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福建新闻 > 一座馆,藏着一座城
  • 一座馆,藏着一座城

    时间:2018-02-08 16:26:33  来源:台海网  作者:

      清金漆木雕人物龙纹桌灯伊晓燕摄

      莆田市博物馆不定时为市民推出各种文化盛宴。  本报记者周明太摄

      市民阅读莆田先贤名流榜。 本报记者周明太摄

      市民参与互动答题。 本报记者周明太摄

      莆仙戏互动体验区 伊晓燕摄

      台海网2月8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了解一座城,要从博物馆开始,因为博物馆不仅讲述了这座城市的过去,也连接着现在和未来。今年元旦期间,我省最年轻的博物馆——莆田市博物馆新馆正式全面开馆,这一莆田城市新地标以崭新的姿态向今人讲述莆田源远流长的历史故事。

      狗年春节将至,新博物馆也即将和市民共同迎来第一个春节,文化莆田更添“文”味,来看看莆田市博物馆新馆如何讲述文献名邦故事,馆藏海滨邹鲁气魄?

      “镇馆之宝”堪比故宫同款

      她通体祥红,暗喻荔枝成熟、硕果累累,与延寿溪畔的荔枝林带相互辉映;她状若妈祖手中的“如意”,寓意莆田是妈祖的故乡,且象征着吉祥如意;她由一幢四层主展馆(A馆)钢桥架连廊连接四层副馆(B馆)雄浑大气,也衔接起自1986年莆田市博物馆建馆以来馆藏上万件文物精品的“陈酿新盏”。

      1986年,莆田市博物馆馆址最早设在莆田市荔城区梅园路东段北侧,三清殿副殿东岳殿。2002年5月,合并莆田县博物馆,迁至古谯楼。2011年11月,莆田市博物馆新址建设工程动工,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领衔设计,2013年,博物馆新馆封顶,同时展开文物征集活动。历时6年,占地面积23.3亩,建筑面积2.88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2.88亿元的莆田市博物馆新馆竣工。

      馆虽年轻,但馆内珍藏的文物却是珍贵无比。在主馆一层的馆藏文物精品展里,一件通体漆金,间有红、黑色漆,并装饰着彩色绒球的精美器物吸引众多目光。这就是镇馆之宝之一的“清金漆透雕菓盒”。据莆田市博物馆馆长游国鹏介绍,这个菓盒比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硬木漆金透雕菓盒还更为完整,从民间征集后藏于原莆田县文化馆,1989年省文物专家组来莆田鉴定,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陈列在“清金漆透雕菓盒”旁边的是另一件镇馆宝贝“清硬木透雕漆金桌灯”,也是国家一级文物。

      莆田木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以“精微透雕”著称,以其图案秀丽、色彩丰富、刀法活泼、刻工精细的独特风格,成为莆仙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金漆透雕菓盒”“清金漆木雕人物龙纹桌灯”这两件镇馆宝贝,可以说是对莆田工艺美术精湛技艺的最好注释。

      据悉,莆田市博物馆现馆藏文物精品10000多件,藏品类型有陶瓷、青铜、玉器、竹木雕件、石器、书画等,品类齐全,其中三级品以上珍贵文物就有1378件,年代上至商周,下至近现代。在游国鹏看来,能称得上镇馆之宝的,除了文物级别要高,更要与地域文化相关联。“除了‘清金漆透雕菓盒’‘清金漆木雕人物龙纹桌灯’,我们还有两件镇馆之宝,分别是商周时期的‘青铜镢’和明代航海图《设色星图》,两件也都是国家一级文物。”说到镇馆之宝,游国鹏如数家珍。

      “青铜镢”折射出的是莆田在商周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是当时生产文化的一个缩影;《设色星图》原先悬挂在涵江霞徐码头天后宫的偏殿,下摆着一个巨大的海螺壳,象征海祭,正殿两壁则挂着四幅大型的《天后圣迹图》,这代表着《设色星图》同航海和妈祖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为探索海丝之路和妈祖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线索。据了解,《设色星图》作为莆田的“海丝”文物从2015年开始就一直在外参加“丝路远帆”文物联展,待联展结束后将回到莆田市博物馆,在“妈祖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展”展厅展出。

