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那些年 阿拉上海宁这样过“十一”
  • 那些年 阿拉上海宁这样过“十一”

    时间:2017-10-07 15:37:39  来源:东方网  作者:王劲

    原标题:那些年,阿拉这样过“十一”

    据《劳动报》报道,在我们的记忆中,国庆节是非常重要和隆重的节日。今天,新中国已走过了68年的光辉历程。秋高云淡的季节里,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街头路边布置的庆贺国庆景观,映入眼帘,关于新中国的许多尘封记忆被唤醒。

    在那些年里,阿拉上海宁究竟是如何欢度国庆假期的呢?

    50年代

      国庆游行轰动申城

    在国庆记忆之中,有一项“集体行动”必不可少,那就是国庆大游行。这也是上海人抹不去的美好记忆。

    1949年10月1日,这是一个永远为中国人民所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北京30万军民欢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毛主席亲手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上冉冉升起。54门礼炮齐鸣28响,如报春惊雷回荡在天地间。欢乐的人群与飘舞的旗帜、彩绸、鲜花,在天安门广场汇成了喜庆的锦绣海洋。

    一天之后,千里之外的上海,也组织了一场盛况空前的国庆游行。根据上海市档案馆史料显示,10月2日下午3时15分,龙华水泥厂的工人首先燃起电光火炬。上海铁路客车管理所80余人一色蓝布制服手持火炬,十分引人注目。尽管当天雨势很大,但每个人都心潮澎湃,在雨中高声欢呼歌唱,主席台上下一片欢腾。在接下来的6天时间里,职工们自发组织的庆祝会、游行活动此起彼伏。10月8日,全市的游行活动迎来最高潮。原计划20万人的游行,最终筹备会统计的报名人数多达44.7万人,而实际人数更是达到了50万人。此次游行过程中,放飞和平鸽300只,气球3000个。

    在上世纪50年代,国庆节当天,上海的工人、农民、解放军、学生、商人等,都会共同汇聚在一起,数十万人的游行队伍一路前行,让人热血沸腾。其间,在《歌唱祖国》的配乐声中,有红旗飘飘的仪仗队,有载歌载舞的表演队,有高举各种横幅的群众队伍,但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排着方阵、迈着正步的阅兵队伍。

    曾参加过1952年与1953年两次上海“十一”大阅兵的王锡坤老人,今年已年逾80岁。

    说起当年参加阅兵时的情形,他仍然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当时我亲眼看到了陈毅市长向我们的方阵挥手。”往事如昨,王老清楚记得,为了阅兵,他们提前一个月做准备,专门训练正步走、立正、稍息、向右看齐。当时的情形倒不是传闻说的以尺子丈量踢腿高度,但整齐划一、动作等高的要求从未改变。

    “上海在建国头两年举办了阅兵,往后国庆节里只有群众集会游行。”遥望首都北京,新中国诞生后的10年间,每年都在天安门广场进行国庆阅兵,后来就不再举行了。跨越一段漫长岁月,直到1984年,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盛大的阅兵式重现。“在这之后,我们国家十年一大庆组织阅兵式,最近的两次是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2015年抗战胜利日阅兵式。”

      70年代

    过往年代里的弄堂婚礼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印痕,在“老三届”身上留下了鲜明的烙印。对于生于建国后的那代上海人来说,物质的匮乏并没有磨灭掉朴素生活中蕴藏的情趣,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岁月中的国庆节里,珍藏着他们最美的记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虽说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但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品依然需要“定量供应”。当时,粮食定量供应,鸡鸭鱼肉蛋、副食品、豆制品以及布、热水瓶、三五牌台钟等很多日常生活用品,都凭票供应。因为一般普通家庭没有财力到饭店举办婚宴,为了节约开销,弄堂婚礼在当时的上海流行开来,自然国庆节是一个常被有情人选作喜上加喜的结婚日子。

    虽说是举办一场弄堂婚礼,在当时却也耗费巨大,单靠主人家是无法筹集所有的鸡鸭鱼肉等食品的。“在当时石库门的弄堂里,谁家要办婚事,邻里街坊就互相帮忙,有烟票的送烟票,有鸡鸭鱼肉票的送鸡鸭鱼肉票。大家都会想尽办法来促成喜事。来年另一家有婚事了,同样大家出票出力。”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年代成长起来的上海邮电经济研究会秘书长杨锡高说道。

