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打造“城市共生体” 沪世博文化公园塑造大疏大密景观格局
  • 打造“城市共生体” 沪世博文化公园塑造大疏大密景观格局

    时间:2017-09-23 15:38:55  来源:东方网  作者:唐一泓

    原标题:世博文化公园塑造大疏大密的景观格局

    据《劳动报》报道,备受关注的世博文化公园如今又有了新进展。据悉,未来世博文化公园将以“城市共生体”为设计理念,重新解读历史,并将水、地表、人文、自然等这些场地元素进行提炼与整合,打造循环再生、自我更新、开放共享、时代感鲜明的世界级文化公园。这座主打“自然、生态”,由大森林和大草坪塑造出大疏大密大景观格局的城市公园,将生动地展现在市民面前。

      设计理念延续世博精神

    世博文化公园位于浦东滨江地区,黄浦江凸岸卢浦大桥西侧,东至卢浦大桥至长清北路,南至通耀路至龙滨路,西侧和北侧至黄浦江。总用地面积约188公顷(含已建成的后滩公园约23公顷),定位为生态自然永续的森林公园、文化融合创新的文化公园、市民欢聚共享的城市公园。

    上海地产集团作为世博文化公园建设实施主体,通过2轮专家评审,从5家国际一流公司的方案中选定最终设计方案,并组建了园林绿化专家团队,委托专业设计单位与国际设计公司积极对接,对方案开展深化设计。方案以历史水系、工业记忆、世博肌理为代表元素,其中世博肌理的景观化延伸,将延续世博精神,帮助完成从世博园区到未来生态体验中心的转变。此外还将叠加森林、湿地、草坪,形成“水、地表、人文、自然”多重景观结构体系。海绵城市再现历史水系

    建成后的世博文化公园将再现历史水系,并完成由历史运河到“海绵城市”的转变。这其中不但将保留现状城市化道路进行透水处理,修复地表的同时增加透水面积,打造线性生态公园景观;同时,雨水花园、生态水池,河道和湿地等多样水景,还将提高公园雨洪蓄水能力,回收并净化雨水,共同构成丰富且完善的公园自循环、自净化系统。

    在生态环境方面,世博文化公园则将保留乔木和新种乔木构成的七彩森林,完成从城市区块到自然生态公园的转变,并营造多样的野趣生境,为动植物提供不受人类活动干扰的丰富的栖息地,努力完善生物群落多样性,共同组成城市绿肺森林。

      打造充满文化的新地标

    目前,上海大歌剧院也正在规划之中,未来世博文化公园将创造具有向心性的辐射展开“艺术文化极”,激活公园和城市艺术生活,聚集世界级音乐与艺术展览空间,将世博文化公园塑造成“沿江沿河”文化新地标。

    此外,世博文化公园将提倡公交优先、慢行优先。有序的公园主次入口设置,结合公园分级路网,提高公园通达性及与周边的互动性,将使世博与城市无缝衔接。公园内无论是都市生活路线、静谧自然路线、本土艺术文化路线还是生态创新科普路线,都将为游客带来不同的体验。

    以色叶片林为景观特色

    世博文化公园启动区位于公园东北角,面积约为7.6公顷,以博成路为界,地块分为南北两块。作为世博文化公园的建设先行区,启动区的景观布局将延续公园整体方案设计,以色叶片林为景观特色,强调季相俯视效果,突出表现“春花烂漫”和“秋红果硕”的观赏效果。主要种植树种为美国红枫(十月光辉)、柳叶栎、元宝枫、七叶树、朴树、香樟等。

    相关负责人表示,世博文化公园结合已建成的后滩湿地公园、世博会保留场馆、规划中的大歌剧院与世界一流温室花园建设,将建成为上海中心城核心区最为大型的沿江公园,是上海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转型发展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