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安徽新闻 > 滁州市中学生有了“营地课堂”
  • 滁州市中学生有了“营地课堂”

    时间:2017-11-02 22:14:09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王太新  编辑:汪赛霞

      中安在线讯 据滁州网报道, 绳梯逃生、自然探索、徒步穿越……这些新鲜又极具挑战的项目已被列为我市初二年级学生的必修课。记者从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了解到,政府投资建设的我市首个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已经正式投入使用。这意味着,我市中学生从此有了“营地课堂”,接受学农、学军、生命安全等教育,促进素质全面发展。“营地课堂”到底是个啥模样?孩子们在这里又将会得到怎样的锻炼和成长?日前,记者来到南谯区沙河镇,对位于这里的滁州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进行了探访。

    基地面向初二学生,设九大课程

    该基地位于原滁州市沙河中学校园内,四周青山绿水环绕,生态环境优美。跨过一道大门,记者便进入这个占地近万平方米的实践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楼房和一片片训练场地。宿舍楼、食堂、攀岩墙、真人CS靶场、篝火广场、动物标本馆……随着记者的步伐在实践基地里移动,基地的真实面容也一步步显露出来,不禁让人愈加对基地产生了几分神秘感,期待对她的深入了解了。

    “这里就像一个封闭式训练的营地,每一批学员都要接受为期5天的封闭式训练。同时,营地开设有9大课程,由海军陆战队退役军人担任总教官,其余教官全部是来自北京体育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业型人才。”基地教官郭铮介绍说。记者了解到,9大课程的内容是:绳梯逃生、自然探索、徒步穿越、营员自管会选举、野炊、蛋糕制作、真人CS、攀岩速降和定向运动。这些课程融教育性、实践性、探究性、趣味性为一体,是学生体验、感知实际问题,提高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

    基地相关负责人胡伟告诉记者,根据滁州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的最大容量,基地目前只能分批面向全市初二年级学生开放,目前已完成了4批学员的入营训练。据了解,作为一个公益性的实践基地,政府对学员的参训费用给予适当补贴。

      多方叫好,“营地课堂”受欢迎

    探访当天,正值一批学员在基地接受训练。记者看到,600多名来自滁州二中、滁州三中等学校的学生被编入不同连队,分散在不同的训练场地,正在教官的指导下进行各项训练。

    在军姿训练场,数十名身着迷彩服的同学正一边喊着口号,一边踢着正步。那威武的姿势真有军人的风范;在CS靶场,红蓝两方队员个个全副武装,正在展开“殊死搏斗”。刺激好玩的同时,也让同学们体验到了军人保家卫国的职责,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在绳梯逃生现场,数十名同学被分成几个小组,小组间正在进行一场用绳索编绳梯的比赛。编好的绳梯随后就派上了用场,同学们排队体验了一把爬绳梯逃生。尽管极具挑战性,但却没有人退缩。

    教官郭铮告诉记者,这是这批学员参加营地训练的第二天,第一天学员们在“破冰”环节中消除了队员之间的陌生感,融入到了集体生活中。接下来的几天,学员们还将接受攀岩速降、定向运动等考验,最后一天晚上还将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每一名学员都可以成为主角,登台献艺,分享喜悦的心情。

    “对学生而言,相比传统课堂,营地课堂充满困难和挑战,可我恰恰感觉,这正是我们需要接受的考验。此次活动,我感觉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融入集体,学会了坚持。”来自滁州二中的学员林宇轩深有感触地说。滁州七中带队老师王群也高兴地说:“根据国家教育部要求,学校平时也上综合实践课,但学校的条件跟不上,实践课效果不明显。而这里有着丰富的实践资源,上课方式也比较独特,能很好地进行素质拓展训练。这一次经历,必将成为孩子们终身难忘的记忆。”

    “短短几天时间,孩子们经历了汗水、泪水、欢笑、辛劳,和孩子们相处的这几天,孩子们都在潜移默化中,做着点点滴滴的改变。”基地相关负责人胡伟告诉记者,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样一个事例。在前一批学员中有这样一个女生,她长这么大从来没有离开家或妈妈。到基地的第一天晚上,她竟然拎着包裹执意要回家,教官劝说也毫无作用。后来,胡伟跟她谈心,并请来同学一起做工作。终于,她表示要留下来试一试。这一试,就成功改变了这名女孩离不开家人的习惯。后来,这名女孩的父母感动地说:“在这个团队里女儿克服了身上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她学会了忍耐、坚持和服从。对她来说,这是最珍贵的东西。” (记者王太新)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