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玻璃门一打开便看见黄浦江
  • 玻璃门一打开便看见黄浦江

    时间:2018-03-01 15:33:23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

    “船厂1862”模型。船厂在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的改造下,变身集合文化艺术与商业的综合体,其内部包含一座中型剧场――1862时尚艺术中心。 记者 蒋迪雯 摄

      位于陆家嘴滨江金融城的“船厂1862”,曾经是上海船厂的锻机车间,始建于1972年。但这片土地作为船厂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862年英商开设的祥生船厂。祥生船厂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上海船厂,国内第一艘出口万吨轮“绍兴号”在这里下水。在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的改造下,历史悠久的老厂房摇身一变,成为一栋集合文化艺术和商业的综合体,其内部包含一座可以容纳800―1000人的中型剧场――1862时尚艺术中心。记者昨日了解到,1862时尚艺术中心在这个春天进入试运营,立陶宛OKT剧院的《海鸥》将成为首场售票演出于3月20日、21日上演。

      巧妙保留建筑本身的历史感

      隈研吾在老建筑的改造上经验丰富,他在1862时尚艺术中心的设计中巧妙地保留了建筑本身的历史感和工业感。同时,作为一座现代剧场,这里配备了先进的舞台和灯光,通过了严格的声学测试。让人耳目一新的是独特的舞台背景墙,那是两扇可电动开启的玻璃隔声门。将门打开,观众便可以看见奔流的黄浦江,听见江上的汽笛声。剧场内的空间十分灵活,座椅可以移动,适应不同演出和活动的需求。新与旧在这座独一无二的剧场中碰撞,带来无限的灵感。未来,这里将有先锋戏剧、室内乐、现代舞、时尚驻场秀、时尚发布会、艺术展等多元化文化艺术活动举行。

      试运营首场售票演出选择立陶宛OKT剧院的《海鸥》,正符合1862时尚艺术中心的定位。这部作品改编自契诃夫在100多年前创作的同名四幕喜剧,剧评人康斯坦迪纳斯・波尔夫斯基称,“它让契诃夫的《海鸥》 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OKT剧院的《海鸥》是去年乌镇戏剧节的重头戏,赢得了极大的关注。

      在这个版本的《海鸥》中,舞台更像是一个排练场,布景很简单,只是一些散落的椅子和桌子,灯光和音效全都由舞台上的演员操控。演员不怎么下场,他们有时坐在舞台的一侧,既要接收来自表演区的演员抛给他们的信号进行表演,又要像普通观众一样进行观看。演出没有明显的开始和结束,现场的观众就好像误入排练现场一样。1862时尚艺术中心开放而灵活的舞台空间,让OKT剧院版的《海鸥》可以进行因地制宜的创作,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版本。

      契诃夫的每句台词都像手术刀

      1896年,当《海鸥》在俄罗斯的彼得堡皇家剧院首演时,并不受观众待见。评论说它缺乏戏剧性,更“违背了所有喜剧法则”。转折发生在两年后的莫斯科艺术剧院演出时,《海鸥》的复排上演赢得了惊人的反转,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让《海鸥》起死回生的是大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他启发演员们丢弃套路,而是在舞台上“生活”。这直接促成了斯坦尼的戏剧观念由“外部的真实”向“内心的真实”转变。《海鸥》成就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也成就了莫斯科艺术剧院,“飞翔的海鸥”成为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徽标。此后100多年来,《海鸥》逐渐成为中外戏剧舞台常演不衰、历久弥新的作品。20年前,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叶甫列莫夫应邀来北京人艺排演《海鸥》,濮存昕在剧中扮演男主角特里波列夫。

      契诃夫喜剧的典型特征通常拥有不连贯的故事情节,以及冗长的独白和频繁的停顿,立陶宛OKT剧院版的《海鸥》对此作了别具匠心的改变。虽然导演奥斯卡・科尔苏诺夫用的都是契诃夫原本的台词,但当你仔细听,会发现台词被巧妙地挑选出来,调换了位置,然而整部剧并没有因此变得支离破碎,而是变得更加适应现代人的审美。

      《海鸥》这部戏与OKT剧团的《哈姆雷特》和《在底层》构成一个三部曲。三部曲的剧本作者来自同一个时代,都源自于对同一个时代的认知。

      《海鸥》作为三部曲的压轴之作,赢得了立陶宛金舞台十字奖最佳男女主角,波兰托伦国际戏剧节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等多个奖项。导演奥斯卡・科尔苏诺夫说:“契诃夫的每一句台词都像手术刀一样,他通过舞台诊断出了我们时代的弊病、灵魂的顽疾。置身于契诃夫风格的戏中,每一刻都是命运的转折。观众在看戏的同时,将通过自己全部的爱和恐惧来揭示人物的内心。”(解放日报记者 吴桐)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