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枪手疯狂扫射4分半!中国游客亲历拉斯维加斯枪击事件
  • 枪手疯狂扫射4分半!中国游客亲历拉斯维加斯枪击事件

    时间:2017-10-03 16:41:21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李宝花、王珍

    原标题:枪手疯狂扫射4分半!中国游客亲历拉斯维加斯枪击事件

    当地时间1日晚,美国西部城市拉斯维加斯发生枪击事件,已造成至少59人死亡、527人受伤。记者从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了解到,尚未收到中国公民伤亡情况报告。

    当时,一场露天乡村音乐会正在市内一个空旷场地举行,现场估计有上万名观众。

    大约22时,当歌手杰森・阿尔迪恩正在台上演唱时,枪声响起。根据多部视频和目击者描述,枪手使用全自动武器,射击持续共计大约4分半,其间枪手似乎多次更换弹匣,共发射超过200发子弹。

    美国广播公司播出的一段现场视频显示,急促、连续的枪声持续超过10秒。

    警方发言人乔・隆巴尔多在2日上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警方仍在现场展开救援行动,同时核对人员身份,清点死亡人数。

    开枪位置(黑色),音乐会位置(红色)

    警方接到报警后冲入枪手实施袭击所在房间,发现嫌疑人已身亡。警方证实,嫌疑人为64岁的当地居民斯蒂芬・帕多克,其袭击动机不明。

    媒体提供的枪手照片

    此前,ISIS“伊斯兰国”宣称对发生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枪击案负责。但美国联邦调查局说,目前尚无证据显示这起枪击事件与国际恐怖组织有关。

    中国游客:当时离枪击现场只有500米

    “十一”假期和两个朋友去美国自由行的武汉游客小凝没有想到,第一次到美国旅游,就险些与拉斯维加斯枪击事件正面遭逢,事发时她距离枪击案现场只有约500米。

    枪击事件发生前,小凝和朋友刚刚在美高梅剧场看完了大卫科波菲尔的魔术表演,然后准备穿过古堡酒店去金字塔酒店看射灯。当她和朋友走到距离事发地500米左右的古堡酒店前的桥上时,耳旁忽然传来了“哒哒哒哒哒”的连续声音,响了两次。一开始,小凝和朋友都没当回事,以为是头顶上直升机发出的声音,但当声音再次传来时,三人才觉得不对:“不会是枪声吧?”

    往古堡酒店内撤离的人群

    在他们还没来得及确认的时候,后方的人潮忽然涌了过来,许多人都在哭喊,还有人在奔跑推搡中受了伤。小凝和朋友这时才从其他人口中知道,附近的音乐节发生了枪击案,三人立刻跟着人群一起往古堡酒店里跑。

    很快,古堡酒店的门被封锁,只进不出。看到外面不断有人涌进来,酒店里不少人被吓哭,小凝也急哭了,她不知道枪手会不会跟着人群混进来。没过多久,两组全副武装的持枪警察进入了古堡酒店,要求酒店内所有人自己找地方坐下,暂时不许离开。随后,一群身着蓝色制服的持枪警察要求所有人举起手来,确认没问题后,将他们转移到酒店三楼的大厅里。

    有人在安慰被吓哭的游客

    “当时大厅里差不多就500人以上吧,站着坐着躺着的都有。进去大厅的人都要搜身进行安全检查。”小凝说,她和朋友没有进去,就在大厅外席地而坐,酒店方发了水和被子给大家过渡。

    大厅内等候的人群

    直到美国当地时间10月2日凌晨4点左右,小凝和朋友们才被告知有几条封锁线路被解禁,他们就回到了离事发地3公里左右的特朗普酒店。经历了这次惊魂事件,小凝和朋友们整晚都没有休息好,准备第二天在去大峡谷的旅游大巴上补觉。

    上海游客杨先生比小凝相对幸运一些,枪击事件发生时,杨先生正在离事发酒店两条马路外的巴黎酒店的赌场里。大约当地时间10月1日晚上11点多,当赌场里的电视新闻开始播报枪击新闻的时候,大家还波澜不惊。半小时后,赌场被要求暂停营业并清场,杨先生才开始和其他人一起往房间走。原本大家情绪都还比较平静,在等电梯时突然有人尖叫起来,人群一阵慌乱,大家都担心枪手会忽然冲进来。好在电梯很快抵达,大家上电梯进了各自房间,总体情绪稳定。房间里的广播则要求大家不要离开房间,不要前往大厅和赌场。

