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73岁老帅在沪崇明岛基地耕耘17年 慢工出细活青训人才辈出
  • 73岁老帅在沪崇明岛基地耕耘17年 慢工出细活青训人才辈出

    时间:2017-08-09 19:54:20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陈华

    原标题:弟子连夺三届全运会冠军,73岁老帅在崇明岛基地耕耘17年,慢工出细活使青训人才辈出 根宝的“专业主义”:一心培养足球明星

    上海市崇明区秀林路191号,根宝足球基地,乳白色的一号别墅外,镂空黑色铁栅绕出一道弧线。

    这是申城著名足球教练徐根宝平时休息和工作的地方。儿时在静安别墅弄堂里踢足球的徐根宝端坐一楼会客厅,他笑着说:“其实,我早就是半个崇明人了……”

    8月3日,以根宝足球基地1999―2000年龄段为班底的上海队,在天津全运会男足U18决赛折桂,徐根宝麾下三代弟子传递金牌的“火炬”,演绎连续三届全运会“三连冠”的神奇。

    三天后,这名73岁的资深教头心静如水,冠军带来的鲜花、掌声和荣耀,似乎未曾发生过。徐根宝说:“拿冠军后第二天,我就飞上海回崇明基地了。有一点可以肯定,足球事业没有退休,我还要继续干下去,还要为上海培养新一批足球人才。”

      “培养尖子球员的模式”

    17年前,徐根宝在上海最偏僻的崇明岛建立足球基地,立志为上海、中国培育人才;2014年底,徐根宝把武磊等第一批弟子、傅欢等第二批弟子转让给上港集团;17年后,徐根宝又率第三批“崇明制造”的弟子代表上海夺得全运会冠军。

    徐根宝说,他搞青训搞俱乐部,有个最大特点:“完全是一种紧紧围绕足球的发展模式,是努力培养尖子球员的发展模式。”“我无所谓金牌,但希望你们能靠自己的努力载入史册。”天津全运会决赛前的队内准备会上,73岁的徐根宝对18岁的小球员们说。

    他们可以算是根宝的第六代弟子,崇明基地的第三代。这场赛前准备会,开得有点像告别会。根宝对这些孙子辈的孩子们动了感情:“明天你们将各奔东西,徐指导年纪大了,不可能再让我带国字号,我不可能再手把手教你们所有人。但我希望,2022年世界杯,中国国家队里面,至少你们能进3个主力!”

    这个要求其实并不高。1993年,徐根宝从国家队回归上海执教申花,率队夺得申城历史上第一个职业联赛冠军,还培养出范志毅、祁宏、申思、刘军、吴承瑛和谢晖等一批国脚。之后,徐根宝创办有线02俱乐部,囊括杜威、孙吉、孙祥和于涛等国脚。第三代弟子最出名,他们是崇明岛“十年磨一剑”的代名词,代表国脚有武磊、张琳、颜骏凌和王超等。第四代弟子傅欢、贺惯等目前国家二队的国脚,同样出自崇明基地。随着天津全运会夺冠,徐根宝的第六代弟子腔调已出来,力争成为新一代国脚。

    据《体坛周报》统计,过去17年,徐根宝培养出来的弟子(包含暂报预备队以及短暂训练“半成品”),在中超、中甲和乙级三级职业联赛,球员总人数近60名,如此高的成材率让人咋舌。

    记者请教徐根宝,为何全国那么多青训,根宝制造拿冠军的概率更大,崇明出品的职业选手、国脚最多?根宝足球的成功秘诀在哪里?他自己总结说,离不开“17年始终不变”的三点――

    “首先是我们有一个‘根据地’,一个属于自己的、很好的足球训练基地。”徐根宝不无得意地说。2013年,徐根宝带上港队去西班牙集训,把基地的宣传手册送给西甲西班牙人俱乐部主席,和当时英冠沃特福德队主帅、意大利球星佐拉,他们看到宣传手册上印刷的室内足球训练馆,都翘起大拇指。“他们说,在西班牙和英国,都没有太多俱乐部有室内足球训练馆。”

