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借助互联网“甄别寻亲” 上海提高救助成功率
  • 借助互联网“甄别寻亲” 上海提高救助成功率

    时间:2017-07-05 20:37:48  来源:中新网上海  作者:

      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4日电 (记者 郑莹莹)上海市救助管理站党委书记丁惠荣4日于此间透露,借助互联网等新手段,上海救助成功率大为提高。

      他介绍,近年来,上海市救助管理站每年救助各类身份信息不明的疑难受助人员近千名,“以前听口音、看相貌服饰,从交流的只言片语中去查找,成功率有百分之七、八十;这几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应用‘互联网+’手段,成功率大大提高,达95%以上。”

      今年4月,上海市救助管理站救助了一名70岁左右的老人,老人是浙江台州路桥区人,家庭住址、家中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等一概不知。工作人员根据老人提供的情况,未能在台州查找到相关信息。紧接着,又通过“今日头条”,利用弹窗将信息精准推送到路桥地区相关用户的手机上,结果当天就得到了反馈。

      此前的今年2月,上海市救助管理站救助了一名失语老人,工作人员经过一番耐心沟通后,判断老人似能听懂上海方言,疑为上海本地人。同时,在安全检查中又发现老人随身物品里有一张上海交通卡,工作人员立即以此为突破口,致电上海公共交通卡股份有限公司,请求查询这张交通卡的使用信息,经查询发现该卡乘车记录遍布上海杨浦区、浦东川沙地区和浦东南汇地区,最近一次的使用记录是1月31日从轨道16号线野生动物园站上车到11号线康新公路站下车。

      根据这些信息,结合老人的体貌特征,上海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用“互联网+寻亲”的方法,立即与“今日头条”网站寻人栏取得联系,发布寻亲启示,并根据老人交通卡乘车信息,要求在其最近出现地周边10公里范围内进行推送。信息发布仅仅40分钟,家属就看到了寻亲启示,与市救助管理站取得联系,顺利接回了老人。

      互联网新手段大大提高了救助成功率。上海市救助管理站方面表示,将坚持传统甄别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

      据介绍,在传统甄别方法的基础上,上海市救助管理站自主创新开发了“受助人员图像甄别与指纹比对”系统,利用公安“人脸识别”技术和网络新媒体的资源优势,探索甄别寻亲新方法。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实际运用,上海市救助管理站梳理归纳出“口音辨识、情理感化、实地寻踪、物品寻迹、资料查找、公安协查、站际合作、媒体关注、头条推送、人脸比对、血样比对”等11种甄别方法,甄别能力大为提升。(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