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沪港两地人文相亲 三位在沪生活的香港人讲述上海故事
  • 沪港两地人文相亲 三位在沪生活的香港人讲述上海故事

    时间:2017-06-30 21:16:07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洪俊杰

    原标题:沪港两地人文相亲,经济相融,演绎了不少动人的双城故事。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听三位在沪长期生活的香港人讲述他们的上海故事―― 变化最吸引人,上海这座城市充满活力

      “新上海人”李剑锋――

    二十多年深读上海 从中觅商机谋发展

    对李剑锋的采访约在淮海路上的瑞安广场。走进会议室,看到墙上挂着邓小平的名言,“思想要解放一点,胆子要大一点,步子要快一点”。“这几年,做传统产业越来越难,希望用小平同志的话鼓励我们快一点,找到别人没发现的商机。”李剑锋笑着解释。

    西装笔挺的李剑锋有着多重身份:瑞安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香港(地区)商会上海分会会长,还是黄浦区政协委员。从上世纪90年代来到上海工作,他和公司参与了上海的城市建设,见证了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现在看来当时的决策完全正确

    “我第一次来上海是1996年,那时虹桥机场只有1号航站楼,浦东机场还没建,延安路高架在分段施工。”李剑锋至今还记得当时情景,“我住在陕西南路上的城市酒店,从机场坐车过去,足足1个多小时。那时候,整条淮海路东段都是工地”。

    1997年,高端写字楼瑞安广场落成启用。第二年起,瑞安集团开始开发太平桥地块,筹建日后的新天地。“当时我们遭遇了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但公司管理层坚定看好上海的未来发展,下决心要把握机遇做好这个项目。”李剑锋说,现在看来,当时的决策完全正确。

    按照规划设计,新天地将以上海近代标志性建筑石库门为基础,嵌入餐饮、娱乐、零售等时尚功能,成为上海休闲文化的新地标。“我们面对的大都是1920年代的建筑,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李剑锋看来,保护老建筑是一门“平衡”艺术,既不可能当博物馆一样原封不动保留一切,也不能盲目拆掉。于是,瑞安从德国引进先进外墙保护技术,并对规划区内的老建筑采取“一幢一议”的方式,最后拆了小部分留了大部分,“大规模拆除肯定能让公司有更大发挥空间,但谁会喜欢假古董呢?”

    2001年,新天地正式营业,成为当时上海商业新模式。环境做出来了,人气也就吸引过来了,之后公司在周边开发的写字楼与楼盘成为香饽饽,写字楼长期满租,翠湖系列楼盘亦成为上海知名物业。

      常劝香港年轻人多来内地看看

    作为香港在沪企业家,李剑锋关注两地经济合作的机遇。“香港与上海之间有共性也有差异性,两地都重视第三产业,两地的差异性可以取长补短。”比如说,由于香港比上海开放得早,在专业服务领域,香港有着丰富的国际服务经验、精通业务的人才以及广泛的海外人脉,而上海在大型设备制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园区管理能力等方面有一定优势。

    在他看来,香港的角色有点像内地联接世界的“超级联系人”。李剑锋说:“过去香港对上海投资较多,如今在国家倡议下,两地可以合作走出去”。今年5月,香港贸发局与上海市港澳办组织沪港两地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代表团访问泰国和越南,这是两地首次组成“联合舰队”出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2000年开始,李剑锋逐渐将生活重心从香港移到上海,用他的话说就是成了“新上海人”。有些港商至今保持着“工作五天在上海,周末两天回香港”的状态,李剑锋坦陈,自己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模式。“一星期少了两天,你就不能深入了解上海。”他说,周末有闲暇时间,自己会骑辆共享单车走街串巷,“上海哪里有地道的本帮面馆,哪里可以买到好吃的面包,哪里能买到好书,我都知道”。

    20多年深读上海,李剑锋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悄然变化。在商言商,变化意味着机会。上海的微更新从来没有停步。敏感的李剑锋注意到这点,“变化是最吸引我的地方,也使这座城市充满活力。”另一层意思就是,可以从中觅得商机,谋求发展。“我常劝香港年轻人有机会来内地看看,尤其是上海、北京这些大城市。”

    “沪港人”姚祖辉――

    建立良师益友制度 香港“沪漂”有依靠

    2014年,香港岭南大学英文系毕业生劳焯来到上海参加“沪港明日领袖实习计划”。岭大并不属于香港最顶尖的三所大学,劳焯一度觉得,自己不知道毕业后能干什么。

    在上海,他进入上海电视台(SMG)一个时尚节目组实习,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直到能独立制作10分钟节目。实习结束不久,他参加了香港TVB招聘会,不曾想最先吸引面试官的,就是在SMG的实习经历。面试官当场让他剪了一段片子,正巧,剪辑软件就是实习时用的那一款。曾经对未来迷茫的劳同学,就这样顺利开始了职业生涯。

