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王佩瑜为浦东打响文化品牌献策:结合二次元让戏曲变“年轻”
  • 王佩瑜为浦东打响文化品牌献策:结合二次元让戏曲变“年轻”

    时间:2018-03-01 15:24:00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李菁

    原标题:王佩瑜为浦东打响文化品牌献策:结合二次元让戏曲变“年轻”

    “高大上”的上海浦东,如何把文化品牌也做大做强?

    2月28日,16位文化名人代表聚集浦东,进行座谈交流,为浦东“打响文化品牌、打造文化高地”建言献策。

    有京剧名角建议,浦东可设文创空间,容纳各类戏剧,并将之与AR、VR甚至二次元结合起来,让戏曲变“年轻”。有影视剧导演提出,将浦东滨江的23公里滨江步道变成一条文化步道,承载过去一百年、未来一百年的文化。

    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表示,做大做强文化活动,“固定”很重要,比如“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主题”,“传承一定要有规律,文化一定要有记忆符号、要有载体来传承和实现。”

    签约仪式现场。本文图片均来自 黄日阅 摄

    京剧演员王瑜:希望浦东建立戏曲文创空间与二次元等结合

    在座谈会上,16位文化名人代表各抒己见。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京剧的人,还有一种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人。”上海京剧院著名京剧演员王瑜说,“我要做的事就是让更多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人了解京剧、感知京剧的美好。”

    王瑜2016年开始在喜马拉雅FM上开设专辑《京剧其实很好玩》,到2017年10月完成100期播出。专辑不仅分类排名第一,填补了戏曲知识付费的空白,还收获大量年轻粉丝。王瑜打趣说,“我去之前排名前三的都是郭德纲。”

    座谈会代表王瑜。作为在浦东最大剧场――东方艺术中心成长起来的戏曲演员,王瑜表示,“我希望除了演出的平台外,浦东可以给更多的艺术家提供更多的机会,比如说走进社区、走进基层,让我们可以走下舞台,去讲戏、推广戏。”

    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肯定了京剧传播的重要性。他说:“我最近到喜马拉雅调研,他们很自豪地告诉我,王瑜的节目收费比郭德纲的要高。如果下一步(大家)不去看京戏,就有大问题。所以传播很重要。”

    翁祖亮还说:“我们这个年龄段对京剧还是有感情的,下一年龄段,90后,我在一个地方调研时问了一下,有没有喜欢戏曲、昆剧、京剧的,举手的不多。我问为什么?他说没印象,也讲不出为什么。”

    翁祖亮还曾经问女儿对京剧的印象,女儿说“没感觉”,他问女儿,“这么好的东西怎么没有感觉?”女儿却反问,“我到哪里去听?”

    他又问女儿,“你现在听什么?”女儿说听喜马拉雅,他为此专门去调研,以了解年轻人所接触的文化内容。

    翁祖亮认为,现在年轻人甚至连电视也不看,接收到的文化信息主要来自手机。“如果在手机里没有戏曲的声音就是大问题。因为年轻人不接触,不接触就没感情。”

    翁祖亮还提及,现在年轻人跟老一辈人的语系不同,这些都是文化传播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名角与二次元虚拟人物合唱京剧

    王瑜在座谈会上透露,当晚她会去北京参加《经典咏流传》的节目录制,与“二次元”虚拟歌姬洛天依合唱《水调歌头》。

    “我非常看重这个合作对象,”她说,“如果传统戏曲可以打通二次元世界,如果我们对唱完了以后,我能教她唱两句戏,对于她的受众来说,这是一个破天荒的事。那么喜欢二次元的小孩也会唱京剧、学京剧或者喜欢京剧。”

    受此启发,她表达了对浦东的期待。“如果可以在浦东建一个文创空间,包含各种各样的戏曲,并与新的视觉、影像、AR、VR,包括影视、二次元、网络游戏进行互动。那么在这个空间里,看到不是老戏老唱,而是一个年轻的戏曲在当代、在未来有不一样的呈现。”

    王瑜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她愿意在这个空间里承担传播者和内容创造者的角色,发扬国粹。

