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重庆新闻 > 江奉武 把乡愁变成了产业
  • 江奉武 把乡愁变成了产业

    时间:2020-02-28 23:32:16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作者:

    城口县岚天乡有许多土坯房、泥巴院,看上去并不起眼,他却把土坯房变民宿,带火了当地的乡村旅游——

    1月6日,农历小寒。

    海拔千米的城口县岚天乡,寒风凛冽,窗户只要露出一道缝,冷风就嗖嗖地往屋里钻。

    洗菜、生火、下锅……村民汪成均在自家灶房里忙得满头大汗,干脆把外套和毛衣都脱了下来,“干上了民宿接待后,越来越忙了。以前是夏天来避暑的游客多,现在冬天来看雪的游客也不少!”

    民宿经营,不仅仅改变了汪成均的生活,还改变了整个岚天乡——曾经闲置的一间间农房,如今变成了炙手可热的民宿;曾经背井离乡到处打工的村民,如今依靠农房租赁,每年都有了一笔固定收入。

    说起这些喜人的变化,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岚天乡党委书记江奉武。在他的带领下,岚天乡的乡村旅游搞得红红火火,147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而江奉武也因此获得了2017-2018年度富民兴渝贡献奖的荣誉。

    力排众议

    留住大山的“自然馈赠”

    2015年5月,江奉武从城口县委宣传部调到岚天乡任职。

    江奉武整整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走遍了全乡村组,遍访了所有贫困户。在走访中,江奉武发现贫困群众急于改造的土坯房,正是留住乡愁的重要元素,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油然而生——土坯房不拆,要保留下来,变废为宝!

    但这个“保留土坯房搞民宿”的思路,遭到不少干部群众反对。

    三河村五社村民汪成均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我正准备把住了几十年的土坯房拆掉,建成楼房。正在掀瓦时,就‘倒霉’地碰到了才来不久的江书记。”

    “这是宝贝,拆了你要后悔的!”江奉武叫住他。

    几番唇舌后,汪成均放下了手里的铲子,心里却种下了一根刺。他逢人便说:“这个城里来的毛头小子是瞎折腾。”

    越来越多的村民感到不满。

    江奉武首先在班子成员中进行解释和劝说,并带领部分有疑虑的村民和乡、村、社干部,到武隆犀牛寨实地“取经”,看看别人是怎么把“土味”做足的。

    跟着走了一圈回来,汪成均换了个“脑筋”:“土房子未必就代表落后,有时候越‘土’越挣钱!”

    连同汪成均在内,15户农家开始试点民宿,成为了岚天乡民宿接待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精心设计

    土坯房变身网红民宿

    江奉武赶紧对民宿进行包装和策划。曾经学过美术的他,将土坯房、篱笆等乡村元素设计了一番,又请来城里的专家学者支招。

    汪成均把掀掉的瓦又盖了回去,并根据请来的中国乡建院、四川美院专家出的图纸进行整修,土坯房、篱笆院、石径路等乡愁元素都被放进了民宿的设计中,一座别有风味的小院建成了。

    从外表上看,汪家的土坯房还是那个土坯房,但内部结构在加固的同时,增加了卫生间、休息室等功能房间,更适于旅游接待的需要。院子里,则继续保留石板地坝、篱笆围墙,种植上当地的花草,成了游客露天休憩的乐园。

    从2017年开始,汪成均家成为当地人气最旺的民宿之一。去年,他家接待游客的收入达到5万多元,一举摘掉了贫困户“帽子”。

    现在,全村的民宿中,有45%是由原本准备拆除的土坯房、木瓦房改建而成。每个民宿年均纯收入超过4万元,最高达50万元以上,带动147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

    长效脱贫

    打造“一中心四集群”

    各地的乡村旅游越来越多,潮退之后,如何稳定住游客量?

    江奉武提出了“依托山水林田,吸引城里人,变山区劣势为生态优势,为民宿发展引来源头活水”的创新发展思路。

    但是,做生态文章、搞山水林田项目投资大、见效慢。从党政班子成员到村组干部群众,再一次对江奉武质疑起来。

    江奉武一次次开会讨论,逐步统一思想。1000多个日日夜夜,江奉武协调着各方资源,终于构建起了“一中心四集群”的乡村生态休闲旅游格局。“一中心四集群”即以乡场镇为中心,努力打造大巴山最美亲水风情小镇;以红岸村、三河村、大洪溪、星月村为集群,打造大巴山最美摄影谷、原生态集聚部落、民俗文化走廊、原生态农特产品基地。

    短短3年时间,岚天乡便实施山水林田项目120余个,赋予了“锅底凼”“黑老扒”等景点神秘的探险之魂,开发了落红溪慢时光主题园、夫妻树情感寄托地水上乐园亲情体验场、三河村原始部落群等乡村旅游目的地。一系列创新举措,为乡村生态旅游夯实了绿色本底,提供了生态休闲体验游玩场所,吸引了八方游客,为民宿发展引来了“源头活水”。

    红岸村的彩叶观光带是大巴山旅游线上的香饽饽,每年游人如织。“要不是当初江书记选我的农家乐当示范点,也不会有我现在的好生活。”在红岸村开办“阡陌田园”民宿的村民冉光才说。

    如今,岚天乡的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末的18.4%下降至1.8%,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480元上升至12600元,每年10万余人次到岚天乡旅游,全乡旅游收入超过1000万元,80%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