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裘山山谈家书:一本写了40多年的书
  • 裘山山谈家书:一本写了40多年的书

    时间:2017-08-19 16:09:28  来源:东方网  作者:田雨霖

    裘山山跟她的小书迷合影

    >>专题:2017上海书展

    东方网记者田雨霖8月18日报道:见字如面。从前的日色变得很慢,车、马、邮件都慢,书信成了信纸两头的牵挂。满满一箱信件,1000多封家书被收藏在一个很旧的檀木箱里面,信件用报纸包着,细绳子捆着,上面贴着小纸条。裘山山在这本书的序言写道:“这是一本写了40多年的书。它真实记录了我的青年时期,以及那个年代。”

    今天下午,曾获鲁迅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冰心散文奖等奖项,著名作家裘山山做客东方网书展现场直播室跟网友分享她的写作经历。

    樟木箱里是父亲的牵挂

    裘山山的父亲于2013年8月去世。两年后,她和家人整理父亲遗物时,在一个很旧的樟木箱里,发现了满满一箱信件。“这些信件用报纸包着,细绳子捆着,上面贴着小纸条,注明了是谁的信,哪一年到哪一年。全都是父亲的笔迹。当我们看到这样满满一箱信件时,内心还是被震撼了,很感动,也很悲伤。尤其是我,自当兵后,一直没和父母在一起,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全靠写信。因此信特别多,粗略数了一下,有五百多封(510封)。”

    “书信体著作很多,像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龙应台写给儿子的家书等等,这些书信被读者喜爱,很大程度是因为书(信)中所渗透出的浓浓亲情,还有书信写作者的修养、学问以及独特经历。”裘山山提及这本家书的特别之处,“它记录了一位稚嫩青年在青春期的困惑和挣扎,当时的自己论修养、论学问、论阅历都很欠缺。”

    裘山山回忆青年时期

    有生之年看到自己的“文物”

    裘山山说,自己的父亲是一名铁道兵,“铁路修到哪里,他就走到哪里”。母亲是省报编辑,各有事业,两人长时间聚少离多。裘山山说,“我们这个家总是分离,分离。最极端的时候,爸爸、妈妈、姐姐与妹妹,一家四口分在四个地方。于是,写信成了一家人非常频繁的信息、情感交谈方式。我们的家不是在某一个地方,而是在信上,在途中……”

    在整理家信的过程中,裘山山说,不仅仅是书信,还有父亲收藏的她们姐妹读书期间的奖状,画册,最早时期刊登的豆腐块文章。她笑称:“虽然是自己写的信,有生之年,看到自己的‘文物’,还是很震动。”

    《家书》的意义已超越其本身

    《家书》不仅是一个家庭的缩影,还能窥见社会的变化。她在之前的采访中提及,“我的成长也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兵,考大学,教书,当编辑。这个过程中经历的全面文凭热、经商热、百万大裁军等等大事件。收入的增长,物价的增长,服装的变化,家具的变化,稿费的变化等等,都能看到社会发展的痕迹。加上那些老照片,也能看出过去的生活状态。”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