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一以贯之的坚守!上海68岁教授2个月宣讲百余场党的十九大精神
  • 一以贯之的坚守!上海68岁教授2个月宣讲百余场党的十九大精神

    时间:2018-01-08 15:10:43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李菁

    原标题:一以贯之的坚守!上海68岁教授2个月宣讲百余场十九大精神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袁秉达是上海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中的普通一员,从2017年10月23日到12月29日,袁秉达一共进行了116场宣讲“十九大”精神的专题报告,创造了上海市委讲师团个人宣讲场次的历史纪录。

    平均每天讲2场,每场2多小时,偶尔晚上加班,一天讲3场,这是何等超强的毅力与超负荷的工作量!据统计,袁老师宣讲116场次,覆盖近万人,宣讲效果优秀率为99.7%,优良率达到100%。

    今年已经68岁的袁秉达直言,学习和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全党头等重要的政治任务,他作为市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理应责无旁贷,全身心地投入宣讲活动。

    图片说明:袁秉达在宣讲中。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需求单位的“点击率”一直高居不下

    袁老师退休后一直延续着之前高节奏的工作状态。从外表看去,他精神矍铄,讲话也中气十足。在采访中,他首先把个人成绩归功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党的创新理论好、党的十九大开得好、总书记报告好、党中央营造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氛围好、上海市委讲师团的运作平台和工作团队好、进入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主动学习的需求态势好。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社会各界领导干部、党员和广大群众对学习和宣讲十九大精神具有强烈的需求和热切的渴望。在中共上海市委的领导下,市委宣传部组织56名讲师成立了市十九大精神宣讲团。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燕爽团长高度重视团队思想政治建设和集中培训,精心策划和部署宣讲活动。全体宣讲团成员根据社会各界的需求及时提供优质的宣讲服务。同时,市委讲师团办公室的“小伙伴们”也尽职尽力做好后台服务工作。上海近阶段的宣讲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政治效果,获得各界普遍好评。

    在上海市委讲师团开放性的网络选课平台上,需求单位对袁老师的点击率一直居高不下。对于各单位的讲课邀请,袁秉达几乎是“情面难却,难以拒绝”。有很多“粉丝”、“拥趸”都知道他的日程满满当当,宁可选择耐心等待的策略:“这个星期排不上就排在下星期,这个月排满了就推迟到下个月”。

    偶尔,他也听到有人传言:“袁老师请不动啊”。“听到这种话心里很难受,最怕别人误解我”,袁秉达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事实上,他为人低调务实,平易近人,从来不摆架子。他总是善解人意为他人着想,总是尽量满足社会各界的宣讲需求,乐意为大众提供高水准的宣讲服务。比如,外服公司党委800名党员只能安排晚上听课,他解人之难立即答应;普陀区委800名处级干部讲课与奉贤区宣传部办班讲课有冲突,他救人之急,宁可放弃晚上休息时间去讲课,两家都得到满足。一些两新组织的党员,因为工作性质特点所需,一般要求安排在双休日讲课,他随人之愿,二话没说欣然接受。平时他一般不轻易改变预定讲课日程,偶有不可抗力的变动,他总是作出协调或者为对方安排优秀教师顶上去。

    宣讲内容不断与时俱进

    袁教授的宣讲足迹遍布全市范围内,对象概括各级党政领导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的党员干部,街道社区党员和群众,军队官兵,高校教师和研究生,共青团、少先队干部和高中生等等。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是他的一个特点。

    每次宣讲之前,袁秉达会提前几天与单位沟通,或者于宣讲当天提前到场,先了解单位情况、询问党建经验与特色、听课对象的特点与需求等情况,以便“因材施教”。同时,每个单位的具体案例,他也会速记几笔,成为他日后讲课联系实际的思路和素材。因为他的宣讲有血有肉、实实在在,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所以,各层次的听众都爱听他的课。袁老师讲课时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面理论宣讲、坚持正能量传递,许多单位领导喜欢他的讲课风格,信得过他的教学质量。正因为如此,他讲课受欢迎也在情理之中。