    杨先生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他是当地时间9月30日晚11点到的拉斯维加斯,10月1日凌晨3点左右才准备睡下。当时从窗口看出去,有着“不夜城”称的拉斯维加斯马路上还车水马龙,一片忙碌。枪击事件发生后,晚上12点多的马路上车已少了很多,倒是警车随处可见。

    枪击案击中的不只是控枪“死穴”

    这次枪击事件,已成为美国史上最严重枪击案。微信公号“侠客岛”文章中所说,“一个枪支能被凶手轻易获取的制度下,无疑可以增加行凶者的犯罪便利”。在美国,控枪为什么这么难?

    美国是世界上私人枪支持有量最多的国家,曾任美国联邦调查局助理局长的罗恩・郝思科透露,全国大概有3亿支枪。联合国的数据显示,美国枪击凶杀率在发达国家中高居首位,约为加拿大的6倍、德国的16倍。

    谈到美国枪支管理问题,一般都会提到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该修正案为美国权利法案的一部分,于1791年12月15日被批准。修正案中规定:保障人民有备有及佩带武器之权利。

    在复旦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范勇鹏教授看来,美国宪法十分简略,一些条文的确有模糊之处,第二修正案就是其中之一。但是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条文本身,而是对条文的自由主义解释。

    事实上,美国人持枪并不是像有人所说的那样是“天赋人权”。直到2008年的赫勒案,联邦最高法院才第一次宣布持枪权是一项个人权利;2010年的麦克唐纳案,联邦最高法院宣布持枪权适用于全美。

    很多人将美国控枪难,归因于枪支背后的利益集团。这当然是一个重要原因。枪支产业背后的利益链条包括枪支生产企业、销售商、枪支爱好者、部分保守主义者以及政客等多元群体,而“全美步枪协会”恰巧处于所有相关者的利益交汇点上,成了“枪支政治”的主要代言人。

    据介绍,1871年成立的全美步枪协会(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原本只是为了提高成员射击水平的俱乐部。目前,该协会会员超过400万,潜在会员估计超过千万,成为美国最大单一议题利益集团。凭借强大的游说能力,全美步枪协会左右选举,影响立法。它为会员出版了《投票指南》,鼓励会员给反控枪的候选人投票。在美国的反枪控活动中,该协会提供了近90%的经费。西奥多 罗斯福、艾森豪威尔、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小布什等共和党总统都曾受惠于全美步枪协会。协会还通过金钱捐赠,拉拢国会议员,从而影响立法。例如1994年《暴力犯罪控制法案》,就由于全美步枪协会的压力而未被排入国会议程,导致2004年未能延期,自动废止。

    但是,范勇鹏指出,利益的因素只是控枪难的原因之一。要找到问题的症结,就必须深入到其背后的政治思潮和社会文化中去。他认为,自由主义的恶性发展是美国枪支问题背后的总根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国内兴起了一股自由主义思潮。“赋权”是这股思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张将人的权利个人化。于是,包括个人在内,各个群体也开始寻求自己的权利。正如同性恋、堕胎一样,控枪问题也渐渐标签化。谁想控枪,就会被贴上保守派的标签。这种分裂和极化到了80年代达到一个峰值,美国社会内部甚至兴起了一场“文化战争”。此后,美国国内的保守派曾经进行反击,社会因此平静了一段时间。但是到了奥巴马任总统期间,压抑了许久的一些社会问题再度爆发,而且越来越呈现出彼此交织的迹象。

    范勇鹏认为,拉斯维加斯枪击案以及此前爆发的一系列冲突表明,美国正站在“内斗”的门槛上,美国社会呈现出“解体”的趋向。如果深挖一下原因,还是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为了应对二战后出现的“阶级政治”,美国精英们不断推动多元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意图以这种方式来打碎“阶级政治”这种横向划分,于是各个族群被打碎,个人权利得到极大张扬,出现了族裔政治、性别政治、身份政治。虽然这一做法缓解了美国阶级矛盾,但是也带来了弊端,那就是社会碎片化、分裂化。而一个国家总是需要共同体意识的,到了80年代,政府想把放出去的权利收回来一些,但由于“棘轮效应”的存在,已经很难收回来了。

    美国正呈现出“撕裂”的特性,这是自由主义恶性发展的恶果。对此,值得世人警惕并加以深思。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