    “其次是因为我亲力亲为,我们的教练团队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徐根宝说,全运三连冠离不开教练组的奉献,离不开明确的目标定位,“我们俱乐部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就是为上海、为中国培养足球明星。”

    “最后,不管是全运会还是俱乐部,我们始终有鲜明的战术风格,抢逼围接传转,不断学习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技术流风格。这次天津全运会,我从西班牙回来两个月,参与训练计划制定,重点抓了技战术风格,还是有效果的。”思路清晰的徐根宝总结能力很强,“包括2015年我买洛尔卡俱乐部,其实就是想去西班牙亲身体会,人家作为世界冠军的职业足球,到底是怎么搞的。”

      “都过去的事,不要再提”

    “你们一定要代表我感谢申花和上港对球队的大力支持。”全运决赛结束后,徐根宝特地这样叮嘱记者,“没有他们的支持,就没有这支球队的今天。”

    这支上海U18队并非全部来自根宝基地,其中还有2名来自申花的队员、3名来自上港的队员,还有来自申鑫的队员。徐根宝在夺冠后第一时间表态,感恩上海足球一盘棋的支持。

    上海足坛圈内人士知道,这种表态背后的超脱,多少有些“以德报怨”的成分。当初,一名骨干球员的家长、部分教练和申花俱乐部,曾强挖徐根宝麾下一位“主心骨”。功勋老帅的内心,一度受到“一万点暴击”。这位被挖的“主角”叫刘若钒,来自四川南充,2010年开始来上海踢球,在根宝足球基地接受培训。因技术出色、进球众多,他在球迷中还有一个外号:刘如麻。

    “刘如麻”作为根宝基地这批队员中的绝对主力,在2015年改换门庭,加盟申花。家长、部分青训教练和申花俱乐部,一开始采取的是非常规做法:申花先垫资约200万元给球员家长,让家长出面,触发球员培训合同内的100万元违约金条款。

    徐根宝无法接受这样的招数。那段时间,他常和记者交流看法。“我们培养了这个队员6年,花费多少心血?到底价值多少?最关键,这种手段是不对的。如果都撕毁合同,强行把孩子带走,上海足球要乱套了!”“(家长)第一次来,说要接小孩回去休息几天;第二次来,说要带小孩留洋去葡萄牙踢球。我知道他们都是骗我的。申花俱乐部的车就停在基地外,接了球员家长过来闹的……”

    他第一时间向市体育局、市足协汇报情况。刘若钒是上海全运足球队选手,在上海俱乐部之间的流动产生矛盾,在根宝看来是内部矛盾。在相关负责人的协调下,申花俱乐部董事长吴晓辉一周后登岛“拜访”徐根宝。知道留不住球员的心,徐根宝选择放手,甚至给申花俱乐部出主意:“我当时合同违约金签少了,你这个小孩要定1000万元,保护自己利益。”但他正告对方,“不能利用我只有100万元的违约金,就采取这种办法挖人。至于到底给多少钱,随便,不给也可以!”

    其实,徐根宝当时完全可以通过打官司到中国足协寻求仲裁解决,也可以通过媒体报道施加舆论压力。但老帅最终选择服从大局。“第一,我不想把小孩炒起来;第二,我不要给外人看笑话,觉得上海足球不团结。”根宝回忆,“我成立基地是为上海、为中国培养人才,如果球员人在心不在,没有缘分,没必要强求。”

    在市体育局和上海足协直接过问下,申花俱乐部也拿出足够诚意,在球员交流方面和徐根宝达成共识,轩然大波逐渐平息。后来吴金贵出任申花技术总监,还特别给青训教练定下规矩:“转会必须按照中国足协规定,花钱买小队员,不能搞私底下那套东西。”

    这次天津全运会,身披上海队10号的刘若钒在半决赛打进一记精彩的“世界波”。但相比其他留队选手,他的进步速度让根宝放心不下。

    两年前的夏天,徐根宝与记者有一次长谈。他曾透露,自己也在不断调适心态。“曹定昨天送来结婚请帖,特地到崇明基地来看我,送茶叶、老酒和请帖,这几年他懂事很多。要允许这些队员有一个认识的过程。是非成败转头空,滚滚长江东逝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老帅特别叮嘱,那些恩恩怨怨的事情,“以后你再从正面去讲。申花也是在困难时期,毕竟我也是从申花出来的……”

