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安徽新闻 > 芜湖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 芜湖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时间:2017-07-20 20:19:23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汤荣汛 实习生 龙浩 赵明港  编辑:

    中安在线讯 据大江晚报报道, 芜湖自古享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之美誉,因“长江巨埠、皖之中坚”名誉华夏。如今的芜湖是安徽创客之城,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党的十八大以来,芜湖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一系列重大战略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强市、统筹城乡、开放合作、和谐发展”五大战略,聚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造经济、城市两个升级版。坚持把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相结合,主动承接国家、省146项重点改革任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全市GDP跨越2000亿元级台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初显

    作为“互联网+”企业,芜湖共生物流平台去年1月16日正式上线,而仅仅8个月不到的时间,平台的交易额已达5亿元,而这主要得益于芜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这家互联网物流平台赢得发展契机。

    去年,市委市政府出台《芜湖市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方案》,围绕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资本市场,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稳步推进。该方案突出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等关键任务。去年,全市淘汰钢铁、水泥粉磨等落后产能380.5万吨。商品住宅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78.2%,去化周期快速缩短。

    我市充分发挥引导基金等资本工具,帮助企业打通资金瓶颈,建立政府引导基金“新三板”定增跟投机制,对成功上市(挂牌)的企业及其辅导券商给予财政奖励,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股权融资,去年,中国物流资产在港交所上市,24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去年,我市多措并举降低税负,年减轻企业负担86.4亿元。投资短板切实补强,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开工或建成运营。

    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

    近年来,我市持续优化投资环境,打造投资洼地,让一批优秀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我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省率先启动权责清单建设,建成市、县、乡三级政府权责清单体系,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

    据介绍,去年我市动态调整涉企收费清单,市级收费项目精简25%。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经营服务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家职业资格实行目录清单管理。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在全省率先公布市级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清单。完成商事制度“三证合一”改革,在全省率先发放“一照三号”、“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和启动“五证合一”工作。

    此外,还开展综合监管、分类执法改革试点,形成基于网格化、大数据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启动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全面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市县一体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完成。深化财税管理改革,“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政府债务余额实行限额管理。加强市属国有企业监督管理,国有林场改革按期完成。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加快。

    开放合作迈出新步伐

    2015年,芜湖出口加工区成功升级综合保税区并通过验收,成为继省会合肥之后的全省第二个成功获批的综保区。去年,芜湖港进口肉类指定口岸验收通过,肉类进口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芜湖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根据芜湖海关的统计数据,五年来,我市累计进出口1806亿元,比上一个5年增长了1.3倍,开放合作迈出了新的步伐。

    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去年,我市出台贯彻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实施意见,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同时,推动园区转型升级,省江北产业集中区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复,新芜经济开发区获批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强化皖江航运枢纽地位,完成港口吞吐量1.3亿吨、增长9.1%,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0.2万标箱,增长20%。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改革事项35项,芜湖综合保税区通过海关总署验收,进口商品直销中心和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成运营。加快“引进来”与“走出去”,全年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256亿元,外商直接投资25.3亿美元。新增境外投资企业9家,实际对外投资6.2亿美元。组织参加中德(安徽)经贸合作周等活动,中部地区首家中德(芜湖)中小企业合作区获批建设。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