    弄堂婚礼最忙碌、紧张的是准备工作。在和左邻右舍打完招呼之后,主人家一般会将所有的食物都提前备好放在一起,把原本就狭小拥挤的公用厨房间堆得无处下脚。各种可以用来装鸡鸭鱼肉的盛器都被拿了出来,比如脸盆、木桶,甚至有夏天洗澡用的大木盆。大家在忙碌中分享着即将来临的喜悦,欢声笑语点缀了物质不丰富的时光。到了婚宴那天,弄堂的邻里每家每户都会拿出自家的桌子,摆上圆台面,沿着弄堂一字排开,提供给主人家使用。

    杨锡高告诉笔者:“这样的婚礼在过去的上海是很普遍的。既省去了很多开销,又像过节一样热闹祥和。与如今豪华婚礼相比,弄堂婚礼散发出的更多是平凡、温馨和祝福。”

    90年代

    爬出“老虎窗”看烟火

    说起国庆节的欢庆热闹,上海现在年龄三四十岁的市民,他们回望自己在小囡辰光时,或多或少留着往昔的美好记忆。年幼的他们顶喜欢挤在茫茫人潮中观灯看烟火,随着人流到了人民广场,选一块落脚的空地,仰头搜寻观赏的好角度。若再不行,只好攀爬到爸爸的背上,“登高”远望。

    没在人群里的少男少女则青睐于拿着充气榔头打闹玩乐,但一不小心,他们总会殃及身旁的“池鱼”。早些年,上海天际线上还没有那么多摩天的楼顶,因而,抬眼看出去,能轻易收获窗外的璀璨烟火。

    90后的蒋斌,在吴淞路的老弄堂里长大。他说:“那时我们家住在石库门房子的二楼,屋子很小,和爷爷奶奶一起住。”蒋斌表示,小时候过国庆,就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因为平常父母工作都忙没时间。而到了国庆节,大人一般早上起来就开始准备一天丰盛的饭菜。晚上吃完饭,大人会坐在家门口噶噶三胡,邻里之间唠唠家长里短。但在孩子那里就不同了。“我会和玩伴们一起去爬‘老虎窗’,”蒋斌笑着说,“坐在屋顶上看着浦江对岸的烟火,老扎劲格。”

    生活条件改善之后,蒋斌随父母搬进了商品房。如今工作以后,回老弄堂的次数越发少了。蒋斌说:“现在回想小时候的节日,虽然简简单单,却很快乐。”

    千禧年代

    国庆出游已成常态

    从盛况空前的国庆游行,到璀璨夺目的烟花盛典,不管岁月如何变迁,那些年国庆回忆都会如珍贵的祖母绿一般,永远镶嵌在人们的心底。但从1999年开始,人们国庆的活动内容出现转折性的变化,因为“十一黄金周”出世了。

    由此,国庆节成了人们数日子盼求的一个悠长假期。人们根据自身所好筹划国庆节期间外出旅游度假,几年后,便成为闹猛的全民出游“黄金周”。

    “10月1日去了开元寺、蔡氏古民居,10月2日去了清净寺……”在咖啡馆碰到李文的时候,只见她正聚精会神地在自己的“豆瓣”网页上,记录此次泉州之行的旅游攻略。写到有趣的地方,用红字重点标出,并配上途中拍摄的风景照片。

    “没办法啊,放假前工作忙,没时间查攻略。只能旅游完,自己补上个攻略了呗。”当我问为什么旅行后写攻略的时候,李文俏皮地吐了下舌头。也许在如今快节奏时代下,对于年轻人来说,习惯了说走就走的旅行。

    李文是刚入行的媒体人,天生乐观开朗的“属性”,让她除了善于社交之外,另一大爱好就是旅游。每年逢大小假期,必定选择出游,“十一黄金周”,更是她的旅游首选时间。

    “长假是大家集中出游的时间,所以今年黄金周,我把目的地放在了泉州。”对于长假的旅游,她颇有心得:“泉州一方面不是热门的旅游景点,人不会太多,另一方面又有古文化的特色,在我看来是长假首选。”

    不过,让她印象最深的一次黄金周出游,是在2002年,全家人一起去北京。“那时出去旅游一趟还是很不容易的,那也是我第一次去北京。”李文告诉笔者,“那天一下火车,我就马不停蹄地赶往天安门。当时一看到天安门前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我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和激动,也许这就是民族自豪感吧。”

    如今,国庆出游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欢度国庆假期的常态。“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出境旅游都已经不足为奇。在我看来,国庆旅游其实只是给我们多了一种休闲方式,无论出游还是在家,在假期中真正享受生活的乐趣才是最重要的。”李文如是说。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