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95后”的目标用户直抵“95岁+”,这批名校大学生把创新创业项目都投在了养老业
  • “95后”的目标用户直抵“95岁+”,这批名校大学生把创新创业项目都投在了养老业

    时间:2018-12-19 08:09:40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95后”的目标用户直抵“95岁+”,这批名校大学生把创新创业项目都投在了养老业

    睡硬床、睡软床,还是只睡适合老年人自己的床?瞧,从复旦到上海交大,从浙大到厦大,这批来自名校的创新创业大学生,不约而同把项目都投在了养老这个行当。不论是专利技术,还是在线服务,在18日首届“亲和宇宙杯”重点高校银龄产业创新创业公益大赛上,“95后”的目标用户直抵“95岁+”。

    “养老,不是把老人送进养老院养起来,也不是老头老太搞的事业,”年过七旬的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周禹鹏告诉大学生们,对于这个服务业中的朝阳产业,联合会已专设养老服务专委会,“养老是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从事养老业者永远都是年轻人。”

    “95后”的目标用户直抵“95岁+”,这批名校大学生把创新创业项目都投在了养老业

    77岁的表演艺术家乔榛讲述自己的养老心路。

    个性化订制:从自适应床到随心光源

    在当天决赛中,共10个项目团队,从全国五大分赛区的100多个项目团队中胜出,他们绝大多数来自传统意义上的985高校。其中一些养老科技,得到教授团队指导,即使不是老人也产生了需求欲。

    “95后”的目标用户直抵“95岁+”,这批名校大学生把创新创业项目都投在了养老业

    浙江大学陈宇韬等“解剖”了他们团队研发的智舒生活床具。与所谓的“记忆枕”“记忆床垫”相比,这张智能自适应床的“记忆性”更是因人而异的。

    原来,在嵌入柔性电子技术的多层床体剖面中,既有传感器层,也有芯片层,还有气垫层,通过自动测量老人的睡姿以及背部压力分布情况,改变自身形状,使老人的颈、背、腰等身体部位,始终处于合理的压力范围内,解决老年人由脊椎病、腰椎病等带来的健康和睡眠问题。陈宇韬说,他们还配套开发移动端APP,具有健康监测、自定义调节等功能,阶段性分析老人适应状况并加以反馈。

    “95后”的目标用户直抵“95岁+”,这批名校大学生把创新创业项目都投在了养老业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发现,个性化定制的思路,同样用于厦门大学学子研制的随心光源。现实中,灯光环境营造对于老年人情感体验,有一定关联性。这种带有人性化陪伴意义的智能灯光产品,利用面部识别与脑电波技术检测老人的情绪状态和变化,基于生理学、心理学理论,自动调节居室灯光的亮度和色彩。用他们的话说,这是“灯光随心而生,心情因光美好”。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