    座谈会上,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表示,戏曲艺术非常愿意走进社区、园区、村镇、街道、校园、楼宇,做好高品质的普及推广。同时,浦东有一批市级、国家级的非遗保护项目,可以与京剧、昆剧、沪剧、粤剧、评弹从历史文化底蕴方面寻找契合点。

    以上海淮剧团为例,长期与浦东的浦兴路街道共建,如今浦兴路街道淮剧团已在淮剧社团中最具实力,浦东模范中学也成为上海少数选择淮剧作为艺术特色的学校之一。谷好好认为,这些都是“传播淮剧的种子”,“我们希望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开展非遗保护、推进国际交流等方面与浦东展开深度的合作。”

    座谈会代表谷好好。

    “艺术家多走一走,粉丝很盼望的。”翁祖亮表示,“各位艺术家都是我们请来的贵客。几位艺术大师,要走一走秀,让粉丝跟你们交流、互动,(传播文化的效果)完全是两样的,这个很重要。”

    区委书记:做大做强文化活动,“固定”很重要

    浦东文化品牌如何打响做强?

    “传承一定要有规律,文化一定要有记忆符号、要有载体来传承和实现。”翁祖亮认为,做大做强文化活动,“固定”很重要,比如“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主题”。他举例说,阿里巴巴购物节“双11”已固定下来,成为了一个品牌。

    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系主任林宏鸣认为,文化品牌应该包括内容、作品、活动。这些活动要在浦东,上海,全国乃至在世界上产生影响力。

    著名影视剧导演、上海影视行业协会副会长江海洋认为,浦东有上海顶尖的文化设施,比如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未来还要造大的歌剧院、历史博物馆。

    “这些设施怎么充分利用?打造浦东文化品牌,这些都是资源。”江海洋期待,把世界顶级的音乐节、国际钢琴比赛、国际大师的绘画展等拿到浦东,这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力。

    江海洋还期待,通过精心策划,把浦东的23公里滨江步道变成一条文化步道。“不但有过去曾经的一百年,还有中国梦未来向往的一百年,还有全世界文化在这里融合的一百年,如果把滨江步道在文化上进行思考,无疑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他表示,如果浦东有这样的想法,他愿意效力。

    著名演员、上海电影演员剧团演员陈龙在座谈会上透露,他正在策划一部以上海为背景的,反映当前老年人生活的电视连续剧,希望在今年或明年开机。

    座谈会代表陈龙。

    5年投15亿,“打造文化高地”调研将贯穿全年

    2018年,浦东新区区委将“打造浦东文化高地”作为重点调研课题之一,成立专项调研领导小组。此次座谈会便属于调研范畴,

    近年来,浦东深入贯彻文化强区战略,取得一定成效,却也存在明显短板。座谈会上,浦东新区宣传部副部长黄玮介绍了浦东的文化发展情况。

    目前,浦东具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地标,如中华艺术宫、东方艺术中心等;在文脉积累方面也有一定积淀,共有700多处文物单位;在公共文化供给方面,面对550多万居民,浦东每年提供公益演出550余场,电影放映1.5万场,全民艺术普及50万人次;在文创产业方面,几年来浦东的文创产业增加值近千万,各项指标已经占到全市总量的1/3,规模以上的文创企业超过1300家……

    然而,浦东的各类文化指标还是偏低,虽然公共文化总量较好,但人均占有量较低。目前为止,文化地标仍缺乏品牌活动、原创作品和较大影响力,文化核心产业的规模效益不突出。

    面对存在的短板,2017年底,浦东发布专项资金办法,未来5年内,每年区财政将出资3亿扶持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

    同时,“打造浦东文化高地”调研将贯穿全年,探索引进一批重大文化品牌项目,全面梳理新区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市场监管培育等基本情况。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座谈前,为向历史献礼,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文广局)发布了第一批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浦东开发开放28周年的主题原创作品:电视连续剧《大江大河》、电视连续剧《大浦东》、庆祝浦东开发开放28周年主题晚会。

    未来,浦东还将创作一系列原创作品,向改革开放和浦东开发的重要历史节点献礼。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