    促成“沪港明日领袖实习计划”的,是一位叫姚祖辉的香港人。

    香港青年来沪交流不断升级

    姚祖辉一直说自己是“沪港人”,从历史渊源上说,他的父亲上世纪40年代末从上海到香港,家里还讲宁波话; 从现实情况来说,他1992年将家族企业带到上海发展,并在3年前将公司名称从“万顺昌”改为“沪港联合”,“或许是自己沪港人的身份,我更关注两地间的交流,特别是青年之间的交流。”

    姚祖辉说:“2004年,我想组织4000人去深圳参观‘世界之窗’,早上出发晚上回来,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让姚祖辉没有想到的是,竟有一半香港青年没有办理过回乡证。最后在各方协助下,这个团顺利成行,“虽然行程较短,但我们帮助同学们迈出了认识内地的第一步”。

    姚祖辉将这类参访活动称为“青年交流1.0版”,之后从最初的广东省内延伸到京沪多地,从一天改为多日,内容也从简单的走马观花,扩展到与内地青年深度接触。到了2007年,已在上海事业有成的姚祖辉,开始筹划“青年交流2.0版”,就是安排香港青年在上海实习工作6到8个星期,体验上海生活。2014年,港生劳焯参加的“沪港明日领袖实习计划”,便是其中一项活动。

    “过去,香港青年来上海实习,会去港资企业或香港商会,但我觉得面太窄了。”为此,已当选为香港青联主席的姚祖辉,逐一拜访90家接受320名香港青年实习的单位,“我们要‘面试’公司老板和人力总监,看看这家企业是不是真心为青年创造条件。”

    通过两个月左右的实习,香港青年收获了不少,最重要的是接了地气,“他们有了另一个视角看内地,不再只是从部分香港媒体的角度看问题”。姚祖辉也给他们提了两个要求:第一,要装上微信APP;第二,要在上海交几个一辈子的朋友。

    帮助香港学生实现在沪就业

    “香港青年能适应上海环境吗?”组织多次活动后,姚祖辉发现顾虑最多的倒是孩子的父母,“他们会不断问我,上海安全吗?那里有空调吗?他们还是不了解内地。”

    长期穿梭在沪港之间,姚祖辉看到在上海的机遇。既然香港青年能适应上海的生活,能不能帮他们留在这里发展呢?这是他“青年交流3.0版”的内容,帮助香港青年在上海找工作。“上海有140多名香港学生,我们帮他们找工作,告诉他们如何解决社保、住房以及以后的子女教育问题。”姚祖辉还有一个小目标,就是推进“青年交流3.1版”,帮助港生在沪就业,“香港的创业空间比上海小很多”。

    与年轻人打交道多了,让50多岁的姚祖辉更懂得沟通方法。他很愿意与年轻人分享自己20多年的“糗事”,比如刚到内地做生意时,因为不熟悉情况、不懂沟通,走了些冤枉路。为了让他们能走得更顺畅,姚祖辉还建立了“良师益友制度”(mentor),邀请70多位30岁左右的热心在沪港人与香港青年结对,每周双方至少见面一次,或一起吃饭、一起逛街,让孤单的香港“沪漂”找到依靠。

      香港驻沪经贸办主任邓仲敏――

    沪港要一起用好国家政策

    对已担任三年香港特区政府驻上海经贸办事处主任的邓仲敏来说,上海是一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熟悉是因为沪港都是国际金融大都会,陌生则因为上海有着浓厚的历史底蕴。日前,她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记者:这20年沪港合作成果如何?

    邓仲敏:香港与上海关系源远流长。自1997年回归以来,特别是2003年沪港经贸合作会议机制建立以来,双方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项目不断深化,人文交流更为频繁。在2015年第三次会议上,两地政府在10个范畴27个领域达成共识,包括在商贸投资、金融、青少年发展、社会管理、航空航运物流、科技和创意产业等方面,并就商务合作、金融合作、公务员实习交流等签署合作协议。两地合作趋向多元化、多层次、多领域。

    在上海外来投资中,香港长期占据首位,上海企业也愿意去香港融资、投资,现有超百家上海企业在港上市。香港是一个高度国际化、自由化的全球金融中心,在带动内地金融机构走向国际,吸引外国资金和引进金融创新方面,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多年来,香港和上海发挥各自所长,为国家金融业发展做出了贡献。深化两地金融合作,还将有助于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内地金融改革。

    此外,沪港在法律服务方面有密切合作。香港国际仲裁中心2015年11月落户上海自贸区。如今,香港律师事务所在上海已有20多个代表处。

    记者:你觉得未来两地合作会有哪些亮点?

    邓仲敏:未来,沪港合作的前景更加广阔、合作更加密切,双方可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作为离岸人民币中心和资产管理中心,香港将更好发挥亚洲商业枢纽作用,协助国家做好“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工作。上海在进行“四个中心”和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双方可以加强在金融、投资、贸易、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合作。

    我想特别提服务业合作。香港服务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92%以上,上海“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70%左右。上海未来发展可以更多利用香港的人才、经验和国际联系,我们希望有更多香港专业服务者来上海开拓业务。两座城市要一起用好国家政策、把握好相关机遇。在未来,我相信香港和上海也能用好“一带一路”新机遇,增加两地合作的紧密度,更好为香港与上海民众谋福祉。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