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三不怕”村支书 脱贫致富、社会治理样样在行
  • “三不怕”村支书 脱贫致富、社会治理样样在行

    时间:2018-03-19 15:51:07  来源:文汇报  作者:薄小波

    原标题:“三不怕”村支书,脱贫致富、社会治理样样在行

    沈彪(右二)定期到镇上的养老院,与老人们拉拉家常,为他们排忧解难。本报记者袁婧摄

    黝黑的脸膛,淳朴的话语,再见沈彪,他样子一点没变。而与两年前记者采访北管村时相比,村里新的变化是:新增的以旧厂房改建的党建服务中心,已成为马陆镇功能最强的村级活动中心;落户村里的企业多了“电商”等新兴产业,效益成倍增长;村容村貌愈发整洁,所有角落实时监控,联勤队员24小时轮流巡逻;村办敬老院正准备扩建……

    当年,市领导暗访北管,恰逢一场大雨刚过,村里居然没有一处积水点,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引来褒奖。“前20年抓招商引资,后10年抓社会治理。”沈彪曾这样总结。当有人问他:“招商引资和社会治理,哪个难?”他反问道:“哪个不难?”

    不管是带领全村脱贫,还是破解农村社会治理难题,当了32年村支书的沈彪还是那三句话:事情不怕难,就怕自己感到烦;事情不怕杂,就怕每天不去抓;事情不怕多,就怕自己常常躲。“三不怕”的背后,正是一位基层“老干部”守土尽责的担当意识。

      从查户口簿起步,让“穷村”翻身

    32年前,沈彪刚上任村支书时,位置相对偏僻的北管村一度是马陆镇最穷的村之一,村里的会计老邵回忆,那时全村只有农业,集体收支是倒挂的。村卫生室长期交不起电费。沈彪到信用社借款2万元办企业,被对方一句“你怎么还”问得哑口无言。

    那时的当务之急,就是想办法帮助村民脱贫。沈彪带领村干部逐一翻看户口簿,将所有在外发展得不错的“北管籍”村民及其亲属名单列出来,建了一份“备忘录”,挨家挨户拜访,请他们为家乡脱贫献计出力。在一家工厂当高级工程师的“北管老乡”管允文,被请回来担任村办企业华通电器厂厂长;不少名校毕业的高材生,被村干部磨破嘴皮请回村参与建设和发展。当时北管村对外连接的只有一条宝安公路,很多企业不愿意来,靠着沈彪的人品和村里无微不至的服务,才把他们请来。多年来,沈彪几乎没有“每天8小时工作、周末休息”的概念,心思全搁在全村的经济发展上。

    就这样,北管村从只有一家衬衫厂起步,逐渐发展到拥有130多家企业、村级年可支配资金达到2400万元。1995年,小小的北管村竟然造起500亩的工业园,一时在全区引起轰动。如今,全村固定资产超过7500万元,曾经的穷乡僻壤彻底翻了身。

    有钱了,就要把村里的事情办得更好

    企业一家家开,来沪人员一拨拨来,大量社会治理难题随之产生。曾经,村里主要马路天天早上随处可见打工者吃完早餐随手扔弃的塑料袋;2000年前后,村里每月都有十多辆电瓶车被盗,村干部不得不大半夜守在路口蹲点抓贼。事实上,社会管理的新问题还远不止这些。2002年起,沈彪心里开始琢磨:拼命招商办厂脱贫的任务已经完成,作为全村的当家人,工作重心应该转移到社会治理上来了。

    在“定时、定人、定责”的工作机制下,北管村相继修订完善整治违法搭建等方面的村规民约,“杂七杂八”的事情都有规矩可循。村里创新推出无证餐饮备案纳管制度,先“瘦身”再“塑身”,与验收合格的经营户签约。

    “最关键的是要让村民和务工人员生活充实,各方面有一个好的管理机制。该花钱的地方要舍得花,村里有钱了,不就是要把事情办得更好吗?”沈彪总结他的思路。近年来,北管村一共建设了四个“中心”,把服务阵地建在了“最后一公里”上。其中,文化活动中心有门球、舞蹈、戏曲、棋牌、科普读书等服务,尽可能为老百姓提供更多文化服务内容,充实他们的文化生活;会议培训中心每月开展村干部、组长、党员、新村民等群体思想交流,就村级实务、百姓大小事进行双向互动;物业保障中心以水电维修、生活保障为主,将村集体资产、百姓个人财产维护好;社区服务管理中心发挥前沿监控、新村民服务、联勤联动的安防功能,依靠24小时监控、实时对讲,三到五分钟解决“牛皮癣”问题,夯实问题“即发现、即处置”基础。同时,建立新村民办证、房屋租赁等六大项新村民服务统一窗口,便于村民办理业务。

    2012年以来,根据群众提出的49条民生问题,北管村实行村组封闭式管理改造、村宅视频监控系统安装、道路黑化工程、车辆管控、小厨房整治等43项为民实事工程,总投资约1700万元,实现了村容村貌的整洁有序和居住环境的极大改善。而新改建的村党建服务中心,不仅有党建宣传墙、会议中心、剧场,还有图书馆、茶室,让邻村党组织和村民们时常也慕名前来借地搞活动。

    要当村干部,就要心系百姓

    在北管村,不少村民对老支书沈彪的评价是“闲不住”。一有空,他就喜欢在村里转悠,发现问题就要求相关干部马上处置。负责全村卫生工作的吴顺朴说:“我早上7点半就上班,到村里各处看看,但沈书记常常比我还要早,而且总能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沈彪以身作则的带领下,北管村用几十年时间打造了一支具有凝聚力的党员干部队伍。沈彪这样总结对干部梯队的要求:“管好一个村,要有热爱农村工作的干部梯队。既然选择扎根基层,就要爱百姓,不为自身名利,但求为乡亲创造更好的环境。村干部不干个三五年,对村内事务就无法熟悉,两委成员,没有十年,很难成为一村之长。”同时,党员干部要敢于碰硬、敢于对抗歪风邪气。比如,在企业违法搭建时,要坚守原则,绝不徇私情。身正不怕影子斜,只有这样,村干部话才说得响、说得硬气。他坦言,过去村里没有经济支撑,难做事。现在有资金保障,做事还是要精打细算,“这就需要村干部把村事当家事,真正为百姓守好土、看好房、管好人、服好务”。

    有了好队伍,还要注重调动一切可用的群众力量,诸如党员、村民代表、新村民、志愿者、卫生保洁、商业业主等,让他们在村组、外居、商业街发挥好观察员、宣传员、调解员的辅助作用。有村干部做过一个统计,有一年村里举办大大小小的培训会竟多达96场,培训对象包括村民组长、卫生人员、经营户、企业主等。“这些会议可不是走过场,培训的同时,还给大家敲敲木鱼,时刻紧绷一根弦。”在北管村,“人人是主人,人人有责任”的共治氛围已然形成。正是因为村民志愿者的加入,村里组建了安全防范、矛盾调解、家电维修等多支服务队伍。

    北管村村民群众,从几岁的娃娃到90多岁的老太,人人熟悉沈书记,人人知道他是一位守土尽责的“好当家”。

      人物小传

    沈彪,1986年起担任嘉定区马陆镇北管村党总支书记。他32年如一日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勤奋工作,将一个地处“不利位置”的经济薄弱村最终变为经济强村;同时,在社会治理上探索出许多成功经验,村容村貌整洁、氛围和谐、井然有序,村民们安居乐业。

    北管村先后被评为“市卫生村”“市绿化先进集体”“区文明单位”“区标兵村”等。沈彪也因此获得“市劳动模范”“市先进村民委员会主任”“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