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沪上高温下的"蜘蛛人" 凌晨五点开工如在烤盘上"跳舞"
  • 沪上高温下的"蜘蛛人" 凌晨五点开工如在烤盘上"跳舞"

    时间:2017-08-01 19:52:20  来源:东方网  作者:罗菁

    原标题:高温下的“蜘蛛人”如在烤盘上“跳舞”

    据《劳动报》报道:他们是城市里特别的“美容师”,专门负责为大大小小高楼外墙进行清洗,人们称其为“蜘蛛人”。在上海近日罕见的高温日子里,记者零距离走近他们。

    在高楼“飞檐走壁”,百米高空,他们比常人离太阳更近,面临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考验。热浪蒸腾下,每一块外墙玻璃的热度都犹如“烤盘”,但这些“蜘蛛人”无法躲避,甚至要紧贴其上清洁。一场作业下来,衣服湿透是家常便饭,甚至连脚上的胶鞋里,都能倒出汗水。

    劳动报记者近日零距离与这些一线职工相伴,记录下了他们令人感动的工作瞬间。

      凌晨五点就开工

    早上4时不到,当绝大多数人还在梦乡之中时,33岁的张启华已经准备出门了。他和手下的组员们,需要负责位于大虹桥地区万科写字楼外墙玻璃清洗。这一天,注定是一个不轻松的日子。

    “天气预报说又是一个高温天。”张启华嘟哝了一句,这个超热的盛夏,对这些“蜘蛛人”来说,无疑是个无法避免的“烤验”。正是因此,他们不得不早起作业,避开中午的高温时段。

    5时左右,5位组员已经全部到位,他们开始了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觉得“蜘蛛人”的工作就是清洁,技术含量不高。可记者现场看到,光是安全防护,就需要花上近一个小时。

    “我们的命,就系在这两条绳子上。”组员徐小军打趣地说道。“主绳”和“副绳”,就是每一个“蜘蛛人”的安全绳,按照要求,“主绳”和“副绳”彼此相连,但“绑点”却不能相同,必须分开。“要是都绑在一根管道上,断了就全完了。”张启华指点道,像水泥柱、粗管、缆桩等,都是“副绳”要求的“绑点”。这两根绳子意义重大,“蜘蛛人”们总是反复检查,现场安全员还要复核通过,才能允许作业。

    有意思的是,每一位“蜘蛛人”都是打结高手。“你看看他们的结,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一清环保清洁服务有限公司现场安全主管余坚告诉记者,这种特殊的结不会发生滑动,从而不影响“蜘蛛人”在高空中的位置。不仅如此,这些特制的绳索也很难彼此缠绕,从而减少了安全隐患。

    全部检查完毕后,张启华在每一根绳索与墙体的接触点上又垫上了一块厚厚的棉布。可别小看了这一举措,一方面减少了绳索与墙面的摩擦,防止断裂了;另一方面,棉布一旦脱落,对“蜘蛛人”来说就是预警,提醒他们出现了风险,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每块玻璃都是“烤盘”

    一切准备完毕,组员们开始穿上厚厚的作业服,套上高帮胶鞋,戴上手套和安全帽,他们要赶在太阳完全释放“毒辣”之前,尽可能地完成手头的工作。

    “这么热的天,你们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有必要吗?”面对记者的不解,张启华表示,之所以如此,还是出于工作需要。外立面清洗,几乎都是玻璃幕墙,只有高帮胶鞋才能保证防滑;不少外墙半年才清洁一次,污垢众多,普通的洗涤剂根本无用,而添加了化学物品的强效清洁剂对皮肤有损,因此必须戴上手套和穿上厚作业服。

    太阳升起后,毫无遮掩的楼顶上已是热浪滚滚。记者无意中碰了一下外墙玻璃,炙热的刺痛感立即让人缩回了双手。不是热,是“烫”!“气温要是达到38℃,这玻璃上60℃都不止。”徐小军告诉记者,即便是双脚穿着厚厚的胶鞋,但踩在玻璃上,那种热量依然透过鞋底传递过来,有时温度太高,清洗剂和水浇上去,居然能冒烟。“蜘蛛人”们都认为,在这个大热天里,每一块外墙玻璃就犹如一块“烤盘”,而他们就在这些“烤盘”中“飞舞”,反复接受“煎炸”。哪怕是再小心,每一位“蜘蛛人”的手上都会有玻璃造成的烫伤,“胳膊碰一下,马上就是一道红色的烙印。”徐小军说,除了“烘烤”,他们还得面对高温下的阳光反射,有时阳光太强烈了,刺激的人双眼流泪,十分难受。

    当然,悬吊在高空之上,双脚不着地,这份淡定的心态也不是所有人能具备。而对这些“蜘蛛人”来说,“飞檐走壁”都是小事一桩,他们每个人的作业宽度都要在3米左右,也就是意味着这些职工都会在空中摇摆,而且他们还练成了“一刀切”的技能―――每一块玻璃,刷刀一次搞定,绝不重复擦洗。

    而更神奇的是他们还有“流星锤”。每一位“蜘蛛人”的腰间会有一个特殊的吸盘,这用来进行特殊外形高楼的作业所用。“就拿当年世博会的中国馆来说,上面大,下面小,碰不到玻璃怎么清洗?就用这个吸盘甩过去,吸住玻璃然后把自己拉过去。”张启华如此解释道。

      衣服拧出汗鞋能倒出水

    阳光下,“蜘蛛人”在高楼上的身影是那么不起眼,但伴随着他们工作不断推进,原先灰蒙蒙的玻璃恢复了洁净的外貌,重新绽放出光芒。

    10时不到,外墙清洁的第一阶段结束,5位组员满头大汗地回到楼顶,每个人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盐汽水痛饮起来。原先干燥的作业服,早已被汗水和清洗水所浇透,而张启华吃力地将双脚拔出胶鞋后,记者惊讶地发现,他的脚已经完全被汗水泡得发白了。

    衣服拧出汗,鞋能倒出水。对这些“蜘蛛人”来说,一点都不夸张。张启华告诉记者,高空中的那种闷热感觉就仿佛在蒸笼之中,全身上下每一个毛孔没有不出汗的,有时实在太热,心跳都会加速。真要遭遇到这种临界状态,那就意味着人快要中暑了,这时一定不能逞强,必须停止作业休息。为了能强制降温,他们有时不得不打开楼顶的水箱,一盆盆给自己浇水来缓解温度。

    “干我们这一行的,没有胖子。”张启华如此说道,“再胖的人,天天晒上十来个小时,也脱胎换骨了。”而徐小军笑着则指着自己脸告诉记者,每一位“蜘蛛人”都是“阴阳脸”,安全帽的印子就是“分界线”,黑白分明,特别明显。

    辛苦,谁都知道。但张启华和组员告诉记者,上海的高楼越来越多,总得有人负责为这些大楼去“美容”,“我们就是干这个的。”

    从业13年来,张启华爬上过很多申城的高楼大厦,甚至连第一高楼“上海中心”,也曾是他们的作业地点。对此,他的心中多少有些自豪,“虽然累,可很有成就感。”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