    教学创新、责任担当和工作激情,是支撑袁老师高强度宣讲工作的内生性动力。袁秉达的宣讲标题和内容是不断完善的,体现宣讲活动的与时俱进品格。2017年10月23日,袁秉达开始第一场与十九大精神相关的宣讲课,题为《从习近平7・26讲话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体现了历史的衔接与思想的延续。10月24日,党的十九大闭幕当天,他的宣讲题目和内容及时调整为《新时代・新思想・新战略――初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体会》。后来,市委宣传部董云虎部长与燕爽副部长明确宣讲新要求和经过市委讲师团集体备课之后,他又调整为《新思想・新时代・新战略: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在总体宣讲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又开发出《新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专题。近期,按照习总书记“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他在宣讲中又注重引导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和解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凸显“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结合上海实际开展大调查、大讨论的要求,彰显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他总是牢记我们的责任担当是“宣讲”,不是“宣读”,一定要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忠于本意,把十九大精神讲准确、讲深透、讲生动。把每一次宣讲课都当作精品课来追求,奉献给听众最满意的课程。

    学习十九大报告“不读五遍没有发言权”

    袁老师讲课有内涵、有特色、有深度。他一般在开讲之前,总会首先来一段“导引术”,阐明教学目的,与大家达成教学共识:“我们今天要共同爬4个台阶:知识、理论、方法(世界观方法论)和党性。”

    他告诉记者,他认为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是一项头等政治任务,宣讲的目的“是引导而不是迎合”。开场正面引导,实质上是提升教与学的思想品位,阐明宣讲的价值取向,营造好氛围、助推正能量。

    袁秉达举例说,学习十九大报告并不是像有些人那样“直播听一遍、小册子看一遍、点上四面开花”就可以的。首先要学懂:“原汁原味、原原本本读文献”,“不读五遍没有发言权”。然后是弄通:既要明确政治方向,又要讲出总书记报告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讲透字面背后的哲学意蕴和精气神,要厘清思想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严整性。对十九大报告逻辑架构的把握,要弄通“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邓小平说:“局部是整体的局部”,不少党员领导干部学十九大报告关注“局部”,疏于“整体”,就像“瞎子摸象”,会令他们缺乏对思想理论体系的整体把握,疏忽对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统一性的领悟。

    在宣讲活动中,袁秉达教授针对一些人快餐式学习、碎片化理解的不良现象,一方面强调构建科学思想理论体系必备四大要素的学术通则,另一方面,还形象化地比喻说,一串精美珍珠项链胜于一把散落的颗粒,“用一根红线来串十九大精神”远胜于零打碎敲的局部理解。他说,在十九大报告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出现了71次,共有17-18种用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全部理论与实践的主题,具有强大的时空穿透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线贯通党的十九大精神是恰如其分、妥帖自然的。当然,这是需要精心提炼和系统阐发的。这就是宣讲者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必须讲究全面、准确、透彻,生动性与深刻性要结合。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表一系列著作

    十九大报告高屋建瓴、博大精深、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长期积累是很难讲好十九大精神的。教学必须以科研为基础,只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才能增强底气、彰显实力。

    长期来,袁老师一以贯之耕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业领域,党中央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他就紧跟一步。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发表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主要代表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探”系列著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源――从邓小平理论到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式探索》。

    其中,《探源》一书获国家社科规划办“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2013年和2016年,先后在俄罗斯、新加坡公开出版俄文版与英文版。特别是近五年来,下载了习近平全部公开发表的重要讲话和文章资料。接连参加了十八大精神宣讲和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出版了专著《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人民性特质》、《从“革命”到“改革”,不变的是初心》、《穿越百年视角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等多篇论文。

    2017年,他除了承担讲师团授课和市委党校等单位的“十九大精神十九人讲”系列讲座任务之外,还在市委党校完成本年度科研工作量近800分,是特聘教授标准工作量的十倍。一年之内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主持或完成一项国家课题和两个省部级课题、发表两篇权威论文、出版一部专著、参与撰写5份决策咨询内参等等。教学与科研融通,正是宣讲成功的一条基本规律。

