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上海戏剧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名师互换 两部美剧成功换位排演
  • 上海戏剧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名师互换 两部美剧成功换位排演

    时间:2018-01-03 17:43:38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徐瑞哲

    原标题:上海戏剧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名师互换硕士带教、创排剧本两部美剧短时间内成功换位排演

    原创美剧《走进军中》剧照。(资料)

    一个卫生间、一对小夫妻,就是“美剧”《许是明日》的全部场景和角色,这也是对发生在美国中部一起新闻事件的戏剧化改编。剧中,女主角长期独守厕所,甚至连走到客厅也会产生不安全感。有意思的是,原剧作者最近带着剧本来到上海戏剧学院,由上戏研究生完成翻译、制作、排演。中美名校名师互换硕士带教,这是上戏和哥伦比亚大学编剧专业研究生交换培养项目的教学成果展演剧目之一。

    荒诞故事,取材真实

    在中方导师、上戏编剧学学科带头人陆军的指导下,哥大编剧专业研究生麦克斯・蒙迪既是《许是明日》剧作者,也担当该剧导演。在他眼中,看似婚姻幸福、事业有成的吉尔,因无法面对来自家庭、社会多方面的压力,终日惶恐不安地躲在马桶上,直至无法与座圈分离。这个颇具荒诞色彩的故事取材于真实生活。当年,吉尔的原型人物对社会乃至家庭高度不信任,在马桶上一坐就是4年,而且不相信自己曾有孩子。从家中被解救时,消防员只能切割开坐便器,但仍有一部分座圈与她“皮肉黏连”,不得不到医院实施手术救治。

    在剧中担纲丈夫一角的上戏编剧学研究生黄锐烁告诉记者,事实上,剧中的吉尔与丈夫身处不同“戏剧空间”――丈夫的视界中,只有现实中的妻子;而妻子的视界中,除了丈夫,还有剧场中的观众,她会在夫妻对话之余与观众直接对话,或无对象地自言自语。

    因为吉尔是网虫,她有时甚至对现场观众说起自己的网购宝贝,“你们看到我的项链吗?多好看……”黄锐烁表示,网店就是她的生活,因此她似乎也不用走出去。这一戏剧创作手法,折射了虚拟社会对人产生的影响,从自闭心理到社交恐惧。

    细部观照,深度解构

    另一部原创美剧《走进军中》的作者戈登・佩恩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普利策奖和托尼奖得主黄哲伦的高足。但与其他哥大研究生不同,佩恩今年已58岁,仍入选中美两校研究生互换交流。这份在上戏完成的课程作业,是他对当初所服役军区的写照,为此他还请一同来华的妻子担当导演。

    对现实的细部观照,对生活的深度解构,是两部哥大原创作品的共同特点。中文版剧目的制作人兼翻译、上戏编剧学研究生顾潇扬介绍,《走进军中》讲述在一个封闭压抑、嘈杂粗糙的军营里,士兵之间按军阶进行欺侮,有一天军中发现了疑似恐怖主义标语,嫌疑都指向一名带有记号笔的普通士兵。在更高级的长官介入后,事态反而逐步升级,众人拳脚相加演变成一场暴力逼供事故。最终电话突然打来:所谓标语只是外来孩子无意涂鸦。

    自称在剧中出演“表情包”的学生演员方智钧告诉记者,佩恩说过自己经历了阿富汗战争,作为排雷兵目击了战友的牺牲。方智钧还展示了剧本前面佩恩特别列明的美军军衔长表,有一二十个等级之多。作者对森严制度有切肤体验,同时也不惮于揭露人性罪恶面。

    忠实原貌,本土表达

    在两部戏的演员安排上,出品方上戏编剧学研究中心尽可能让“非表演专业”演员上台,大部分为编剧专业学生。基于中美学生文化融合需要,两剧既保留剧本原貌与精神内涵,又有美国元素的本土化改编。陆军认为,在短短几十天内成功完成两剧换位排演,实不多见。

    作为观众,上海市教育学会秘书长苏忱评价:“戏编得好,抓住现代人疾病和美国兵营特征,用夸张手法表达现实。”上戏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古代戏曲学会会长叶长海说,这样的跨国合作创排符合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学演出水平。

    在陆军看来,中国学生可向美国同行借鉴不少。比如包括10页左右的短剧在内,美国学生每学期差不多要完成近40个习作,“写作量比我们多一部以上”;又如,从古典剧本到当代名剧,他们三分之二时间花在阅读、观摩及讨论,“而我们多为口头要求,还没有规定课程与学分”。

    两国两校研究生在戏里戏外已结成艺术伙伴,上戏和哥大编剧专业研究生交换培养项目迄今已走过三届,此前4部美剧都搬上申城舞台并正式出版。通过“伴读制”模式,这些纽约学子在上海校园接受了“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教学法,从不请假、从不缺课。从中国文化到中国戏曲,系列课程由十多名教师联合授课,同时每节课都有几十位上戏研究生陪同跟读。双方还定期组织采风和交流活动,彼此收获新鲜的戏剧观与生活观。

    剧终之后,剧场之外,蒙迪和佩恩动手揭下演出海报,珍藏这份难忘,带回故乡。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