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重庆新闻 > “银关保”新型担保模式落地重庆 外贸企业融资又添新途径
  • “银关保”新型担保模式落地重庆 外贸企业融资又添新途径

    时间:2017-12-30 15:04:16  来源:华龙网  作者:

    华龙网12月29日17时50分讯(记者 周晓雪)记者从重庆海关获悉,近日,中国银行、人保财险与重庆中航物流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一单担保额度为10万元的“银关保”关联保函,企业年平均费用仅千分之五,一年就可节约资金成本1.08万元。这是“银关保”新型担保模式在重庆关区的第一单,为解决重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银行保函带来抵押难题 海关构建新型担保链条

    有效的海关税收担保是提高海关通关速度,实现进出口货物“先放后税”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体化配套改革的前提条件。当企业进出口手续不完备但急需提取货物时,按照法律规定,须向海关提供税款担保,确保国家税收安全。目前,海关税收担保主要采取现金保证金和银行保函两种形式。因为费率低,实际占用资金少,银行保函受到广大企业的青睐。

    银行一般会根据企业资信高低来确定收取风险担保金的数量,不少授信很低或没有授信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往往被要求提供相当于税款的保证金或高价值变现的抵押物,企业申请银行保函面临困难。因此,快速通关的诉求往往带来流动资金阶段性占压,成为困扰海关和企业的一道现实难题。

    重庆海关副关长李玉告诉记者,为配合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全面运行,海关总署同步推出了“汇总征税”“自报自缴”等一系列税收征管改革制度,使进出口货物的通关更为便利化。但对于大多数中小微企业来讲,银行保函、保证金会带来较高的资金成本,使其无法享受“汇总征税”通关改革红利。

    为解决重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而难以适用海关便利通关措施的问题,重庆海关牵头推进的“银关保”新型担保模式正式落地。

    通关便利还节约成本 年平均费用仅5‰

    据介绍,“银关保”是指银行、海关、保险三方共同参与,通过引入关税履约保证保险,构建起“企业申请-保险承保-银行授信-海关受理”担保链条,有效降低银行开立保函时所收取风险担保金数额。企业可通过申请担保保险来获取银行担保,尽享海关改革红利。

    “以关税10万元为例计算,以往我们办理银行保函的年资金成本是1.13万,如采用‘银关保’,年平均费用仅千分之五,一年即可节约资金成本1.08万元。”首笔“银关保”办理者重庆中航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重庆海关副关长李玉表示,此次推出的“银关保”创新模式,聚焦小微企业担保费用过高的难题,充分联动企业、银行、保险公司、海关四方,既畅通了企业享受海关改革红利的瓶颈,银行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又开拓了海关税款保证保险新领域,保障税收安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