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思南书局・概念店”昨晚落幕 4月将开实体店
  • “思南书局・概念店”昨晚落幕 4月将开实体店

    时间:2018-01-04 15:35:49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徐翌晟

    原标题:冬日亮光温暖读者的心 思南书局实体店4月新开

    图片说明:书局的门昨晚正式关闭 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摄

    昨天傍晚,思南路复兴中路口,被誉为“人文心脏”的“思南书局・概念店”闪亮的灯光在寒冷的雨夜中渐渐熄灭,这抹冬日里的亮光在60天里温暖了无数读者的心。然而,熄灯并不意味着结束,4月23日,在不远处的517号,思南书局的实体店即将开幕,人文心脏还将以自己的节奏继续搏动。

    上海出版集团副总裁阚宁辉告诉晚报记者,从主办方了解的信息看,像思南书局概念店这样的模式、周期、效果,全世界恐怕都是独一无二的。它的闪亮登场和不久后的精彩回归,不仅在风格和定位上精准契合了上海的城市文化气脉和特质,更重要的是,它还将对标和超越国际一流书店作为上海的追求,在打响上海实体书店的国际化品牌上做出更大胆更有创造力的探索。

    图片说明:思南书局・概念店 杨建正摄

    国内首创

    60位驻店作家,最后一位是孙,30平方米的空间里,从昨天下午4点起就挤满了赶来与作家交流、想再买一本书、见证“思南书局 概念店”最后一天的读者。穿上了定制店长围裙的孙在分享了自己的写作经验之后,照例推荐了几本心目中的好书:王安忆的《天香》、汤因比的《历史研究》、阿瑟・米勒的《爱因斯坦与毕加索》,“第一,厘清了上海文化的源头精细的有味道的那部分,第二,以一种不同于断代史的写法,而是以综合因素考量历史事件,非常难得。第三,书本横跨了科学人文之间的关系。”

    热情的读者们纷纷上前,排起了长队等待作家的亲笔签名与合影。60天里来过四五回的李先生告诉记者,“来此地心情舒畅放松,仿佛寻找到了人生方向一般,在烦躁的现实生活中不再焦虑。以前觉得作家高高在上,但在概念店里一下子觉得彼此距离近了。”

    图片说明:主持人朗诵60位作家为书局写的话以做告别 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摄

    孙说:“驻店的感觉是与读者面对面交流,就像一个扩大了的‘朋友圈’。城市再发达,新技术的千变万化,洋溢着纸香的书店,永远是我们心目中最美丽的花。”

    彼此需要

    概念店摈弃了传统的书籍陈列分类方式。年轻的选书师沈宇将3000多本书分成了“构造另一个宇宙”、“上海摩登”、“我的文学奖”、“创造自然”等品类。曾经有一位武汉大学研究国际关系的读者,一口气买走了1000多元的书,他平时为阅读太多的学术书籍所头疼,就想找一些小说来看。沈宇感慨,“拥有那么多高素质的读者是城市的福气。”

    为什么我们需要实体书店?因为人与人之间需要面对面的交流,作家需要面对读者,读者也渴望直面心仪的作家。“在实体书店里的公共活动,让更多的读者了解作家,作家写书也正是渴望被了解。”上海作协副主席、思南读书会总策划人孙甘露说,书局是对每年上海书展国际文学周思南分会场、每周六“流动书店”思南书集和思南读书会活动的延伸推广,推动阅读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书店是一个街区的底蕴,“思南书局・概念店是上海黄浦区政府、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作家协会等等共同配合的产物,是城市文化空间升级的探索,让城市的街区通过文化的改造,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唤起公众对于城市文化空间的重新理解、对文学阅读的再认识、对城市生活方式的新体验。”

    图片说明:临熄灯前还有顾客在看书 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摄

    【马上评: 城市文化创新样本】

    寒风冷雨中,读者久久不愿意散去,其中还有不少60天里来过多次的老读者,他们为了李欧梵、金宇澄、汪涌豪、莫言而来,为了在这里如在自家客厅中一般的温馨灯光而来,也为了彼此同行者的相认而来,这样的公共空间,早已不再是单一的售书的功能,它变得丰厚而多样,涌动着温情。

    思南书局・概念店所引起的涟漪,是上海出版界、文学界联手企业和社区,集聚上海出版、文学、文化创意一流团队,放眼并整合全国乃至海外优质资源进行创新性开发集成的一次探索实践,是落实上海文创50条的一个全新案例。

    从思南读书会、思南书集到思南文学选刊、思南书局・概念店,思南人文品牌系列体现了上海城市公共文化创新转型的样本价值。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