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10小时不间断 朗诵声在沪上10处文学地标内响起
  • 10小时不间断 朗诵声在沪上10处文学地标内响起

    时间:2017-08-17 16:36:35  来源:东方网  作者:王佳妮、刘昊、曹磊

    专题:2017上海书展

    图片说明:作家叶辛在上海书展现场。

    东方网记者王佳妮、刘昊、曹磊8月17日报道:10个小时,20位作家,10处上海充满文学记忆的地标……今天,一场“上海文学地图朗读接龙”精彩上演。从9时起至17时,马伯庸、叶辛、徐则臣、曳舟等20位作家前往上海书展现场、上海作家协会、巴金故居等沪上10个知名文学地标,充满情感地朗诵着名家名篇,向经典致敬。

    “最近听到一首歌,我听见人唱了两次:《那就是我》。歌声像湖上的微风吹过我的心上,我的心随着它回到了我的童年,回到了我的家乡……”“70后”作家徐则臣站、在位于武康路113号的巴金故居内,朗诵着《愿化泥土》,这是巴老著名作品《随想录》中《病中集》的一部分。

    图片说明:作家徐则臣在巴金故居内朗诵《愿化泥土》。

    “巴老,是一面旗帜,指引着年轻一代作家前行。我们需要向巴老学习的,不仅是他的文笔,更是他的风骨,是他那敢于说真话的可贵精神。”徐则臣在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随想录》是巴金一生的心血,他履行了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高峰。该部作品对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

    图片说明:位于武康路113号的巴金故居。

    徐则臣还告诉东方网记者,自己是首次来到巴金故居,颇有感触。“很难想象,这位大作家有时竟然会在缝纫机上写作。”他表示,故居中依稀可见巴老曾经生活的点滴,这些细节能更直观地触动每一位热爱文学的人,从而使巴老的精神得到更好的传承。

    “《随想录》是一本伟大的书,是巴老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如果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就没有这部经典的作品。”蔡女士正在巴金故居内参观,她坦言,自己很幸运,“在巴老故居,听着知名作家朗诵他的名篇,很有代入感,很动人”。

    图片说明:巴金故居内的缝纫机。据介绍,巴老有时会在此处创作文学作品。

    相关新闻:书展特辑|申城文学地图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