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了这本书,它最早的中译本就在一大会址
  • 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了这本书,它最早的中译本就在一大会址

    时间:2018-05-18 16:28:07  来源:东方网-红色之声  作者:毛丽君

    原标题: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了这本书,它最早的中译本就在一大会址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同志在瞻仰一大会址时曾说:“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近期,上海的红色博物馆正在迎接一波又一波的观展热潮。从今天起,小红带您走进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二大会址、四大会址等上海的红色博物馆。让我们一起去寻访这些场馆中的“镇馆之宝”,一起阅读它们背后的故事,解读我们党的初心。

    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展厅中央的展柜中,陈列着两本薄薄的小册子,纸张微微泛黄,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这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1920年8月首版本和9月再版本。

    这两版宣言被后人称为《共产党宣言》“姐妹本”,馆方表示这两版《共产党宣言》是一大会址纪念馆的“镇馆之宝”。

    为什么是“镇馆之宝”?

    现存最早中译本《共产党宣言》

    1848年2月,由马克思、恩格斯合作完成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了。

    △ 陈望道先生

    1920年8月,由陈望道翻译、陈独秀和李汉俊共同校阅的第一个中译本《共产党宣言》以“社会主义小丛书第一种”形式,由“社会主义研究社”名义发行,初版共印了1000本。这版《宣言》的封面印有水红色马克思微侧半身肖像,首印1000册,很快售罄。

    由于排版疏忽,这一版的封面错印成《共党产宣言》,于是在9月再版,加印1000册,封面书名亦改正为《共产党宣言》,马克思肖像的底色变成蓝色。此后《宣言》多次重印,成为国民党统治时在国内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 红色封面为1920年8月版《共产党宣言》,

    蓝色封面为1920年9月版《共产党宣言》

    今后,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将把《共产党宣言》及其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故事作为一个专门的宣讲主题,让更多人了解《共产党宣言》与中国共产党和党的诞生地上海的不解之缘。


    推荐理由

    今年是《共产党宣言》问世170周年,也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 20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早上10点,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入口处排起长队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恩格斯说,《共产党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

    相关阅读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共产党宣言》举行集体学习 习近平同志这样说

    △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在参观过程中,总书记仔细端详《共产党宣言》

    背后的故事

    1920年9月版的《共产党宣言》,封面上盖有一枚长方形的印章,“张静泉[人亚]同志秘藏山穴二十余年的书账”的字迹仍可辨认。那么,这方印章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 蓝色封面的《共产党宣言》封面上的印章依稀可见

    张静泉,又名张人亚,浙江省宁波第一个中共党员,1922年上海金银业工人运动领导者,中华苏维埃政府出版掌门人。在白色恐怖年代,他冒着生命危险,为党留下了一批珍贵的文献资料。

    △ 张静泉(人亚)同志

    一大会址纪念馆陈列研究部副主任韩静这样讲述:“1927年年末,一个冬日的午后,张人亚带着一批文件书报,悄悄回到镇海霞浦祠堂后的老家,他将携带的东西交给父亲后又悄悄离开老家返回上海。老人家对外佯称张人亚已亡故,为儿子和早逝的儿媳修了一座合葬墓。老人家把这些文件书报用好几层油纸精心包扎好,藏进张人亚的空棺,埋入墓内。为了不被人发现,甚至连墓碑也故意少写了一个静字。”

    这一埋就是二十多年。解放后,张人亚的父亲一直等不到儿子的消息,自知凶多吉少,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将藏在张人亚衣冠冢内的文件取出,嘱托三子张静茂一定要将这批东西还给共产党。据《红色中华》记载,张人亚于1932年病故于由瑞金赴汀洲的路上,时年32岁。

    △ 位于北仑霞浦霞南村长山岗上的张人亚衣冠冢

    1959年,张人亚之父藏于墓中的这批见证党的发展历史的珍贵文献资料,一部分被捐赠给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前身――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筹备处,保存至今,其中就有这本1920年9月版、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

    据馆内档案记载,当年收到此书时,除纸张因年久泛黄、发脆外,整本书基本完整,无明显残损。这本铅印的32开、58页的小册子,凝聚着张人亚烈士为革命奋斗终生的信仰,也寄托着烈士一家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感人情怀。1995年11月,经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鉴定,确认为国家一级文物。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共产党宣言》是印数最多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文单行本,被誉为“红色中华第一书”。

    在历史的洪流中,《共产党宣言》犹如一面光辉的旗帜,指引着中国马克思主义革命者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开创了中国社会的新天地。它更是一种精神动力,时刻激励着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来源:红色之声

    部分文字作者:毛丽君

    摄影:汪伟秋

    部分照片由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提供

    编辑:章丛雨

    审稿:程伟民

    点击"阅读原文" 来看《共产党宣言》与“一大”会址的那些事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