熊月之认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笔下的“海派文化”这个词汇,略带贬义。到改革开放时期,“海派文化”个词汇变成了上海产品、上海制造的代名词,是品质保障。直到今天,“海派文化”已经变成了一个褒义词,代表着上海这个城市所展现出来的独特文化气质。有千年江南水乡的东方韵味,有百年海派积淀的西洋味道,还有未来创意创新的国际风范。

    熊月之说,不同时期、不同语境赋予海派文化不同的内涵,有狭义的,有广义的,有近代的,有当代的。对于海派文化的讨论从未停止,也不可一概而论。未来,海派文化将会绽放全新活力,而这座城市也将从中不断获取动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