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福建新闻 > 漳州长泰县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 漳州长泰县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时间:2018-01-31 15:09:02  来源:台海网  作者:

    古山重景区花海绚烂,游人如织。 林漳生 摄

    ­  台海网1月30日讯 据闽南日报报道2017年以来,长泰县通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农村产业融合体系、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等举措,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走出了一条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子。2017年,全县从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3万多人,旅游总收入23.8亿元,同比增长26.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88元,增长9%。长泰县马洋溪旅游区被列入福建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乡(镇)。

    ­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  冬日的阳光洒在牛角山下的玫瑰园,红、白、香槟不同颜色的玫瑰花在田间竞相绽放,农庄处处生机勃勃的景象。迎来送往了几波客人,农庄的主人林阿玲忙得不亦乐乎。

    ­  林阿玲向笔者介绍,在当地政府的引导帮助下,依托现代花卉生产基地,农庄加快打造成集花艺体验、浪漫婚礼、民宿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花卉休闲农庄。2017年,开业第一年的玫瑰农庄实现了年收入100多万元,成功摘取了全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三星级)和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  玫瑰休闲农庄是长泰县农村产业融合经营主体的一个典型。“农村产业融合离不开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长泰县文体局负责人洪昭勇介绍,该县积极完善政策导向和行业标准,加快构建农村产业融合的经营体系。以发展农家乐为例,该县率先在全省制定了《长泰县农家乐星级评审评分标准》,把农事参与性活动、乡村民俗休闲活动等条件作为星级评定的重要标准,推动乡村饭店和普通餐饮“脱胎换骨”。

    ­  短短几年间,长泰县拥有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模范户(村)7个,省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特色村)13个,休闲农业企业62家,农家乐345家,为该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  构建“农业+”新模式

    ­  有了经营主体,产业要怎么融合成为农村发展的关键。洪昭勇介绍,长泰县以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引领,将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美丽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建设融为一体,促进产业相互渗透和交叉重组,形成了“隔二连三”“接二连三”等“农业+”产业融合新模式。

    ­  “隔二连三”,通过挖掘山水田园、传统民俗、农耕文化等优势资源,带动休闲旅游观光和餐饮住宿的发展。山重村整合省非遗“赛大猪”民俗活动、省级文保单位石佛塔、昭宁宫,满山桃李花、遍地油菜花、千年古樟树以及玛琪雅朵花海等资源,打造独具魅力的千年古村、千年民俗、千年古树、千亩花海“四千美景”,成为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村、中国最美乡村,带动了当地民宿和农家乐的发展。

    ­  “接二连三”,在高优农业种植的基础上进行产业链条延伸和农业多功能拓展。格林美提子园除种植销售各种特色提子外,还加工成提子酒、提子醋、提子冰沙、提子礼盒,再衍生提子鸡、提子羊、提子鹅等产品,形成一家集旅游观光、采摘体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提子主题公园,每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  促进农民增收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和落脚点。据介绍,长泰县通过完善股份合作、订单合同、服务协作、流转聘用等利益联结机制,建立起龙头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  古山重景区采取“政府+公司+村委会+农户”的合作模式,把土地、乡村等传统资源转化为旅游开发的资产和资本,当地农民除了从土地流转和民房出租中获得收益外,还可在自家门口经营家庭农场、旅游民宿、农家乐等旅游配套项目,实现财产性、经营性和工资性收入的有机统一,大大拓宽了增收渠道。

    ­  另外,岩溪镇湖珠村鼓鸣岩休闲农业风景区专门成立了家庭农场,采取“农场+农户”的模式,对当地农民生产的土特农产品进行统一采购、统一包装、统一注册商标,使本土特色农产品成为旅游伴手礼,提高农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带动当地农民年增加收入500多万元。(林少波 戴艳霞 张月玲)

    原标题:长泰县加快探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接二连三 融出发展新天地☉林少波 戴艳霞 张月玲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