    一个月前,记者偶尔又提及此事,根宝正色道:“都过去的事情了,不要再提了。”

    “命硬”之外,还要靠智慧

    在2000年出版的《风雨六载》自传中,徐根宝给自己的足球往事一句解释:“我确实是命硬。”

    但“命硬”之外,根宝也有他的智慧。从当初投身崇明岛开始自己的足球创业,他就在商品经济的浪潮中,巧妙地寻找市场与政府诉求的最佳契合点。

    2007年,徐根宝敏锐地抓住全运会的改革机会。此前从八运会到十运会,上海男足的出征队伍都是从申花俱乐部选派的。十一运会前,申花青年队在U20年龄段出现断层,上海市体育局决定与根宝足校签订合作意向书,改由根宝基地的球员代表上海打全运会男足比赛,市体育局每年提供约200万元的集训和比赛资金。

    2009年在济南,新模式推行的第一次全运会上,徐根宝亲自带队获得冠军。当时担任上海市足球协会秘书长的隋国扬称,这是“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的新模式,“体育管理部门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合作,最终完成夺金任务,说明我们这个合作模式还是很成功的。”2017年天津全运会,上海体育局依旧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与根宝的足球基地合作。职能部门每年提供800万元左右的经费,但前提是徐根宝签署成绩意向责任书,确保”夺冠”。

    “我是个体户,但我从没把自己当个体户……在遇到一些问题或困难时,我必须要请政府部门帮忙。”徐根宝曾这么解释说,“尽管我是民营企业,但我始终当这是一个公益事业去做。”

    从2006年带武磊等人征战乙级联赛开始,钱对于根宝就是绕不开的话题。最艰难的时候,每个赛季结束,他都要为第二年的运营经费发愁。他曾给记者算了笔账:“乙级联赛一年没多少投入,我打了两年上了中甲。中甲打了五年,每年靠股东东亚集团的400万元,加上自己拉的赞助200万元,一年600万元也能生存。2012年我卖掉好几个球员,加上东亚的400万元和特莱仕的赞助,一年2000万元也实现了冲超……”

    “当然,到了中超只有2000万元是远远不够的。2013年,靠有关方面牵线,有了稳定的赞助投入。不然光靠我自己拉赞助打中超,肯定不行。”徐根宝清楚,球队一路走来,有关部门给予很大支持,牵线搭桥是其中之一。得益于此,徐根宝可以一门心思抓足球技战术业务,心无旁骛培训青少年人才,不必像最初那样靠“陪吃饭、陪喝酒、陪合影”来苦苦“化缘”。

    2014年底,上港集团全资收购球队时,整体价格并不高。徐根宝觉得,球队十多年成长离不开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帮助,“这个球队还是要为上海出力”,所以开价不能太高。俱乐部中,根宝占股60%,最后分到手里的不到1个亿。这刚赚来的不到1个亿,还没产生多少利息,就又花了出去。2015年,徐根宝收购西班牙洛尔卡俱乐部,第二个赛季就把球队运作到西乙A职业赛场。“那场升级附加赛踢完,大家都说,根宝你的5000万元(人民币)没有砸水里。”徐根宝说,如果晋级失败,那等于这5000万元打了水漂。

    收购西班牙俱乐部,其实为的还是国内球员。他收购海外俱乐部的目的,就是希望“养鸡生蛋”――这支在天津夺冠的上海队,曾连续两次前往西班牙集训比赛,全年打了50多场比赛,为最终夺冠奠定扎实基础。

    兜了一圈,徐根宝心心念念的还是“培养尖子”“培养明星”。徐根宝不服老。吞下三颗保心丸,压在舌头底下,他就精神抖擞去带训,球场上马上传来他标志性的“咆哮”。军人出身的根宝,改不了自己风风火火的性格。

    天津全运会,也许是根宝的最后一届全运会了。在这批1999―2000年龄段球员之后,根宝基地已无单一年龄段球队了。而以目前这支全运队为根基,培养尖子球员,是根宝此后数年的方向。他说:“我还没老,我还会干下去。”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