    图片说明:袁秉达在俄罗斯考察。

    收藏百多本演讲学、口才学著作

    在上海市委党校,袁秉达是最受欢迎的教授之一,他的宣讲课程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不仅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讲述方式还十分生动。事实上,他一直在学习和借鉴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话语风格、讲述方式和表达技巧,“通过打比方、举例子、讲故事,把深奥理论讲得通俗易懂。”他已经讲了几十年课,仍然不断学习新的表述方式方法,力求精益求精提高新时代宣讲水平和能力本领。他收藏和研究了100多本关于演讲学、口才学的著作,他开设的《习近平演讲风采与话语魅力》、《提高领导干部演讲能力和表达水平》、《怎样讲好理论专题课的基本规范与方法》很受听众的欢迎。语调平和、表达得体,措辞得当,也是袁老师讲课受好评的原因之一。在大规模的宣讲中,普陀区和静安区800至1100名处级干部、新华街道1000普通党员和群众认真听课、一片寂静。现场听众超过万余人,据统计宣讲效果优秀率为99.7%,优良率达到100%。

    善于总结教学规律与经验,也是袁老师的一大成功奥秘。仅教学随笔就写了十万多字,其中包含了他对教学规律探讨、教学工作的思考和老带新、传帮带的感悟,甚至包括“发声技巧”这样的细节问题也颇有心得。有的中青年教师讲半天课,嗓音嘶哑、喉咙疼痛,金嗓子喉宝和胖大海不离身。袁老师指出,他们的发声部位不对,是在用“喉头”之气,这样讲课气息短、声音尖、嗓门累。稍好一点是用肺腑之气讲课,最好境界是用丹田之气宣讲,只有保持胸腹式呼吸,才能使气息畅通、中气充盈,声音洪亮、嗓子不疼,甚至从上午讲到下午都能始终保持同一种清新嗓音。长期进行胸腹式呼吸,等于在练气功。科学运气,讲课不累。“发声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要讲科学,也要用巧劲”,袁老师侃侃而谈,津津乐道。“小伙伴们”真没想到,讲课还有这等门道。

    在宣讲工作之余,袁秉达也坚持传帮带辅导党校年青教师,与他们讨论宣讲经验,传授方法和技巧。他在与静安区宣传部组织的区级讲师团成员的座谈中,专门指导基层讲师团成员如何宣讲十九大精神和解答基层群众疑难问题的基本思路与宣讲技巧。袁老师被一些党校聘为“名师”和客座教授,参与上海市委党校第一分校、第三分校、浦东新区党校、松江区委党校、金山区委党校中青年教师的十九大精神备课活动,进行面对面指导和传授经验,审读讲稿和合作做课件,帮助年轻教师提高宣讲水平,见到不少年轻人冲在宣讲十九大精神的第一线都有上乘表现,他倍感欣慰。

    “我喜欢体现劳动者本色和党校人价值”

    在宣讲十九大精神最紧要时期,正值他女儿结婚的大喜日子来临,他因忙于自己学习和宣讲活动,非但无法帮衬做些准备工作,甚至在女儿结婚当日还承担了为华东政法大学的老干部作十九大精神辅导报告。傍晚时分才赶到婚礼现场,赶着鸭子上架,即兴为女儿的婚礼起草“父亲的贺词”。有意思的是,袁老师宣讲十九大精神实在太投入了,他在发表的婚礼贺词中赫然写上:“希望新郎新娘牢记习大大的教导,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好青年,为实现中国梦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倒也真是讲得精彩别致、恰到好处,赢得掌声。新人与家人都很理解和支持。这就是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精神,袁老师说,十九大精神宣讲必须要有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

    其实追根究底,袁老师宣讲成功的背后是一以贯之的坚守与执着。1977年他27岁,就进入上海市委党校从事党的理论教学工作和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研究,至今已连续工作了41年,不离不弃、无怨无悔、乐此不疲。一个人在一个单位、一门专业、一个岗位、一辈子做一件事情,依托的是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日复一日、久而久之,从择业、敬业到乐业,艰辛的工作方式也就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其中最重要的体会就是一以贯之的坚守。久久为功、天道酬勤,袁老师曾被评为上海市干部教育先进个人、长期被评为校教学先进与科研先进,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精神的支撑下,他感到“辛苦心不苦”。“我喜欢体现劳动者本色和党校人价值”。袁老师的话语中透射出一种反映本色的自信与底气。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