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上海自博馆国庆客流近9万 科普活动推陈出新人气爆棚
  • 上海自博馆国庆客流近9万 科普活动推陈出新人气爆棚

    时间:2017-10-09 15:48:00  来源:东方网  作者:熊芳雨、曹磊


    图片说明:上海自博馆游客多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曹磊10月8日报道:今天是国庆小长假的最后一天,作为沪上人气最高的场馆之一,上海自然博物馆在国庆期间接待客流近九万人次,不少外地来沪游客把自博馆作为深度游的打卡点。对孩子来说博物馆是进行情景化教育的最佳场所,对上海而言博物馆又是科创中心建设最适合的科普教育基地。

    为应对大客流,所有工作人员长假8天只轮休2天。大门口的安检闸机增加一台,让游客可以快速安全进馆。按照预案,一旦瞬时进馆人数达到5700,馆内就将限流。

    自博馆人气爆棚 游客连续三天来听课

    图片说明:自博馆在展区内的教育点

    记者了解到,自博馆利用展区的内容和展出的标本开发了近100个教育课件和活动,其中55个教育活动可以通过网上博物馆进行预约参与。如植物主题的教育课件有:假如没有外来种、高等植物世界的小矮人、孪生树枝、叶子真奇妙等;动物主题的有:动物的伪装、认识昆虫、蝶还是蛾、我为甲虫狂发光动物的生存之道等。利用常设展区的教育点、探索中心的实验教室、网上博物馆构建成多维立体的教育体系,适用于幼儿、小学、中学、成人各类人群,使上海自然博物馆成为生物多样性认知教育的理想场所。

    陈先生带着自己5岁的女儿来听自博馆的课程,这已经是国庆假期以来第三次过来了。之前预约了听了《蝶翅飞翔》、《叶子真奇妙》和《甲虫也疯狂》。陈先生说:“在官网上预约了不同的课程,每次带孩子来体验的侧重点都不一样。今天体验植物、明天体验动物。小孩子的兴趣都是从喜欢动物开始的,再延伸到整个自然界。像现在我家小朋友对非洲大草原就比较感兴趣。”

    图片说明:探索中心的化石挖掘活动现场

    自博馆新馆开放两年来已创设了小小博物家、一起聊聊吧、化石挖掘、绿螺讲堂、自然趣玩屋等10余个教育项目品牌。形成了以“展览教育+拓展教育+线上教育”和“观众研究+人才培育”五位一体的科普教育体系。

    图片说明:猫头鹰的晚餐

    因为长假,不少是外省市赶来的,甚至有从国外过来的。“小小博物家”活动的基础为“提供可以亲手触摸的标本、化石”,借助专业而浅显易懂的操作指导,进行相应的观察记录。共推出11个主题,涉及鸟类、地质、古生物等。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位读初二的小朋友,来自山东烟台,国庆期间和家人一起来到上海,特意安排了一整天的时间来自然博物馆深度游。见到记者时他在体验“猫头鹰的晚餐”,解剖猫头鹰吐出来的食丸,拼凑起来看看猫头鹰晚上吃了什么。而另一位杜沁颖来自江苏南通,完成了“小小博物家”中全部11项的活动,她告诉记者最喜欢的也是猫头鹰的晚餐,并最后发现猫头鹰晚上吃了一只老鼠和一只鼹鼠。“这个活动让我了解了矿物、化石、岩石、动物,也让我更喜欢科学了。”

    参观者普遍反映自博馆的讲解形式好,种类多样,孩子们很喜欢接受程度也高。在这座标本馆藏超28万件的博物馆里,浩瀚的动植物世界被收入囊中,巨大高耸的恐龙骨骼、长达35米的蓝鲸模型,都以最真实的面貌呈现在公众面前。

    馆校合作与馆研合作并重 架起与科学家沟通桥梁

    作为科创中心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自博馆如何更好发挥科普功能?如何激发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

    在上海市教委项目支持下,上海科技馆及其分馆自然博物馆启动了“利用场馆资源提升科技教师和学生能力的’馆校合作’项目”,设计规划了“馆本课程”、“博老师研习会”、“校本课程”、“青少年科学诠释者”、“实习研究员”和“一卡通”六个子项目。

    图片说明:“青少年诠释者”向嘉宾讲解 图片来源网络

    自然博物馆与全市127所中小学签订馆校合作共建协议,共同“开发一批博物馆课程、培训一批科技创新教师、培养一群创新型学生”,积极探索出一条博物馆教育的新路。博物馆学习和学校学习最大的区别是开放式的空间、真实的物件和体验式的情境。没有固定的教室,没有老师教授,更没有考试等候,在博物馆,学习始于兴趣。

    而“馆校合作”的最大受益者就是学生。如“实习研究员”项目就主要依托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科研和藏品资源,面向市区两级科学研究院小研究员招募。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人员、展览教育方面的业务骨干等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微课题研究。学生们的研究方向主要有: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标本制作与修复、展品研发及维护保养、科普教育项目策划及研究。其中标本制作、植物生理学、城市生态、观众调查、环境研究和矿物整理成为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

    上海市实验学校王秋羽同学选定了“土壤动物对有机质的分解作用研究”课题,在上海科技馆自然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卜云博士的指导下,选取随处可见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关注环保问题,需求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途径;通过研究,她不仅掌握了土壤动物的丰富知识,而且通过实践探索了土壤动物对有机质的分解以及对环境的指示作用,掌握了科学报告的撰写方法。最终,王秋羽等12名学生成为“优秀实习研究员”,并在上海自然博物馆进行研究成果展示。

    图片说明: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实验室 图片来源网络

    另一方面,自博馆的工作人员徐蕾说,“馆研合作”也是现在正在发展的方向。目前自博馆与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实验室”签订协议,通过自博馆的平台,科学家跟公众科普科研成果与科学方法。“水动力、河口沉沙这些术语对公众而言太专业,但又跟我们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所以我们作为桥梁连接科学家与公众,让科学家走出实验室,与公众面对面,也让大家看到科学家不仅是白大褂戴眼镜的男性。”徐蕾说。

    几个月前,自博馆曾以“拯救三角洲”为主题举办过一场沙龙,沙龙中,华师大陈中原教授、张利权教授和郭磊城博士发布了有关河口三角洲环境演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湿地研究的最新成果。据研究,长江三角洲岸线由于受到建坝拦沙,崇明岛东部广阔的滩地已经停止淤涨,甚至有缩小趋势;大量生态湿地正在消失,植被多样性明显减少,对上海城市的淡水供应形成潜在的威胁。借助自博馆的平台,实验室最新的研究成果被公众知晓,也将大众关注的生活话题融入了科学。

    去年一整年,自博馆绿螺讲堂围绕生态环保、博物学、古生物等主题,举办了39期讲座,邀请主讲嘉宾共46人,现场受众近4000人,视频网络点击量近30万次。今年绿螺讲堂将进一步结合社会话题、打破学科壁垒,关注转基因食品、土壤安全等民生问题,举办专题讲座与新问题沙龙。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