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注入新活力擦亮老品牌 第35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闭幕
  • 注入新活力擦亮老品牌 第35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闭幕

    时间:2018-05-18 16:26:44  来源:东方网  作者:李佳敏

    东方网记者李佳敏5月17日报道:第35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简称“上海之春”)今晚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落下帷幕,闭幕演出交响幻想曲《炎黄颂》为整届音乐节划上圆满句号。

    摄影:祖忠人

    在为期三周的音乐节里,66部(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上海标识度的原创新作,134名音乐、舞蹈新人从这里启航,走向世界;5场代表国际一流水准的名家名团演出在这里登陆,走进中国,来自国际国内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们集中献演了37台音乐舞蹈节目,吸引了几万名中外观众走进剧场;几千名艺术家走下舞台,走进地铁、走进商圈、走进社区,走到百姓身边;4所音乐院校敞开大门迎来了几万名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体验;几百万“网民”在线观看了演出精彩直播和录播,参与了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这个春天,“上海之春”注入新活力、擦亮老品牌,开启了转型再定位的新征程。

      面向新时代广聚天下才

    本届音乐节不仅汇集了上海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民族乐团、上海芭蕾舞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江苏省演艺集团交响乐团等上海本土及全国最具实力的艺术团体,以及余隆、谭利华、谭盾、廖昌永、石倚洁、黄英等一大批从上海走向世界,并赢得国际声誉的中青年艺术家的最新成果,还吸引了众多享誉海内外的艺术团体与艺术家前来献演。欧洲嘉兰古乐团、汉堡议会音乐家古乐团、莫斯科大剧院歌剧院、美国太平洋交响乐团、著名指挥家娜塔莉斯图茨曼及其室内乐团更是将他们登陆中国的首演、首秀、首站放在了“上海之春”,充分表明他们对“上海之春”平台和上海文化大码头的信任与信心。


    摄影:祖忠人

    力推原创新作涵养文化“源头”

    秉承“力推新人新作”的办节宗旨,“上海之春”努力为大批新人新作(每届平均占比都在30%以上)提供展示交流平台,努力孵化原创佳作。本届音乐节创作并世界首演了一批兼具民族性和国际性的原创新作。例如,开幕演出《谛听天籁・中华创世神话原创作品音乐会》在“追溯中华文化之源”的主题统领下,集结八位来自上海本土、北京、天津和奥地利的中青年作曲家,创作推出八部音乐风格各异的交响作品,并融合沪上知名艺术家和表演团体,以朗诵、合唱、独唱、钢琴等多样形式跨界呈现;与首届《锦绣中华―西南魅力音乐会》纯粹的集中式展示不同,《锦绣中华―西北风情民族管弦乐音乐会》不仅是上海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一市音乐资源的一次大集成、大融合,更是民族音乐呈现方式上的一次创新升级。这些演出对资源集成、配置和融合的方式,将成为未来进一步激发“上海之春”品牌原创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彰显民族特色 重在文化传承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本届音乐节中的很多参演作品都体现了对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本届音乐节的开闭幕演出,创作灵感均来自中华创世神话故事;创办于2017年34届“上海之春”的《锦绣中华音乐会》,今年以“西北风情”为主题,邀请一批国内出色的青年作曲家全新创作,且在大型民族管弦乐团的演出中,加上西北代表性的民间演奏家、演唱家原滋原味的表演,展现了多姿多彩的西北五省地方风情。

    注重跨界融合 突出以文化人

    本届音乐节不仅注重打造高品质的文艺作品,而且注重从需求方策划导赏活动,借助“跨界”“混搭”的丰富形式,引导观众欣赏艺术,让艺术更好服务人民。例如《谛听天籁・中华创世神话原创作品音乐会》、《锦绣中华―西北风情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将音乐、诗歌、摄影等不同门类的艺术形式跨界融合,让观众对作品及其所蕴含的意义有了更好的解读;《笛韵天籁音乐会》《交响组歌<大运河畅想>》通过艺术与技术的跨界融合,拓宽了音乐原有的艺术空间,提升了可看性。

    当前,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集结号已经吹响。未来,“上海之春”将继续在弘扬好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品牌的时代性、人民性和创新意识,着力抓好“打造海纳百川的文化码头”和“力推新人新秀新作”两个内驱力,进一步聚焦历届中国优秀音乐作品、少数民族优秀音乐作品、全球优秀音乐人及作品和面向大众的国际音乐文化交流活动,努力打造一个名家名团云集、优势资源集聚的码头,一个集创展研为一体、精品力作涌流的源头,一个立足长三角、辐射全中国,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知晓度的上海文化品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