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出行、聚会、恋爱 共享单车竟悄然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
  • 出行、聚会、恋爱 共享单车竟悄然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

    时间:2017-08-02 20:27:38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杜晨薇

    原标题:出行、聚会、交往,甚至恋爱……共享单车竟悄然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

    记忆里的大学时光,总少不了这样一幅美好画面――身着连衣裙的女孩静静坐在少年飞驰的自行车后座上,向着教学楼的方向远去,任凭披散的长发被清风拂动。

    而今,随着没有“后座”的共享单车在大学校园内的普及,又催生了新的校园图景――明艳的少男少女双双骑上单车,跨出校门,走向纷繁的都市街区。可见,小小一辆共享单车,正逐渐改变着当下大学生的社交方式和活动范围。

    不久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两名在读研究生在复旦校园内展开了一场关于共享单车使用情况的观察和探究。他们发现,共享单车对大学生的“改造”不仅仅体现在他们的出行方式上,甚至连同他们的作息节奏、交往渠道、生活经验、文化认同等也伴随车轮滚滚,呈现出新的转变。近日,记者采访了其中一名研究者陈鑫盛。

      商圈能否导流大学生顾客?成也小黄车,败也小黄车

    占地92万平方米的复旦大学主校区位于杨浦区西南部的邯郸路上,毗邻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往东靠近五角场商圈、长海医院。地铁3号线的江湾镇地铁站、10号线的国权路、五角场、江湾体育场地铁站等4个站点分布于学校附近。中环干线、邯郸路、国定路等横穿校园而过,将校园划分成若干区块,学校的江湾新校区与主校区则依靠淞沪路相连接。

    最早出现在复旦校园的共享单车品牌是OFO。从2016年5月第一辆车进入校园起,短短数月,OFO在复旦的用户已经破万,并逐渐成为复旦校园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学生们亲切地称它为“小黄车”、“小黄”。而研究者陈鑫盛和潘晨曦也是校园小黄车的“资深用户”。

    经过在校园中一年多的扩展与渗透,如今的小黄车成了许多学生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过,相比自主购买的单车,共享单车因不涉及私人物权,而是一种共用的、有限的租赁资源,因此给人的出行行为增加了一个前置条件――找车。为了更便捷地找到并使用共享单车,不少学生调整和改造了原有的行为惯例,形成了新的时间节奏把控和生活方式。

    一名访谈者说,因有校外实习,共享单车成了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为了确保每天都能顺利找到车,她固定“在八点第一节课上课前出门”。另一名学生住在学校西北边的北区学生宿舍,每天要到校园最东边的新闻学院上课,对于单车的需求迫切。因此,她习惯将共享单车嵌入到出行计划中,确保在便于找车的时间节点出行,逐渐成了一名“生活规律且健康的大学生”。

    陈鑫盛说,基于“找车”形成的新习惯不仅仅指向校园生活,许多学生在校外的休闲、购物、运动方式也伴随共享单车的使用形成新的风尚。过去,因杨浦三号湾商圈人流量大,车辆遗失率高,学生很少涉足。而今,因这里停放了大量随骑随走的共享单车,复旦学生前来消费的频率增加了。

    相对的,那些找车困难的区域在学生消费力导流上就体现出了明显的劣势。一名访谈对象说,过去喜欢在国年路买菜。但因国年路附近很难找到小黄车,且不便于停放自行车,“一停就被人骑走”,如今,反倒“宁可去沃尔玛买生鲜,因为江湾体育场小黄车多”。由此可见,随着出行方式的改变,大学生对临近区位功能的认识也产生了变化。

    骑着单车逛街区,认识地铁线路以外的都市景象

    大学,某种意义上是自成体系的“小社会”。一个学生可以不出校门,完成学习、运动、休闲、饮食、购物等绝大多数日常行为。而认识校门外的世界,也往往基于地铁等大尺度交通,点对点地开展活动,对校园周遭的街区环境反倒缺乏认知。

    陈鑫盛和潘晨曦在研究中发现,共享单车的广泛使用,有效拓展了学生在地铁等既有交通线路外的活动空间。尤其加强了与周遭街区和其他高校的连结。这让大学生对城市的感知有了新的时空体验。

    一名访谈对象认为:“复旦和同济大学地理距离相差不远,但连接方式很尴尬,最快的方法是到江湾体育场,乘地铁到同济大学。两站地铁加上走路的时间非常耗时,但如果骑小黄车,就会节约大量的时间。因此,我经常骑小黄去同济找同学,很方便。”

    另一名接受访谈的男生则将连接复旦本部和江湾校区的淞沪路作为日常骑行的“走廊”。“我选择在夏天傍晚饭后与女友共同骑小黄车,通过淞沪路骑至江湾校区,或散步后再骑回,或坐校车回来。”

    通过小黄车,两个校区的联系突破了仅仅依靠地铁与校车的方式。而在大尺度的交通工具出行中被忽视的淞沪路及其周边的社区,也在学生的骑行行为中,被发现,被认知。

      几毛钱单车“红包”串起复旦学子,引爆新的社交玩法

    经由手机注册成为共享单车用户,同时,日常也必须通过手机输入车牌号码、获取密码后解锁使用,就连收费也和手机账户绑定。这样的功能设计决定了共享单车必须依附于互联网而存在。

    也因此,陈鑫盛将共享单车看作是新媒体的一种。他发现,随着小黄车渐成校园“风尚”,一个叫做“OFO复旦大学邯郸校区红包群”的“线上地方”也逐渐萌芽。

    “由于OFO有微信端服务号的功能,因此与微信密切连接,不少用户是从微信转移到APP上的。借由微信,OFO用户形成了校园微信群‘OFO复旦大学邯郸校区红包群’。”

    这个“红包群”的建立,基于OFO官方设定的一种“红包”分享模式:OFO会在每位用户完成骑行支付后,向用户提供十张左右的电子优惠券,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分享给他人,抵扣下一次使用的费用。因此,许多用户选择将每次骑行获得的电子优惠券“红包”分享到该群中,形成资源的有效共享,群内日常保持着较高的热度。

    不少学生认为,“优惠力度虽小,但因为有这样的群体在,而且分享和领取都非常方便,使得发红包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通过发“红包”的形式,OFO校园用户之间产生了稳定存在的联系,甚至形成独特的交往关系。有人在群里反映车辆问题时得到解答,并认识了新的朋友。有的甚至因高频率散发红包,成了群里的“红人”。这些日常出行生成的实践主体共在这一个空间中,实现了自觉的交往。

    如今,这一微信群的功能已不仅限于红包,有用户分享娱乐段子、发送节日祝福,也有更多与校园相关的讯息流入,例如海外交流研修、实习招聘、创业公司广告等,甚至来自其他平台的优惠活动,例如支付宝新年集福交换、外卖平台邀请优惠等。一名访谈者表示,“虽然大家在线下并不认识,但是我们知道进群的都是复旦的朋友,一来二去,领了人家的红包,也送了人家红包,就自然熟悉起来了。”没想到,经由红包分享这一用户新型关系所形成的线上空间,正在形成自身的文化和群体成员的认同感。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