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记忆|申城这些70和80年代瞬间 是否勾起你的记忆?
  • 记忆|申城这些70和80年代瞬间 是否勾起你的记忆?

    时间:2018-05-12 15:16:16  来源:东方网  作者:

    原标题:【记忆】这些70和80年代瞬间,是否勾起了你的记忆?

    据上海发布官方微信,如今的上海已是高楼耸立、人流不息的潮流时尚之都,然而对于上海和上海人来说,过去的那些艰苦但美好的记忆从来不曾从生活中真正离开过,曾经留下的精彩瞬间不仅是一段珍贵的记忆,同时也让人感慨上海日新月异的发展。

    70年代的“辫子车”曾是上海一道独特的风景,速度慢吞吞、起步时发出“嗡嗡”的声音。

    70年代“辫子车”

    70年代的第一百货所售商品从毛笔到消防水管,备齐了16种尺寸的保温瓶,提供水龙头和各种尺寸的垫片……商品货源丰富,客流源源不断。

    70年代第一百货商店

    70年代上海市区已经是寸土寸金了,石库门是上海特有的建筑风格。弄堂里晒满床单,上海人还自嘲说,这叫“万国旗”。

    70年代石库门住宅区

    70年代的衣着风格非常朴素,基本上面料、款式、颜色都比较单一。满大街上都是统一样式、统一色调。

    70年代街头人流

    70年代上海人的人均居住面积非常小,一幢面积狭小的石库门里几户人家共用,挤着几十口人也是一种常态,上海人称这种生活状态是“螺丝壳里做道场”。

    70年代“72家房客”

    70年代的上海,外滩和苏州河沿岸留下的大多都是解放前建造的欧式建筑,苏州河边最高的建筑依然是和平饭店。

    70年代苏州河沿岸

    现在人民公园“相亲角”搞得红红火火,名气也很大,其实在上海人心里,对人民公园的感情从未退却。对于当时娱乐活动相对少且单一的单身男女朋友来说,人民公园是个谈情说爱的好地方。

    70年代人民公园轧朋友

    上海人欢喜吃,也讲究吃,每天一大早,天蒙蒙亮去菜场购买新鲜食材,丰富全家人的餐桌,是每个家庭主妇每天的“菜篮子工作”。

    70年代小菜场

    上海人年夜饭也是很传统的,统一菜式的“上海人家”风味,大年三十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是最重要的,每道菜也都是讨个好口彩。

    70年代上海人的年夜饭

    80年代如果去远一点的地方,出行就靠公交车,挤公交的情景,相信曾经经历过的人也都记忆犹新,上班挤、下班挤,如果碰到国庆去南京路看灯,那么想要回家绝对是个体力活。

    80年代挤公交

    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中国,作为“排头兵”之一的上海,在许多方面开始先行一步,一些观念也有所转变,陌生人之间的交流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娱乐活动也逐渐丰富起来,交谊舞就是其中的一项交友活动。

    80年代交谊舞晚会

    80年代牛奶不再是稀有的饮品,慢慢走进了普通人家的生活,在经济条件有所改善的情况下,上海人也越来越重视每日营养的补充,那时有订奶服务和送奶服务,这样的奶瓶包装满满都是回忆,掀开纸盖,还有一层厚厚的奶油可以舔一舔。

    80年代的牛奶瓶

    80年代没有电脑没有手机,就是这么愉快地玩耍,整个弄堂的小伙伴都是好朋友。

    80年代童年生活

    80年代新婚小夫妻的标配,双人床、小方桌、五斗橱,还少不了桌子上放一个色彩喜人的小花瓶和塑料花。

    80年代小夫妻的房间

    大波浪,是八十年代初上海最流行的发型,到八十世纪末这种“做头”文化才被传播到边远小镇。这种架势现在看来真的是很震撼。

    80年代烫“大波浪”

    80年代的新人热热闹闹闹洞房,节目也是相当丰富的。

    80年代闹新房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