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淘汰率超过95% 武警上海总队反恐特战队员选拔极其严苛
  • 淘汰率超过95% 武警上海总队反恐特战队员选拔极其严苛

    时间:2018-05-12 15:18:33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陈琼珂

    预备队员在泥潭中展开擒敌训练。马长伟摄

    5月7日,在武警上海总队机动第一支队特战大队营区,10名特战预备队员卸下装备,含泪面向队标图腾“猎豹”告别,这是特战预备队的首轮淘汰,他们因为综合考评排名靠后,无缘与特战为伍。

    头戴钢盔、身穿战术背心、手握突击步枪,成为一名特战队员,是很多武警战士的梦想。但是,特战队员作为上海重要的反恐力量,每年的选拔极其严苛,只有极少人成为幸运儿。

    最严选拔只为责任

    每年新兵下队,机动第一支队特战大队便广发“英雄帖”,在全总队搭台海选,招纳英才。

    班长李莹莹连续三年任考官,在他的标尺下,标准极为苛刻:军事考核成绩必须排在各新兵大队30名之前,使用手枪在5秒内要击中15米距离上的5个鸡蛋,使用自动步枪,在百米距离上指哪打哪,心理测试必须达到良好以上……

    “95%以上的淘汰率,使大多数预备队员难圆特战梦。”去年选拔队员,执勤七支队新兵大队推荐综合素质前30名新兵参加选拔,第一轮测试过后,李莹莹直接淘汰24人,第二轮经过协调性、灵活性等测试,最终仅选中2人。

    特战队员面对的是最危险的敌人,层层淘汰看似无情,其实是对上海社会安全的高度负责。从武警上海总队获悉,3000名新兵中仅挑选100人,经过6个月强化,最后只保留60人成为预备队员。这些预备队员之后还要通过7大类29个科目考核,才能正式成为特战队员。

    体能为先智能为上

    一扇门,究竟该如何进入?在一次战术训练中,汪建勇冲锋在前,一脚踹开大门后,却被蹲在角落里的“敌人”一枪撂倒。

    第二天,同样科目,“敌人”从门里丢出了一颗手雷;下午,“敌人”隔着门向外射击;晚上,汪建勇踢开门,里面喷出数条火舌……一天的训练中,单单这一扇门后面的情况,汪建勇便经历了数十种情况。每一种情况面前,汪建勇都是英勇“牺牲”。

    作为特战预备队的“尖子生”,体能素质样样过硬,汪建勇认为狭路相逢勇者胜,战场比拼的是勇气、胆识。可他的不畏牺牲,却每次都让他成了“活靶子”。

    “未来战场,不是靠拳脚决胜负的战场形态。”预备队队长宋祖飞说:“这扇门考验的是特战队员随机应变、临危不乱的处置能力,能不能踏过这道门不仅要靠体能,更要靠智能。”

    近日,在支队组织的一场实战演练中,要求队员优先借助无人机、侦察球等专业设备辅助,设计不少于8种解救方案,在最短时间采取最合理、最高效方案精确消灭“敌人”解救“人质”。支队长于怀同说:“战场瞬息万变,以智取胜能够增大处置成功概率,完成任务就能多几分胜算。”

    不看资历只看能力

    全程淘汰,是特战大队的一项常态机制。支队参谋长高光清说:“进了特战大队这扇大门并不等于进了‘保险箱’,无论是在特战中队还是预备队,两个月一轮淘汰是雷打不动的,队员随时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特战队员宋佳帅对此感触颇深。去年3月,体育专业出身的宋佳帅靠着过硬的军事素质成功通过特战中队的层层选拔,成为一名特战队员。本以为进入特战队后就可以歇歇脚、松口气,谁曾想,两个月后的综合素质考核中,宋佳帅因为成绩垫底成了淘汰对象。虽然后来凭借自身的努力再度进入特战大队,但这次被淘汰的经历给宋佳帅上了生动的一课:今天不练,明天再见。

    在特战中队,人人都有淘汰的危机感。赵嘉鑫是个特战老兵,已连续担任过4次特战预备队员考官,经他筛选走进特战队的预备队员已达20余人,是官兵心中名副其实的“特战导师”。

    前不久,赵嘉鑫因为患重感冒,一周内只进行适应性训练。在淘汰赛中,赵嘉鑫使出浑身解数才以0.5分的微弱优势免遭淘汰。走下竞技场,赵嘉鑫感叹:“特战队员不看资历只看能力。”

    “在特战大队,没有谁能稳坐钓鱼台。”特战大队大队长赵存足说,每年因排名垫底淘汰的不下30余人,也正是因为残酷的淘汰机制,使特战大队形成了庸者让位、强者上位的良好局面,担负起上海城市反恐铁拳、尖刀的重任。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