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福建新闻 > 六旬老兵壮志不已 做民间传统文化记录者传承者
  • 六旬老兵壮志不已 做民间传统文化记录者传承者

    时间:2018-01-31 15:08:30  来源:台海网  作者:

      许丕赞整理族谱

    台海网1月31日讯 据闽南日报报道,连日来,退伍老兵许丕赞一直为漳州和金门两地许氏宗亲祖坟迁址的事奔波,“漳州金门两地一脉相承,祖坟迁址是件大事,两地宗亲都很重视,一定得帮他们办好。”

    在漳州开发区,许丕赞为当地群众所熟悉,当地民俗活动总能看到他的身影,大家亲切称之“老许”。年轻时当过兵的许丕赞年已66岁,可他依然精神矍铄,走路快、语速快,每天奔波在漳州开发区各个社区,热心指导民间民俗文化活动。

    “我常常和别人说,作为退伍老兵,就算是放下枪,一样也可为人民服务。”退伍后的老许一直协助漳州开发区大径社区居委会处理日常事务,并经常自发地参与漳州开发区的传统民俗的保护和传承。

    “2008年海峡两岸实现‘小三通’,开发区一带的许氏宗亲就带着族谱到金门寻亲,经过一番波折,终于对接上金门珠浦许氏。”老许介绍说,大径许氏和金门珠浦许氏同属唐朝开漳别驾许文正后裔,但因为两岸半个世纪的阻断,一脉相承的许氏宗亲断了联系。寻根成功后,失散多年的宗亲往来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能增强民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2009年,位于大径社区、始建于明朝初年的许氏家庙因为年久失修,破落不堪。老许看在心里,着急不已:“家庙是族人寻根谒祖、世代传承的精神支柱,组织修缮家庙迫在眉睫。”2010年,在老许等许氏宗亲的积极倡议下,许氏后人筹资240余万元,在原址重建起了家庙。

    没有想到,此举全面拉开了漳州开发区与台湾金门两地民间交流的序幕。许氏家庙落成后,金门的许氏后人频繁往来寻根谒祖。2010年起,许丕赞每年带头组织开展闽台宗亲交流活动,组织社区民俗表演团前往台湾参加民俗活动,与台湾宗亲畅叙情谊。“金门县长还接见了宗亲交流团,我们向他介绍了漳州开发区的新貎,希望他有机会过来看看。”许丕赞自豪地说。

    除了热心本族宗亲事务,对传承当地历史文化和传统民俗,老许也是不遗余力。“早些年,乡亲们埋头讨生活,谁也不会想去收集和整理民间民俗文化,但这些沉淀在历史岁月里的遗产,不挖掘整理,不加珍惜,慢慢地就会被遗忘。”为此,许丕赞时常前往漳州图书馆、族谱馆,翻阅龙海县志,查找有关史料记载,以求整理出更加准确、全面的民俗文化信息资料。

    “老人就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许丕赞因此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传统文化保护者。2015年,漳州开发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成立,许丕赞与他们一道踏上新征程,成为开发区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的中坚力量。

    尽管到了含饴弄孙的年纪,可许丕赞就是闲不住,积极参与社区民俗文化建设。每逢社区民间民俗活动,老许就扛着录像机、相机现场拍摄记录。这些装备加起来有十几斤,小伙子扛久了都觉得吃力,老许却乐呵呵道:“我当过兵,不怕吃苦,我能扛着这些家伙走上一天。”

    为更好地记录人物风志,从2000年开始,许丕赞整理编辑传统文化图册,已修订完成《村社大典》《石坑居志》《石坑社区民俗风情集锦》等图册。许丕赞自豪地说:“既然选择了,就一定得做好,就要拿出在部队时那股敢想敢干的劲儿。”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