      过去由于条件限制,很多馆藏宝贝不能展示,只能束之高阁,现在有了新博物馆,精心的展陈布置让文物有了新的安身之所,市民们也有机会一睹馆藏宝贝的风采,并通过这些珍贵文物来了解莆田的历史文化。莆田市博物馆内设有莆田民俗文化陈列、莆田历代书画艺术陈列、莆田历史文化陈列、妈祖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展、馆藏文物精品展、莆田木雕艺术陈列等六个专题陈列展厅和五个临时展厅,全面系统展示莆田地灵、人杰、神异、商儒的历史文化。

      智能技术体验创意互动

      参观博物馆,决不只是静静地站在展柜前看看老古董。“为了提高公众的参与度,我们精心设计了一些互动场景。”游国鹏说。

      博物馆不仅新在环境,其中还暗藏“玄机”,巧妙运用新技术演“活”历史。位于新馆二层的“莆田历史文化陈列”展厅内,一块硕大的圆柱形展屏上,一阙阙巨大的“竹简”记录着自周显王35年后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莆田的变迁轨迹,而地面上是一个以圆柱形展屏为中心、记录着莆田大事记的圆形记录表,踩在上面犹如踩着莆田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瞬间把人卷入了历史的洪流之中。

      “莆田历史文化陈列”展厅分序厅、蒲阳垦荒、百姓入莆、壶兰雄邑、海丝重镇、文献名邦、群星璀璨、闽中洪流八个章节,展示“海滨邹鲁文献名邦”蕴含的深厚人文底蕴。现场,“百姓入莆”这个章节围观的人不少,可以看到展区前有一台多媒体触控一体机,市民只要在上面输入自己的姓氏,前方的大幕上立马出现“秒懂莆田姓氏文化”,详细介绍了该姓氏的来源、发展、迁徙、分布等情况。相邻的展区介绍的则是莆田宗祠文化,同样可以通过输入自己的姓氏查询到相关的家规家训、诗词楹联等内容。

      游国鹏介绍说,早在新石器时代(当时为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就有人生活在莆田,开启兴化大地上辉煌传奇的历史征程。汉时期已经有胡、陈、何等姓氏在莆田居住。西晋、唐代、宋代,中原地区的一些姓氏四次大规模迁移进入莆田,如今莆田有528个姓。

      博物馆是以凸显文物意义的方式留住过去,但在欣赏艺术和历史上,内容和形式一样重要。当下,一些博物馆的展览中,仍为历史文物的单调展出,讲解员或电子讲解器的模式化讲解,往往让公众缺乏参与感。“这就要求我们要换位思考,除了这个姓氏文化的查询,其他展厅还有很多互动环节,如“莆仙戏经典曲目点播耳机试听”“莆仙戏基本动作教学视频点播”“互动答题”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莆田市博物馆也紧追时代发展步伐,采用新技术、打造智能馆。新馆从一开始就高起点规划设计,载入智能化、现代化设备。不仅要让文物“活”起来,还要让文物“动”起来。

      游国鹏说:“一些需要做重点展示的文物,我们将与AR(增强现实技术)或VR(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例如一个器物通过与AR技术结合后,通过电子设备可以进行360°翻转,如果是有盖子的,还可以打开盖子,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不过,这些还要待智慧语音导览系统调试好之后才可以设置。此外,智慧语音导览系统安装好以后,用手机下载打开博物馆的APP,走到相应的点位,手机上还会出现相应的介绍展示。”

      值得期待的是目前还在调试阶段的妈祖文化VR体验中心。为了更好地传播妈祖文化,让参观者更加直观地感悟莆田妈祖文化,莆田市博物馆在“妈祖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展厅”开辟200平方米场地作为妈祖文化VR体验区,将妈祖庙三维地面模型、正射影像和街道、建筑物及庙宇内部设施的三维立体模型融合在一起,再现妈祖庙建筑及街区景观,参观者戴上特制的眼镜后,可以以第一视角在其中穿行,仿佛身临其境,甚至还可以“参加”祭祀活动及民间信俗活动等。

      文创探索让文物焕新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博物馆二层外平台上莆田城厢区太平小学的10多名校朗诵协会的学生,身着汉服,在朗诵国学经典;博物馆一层,则是由汇聚莆田本土有趣的文创产品的创意市集,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在这里展示教学成果,学生们自当模特上T台秀出自己设计的珠宝作品;四大吉祥物——“莆甜甜”空降博物馆,与大家亲密接触。自今年元旦开馆以来,市博物馆大小活动不断,互动、启智是其最大亮点之一。

      博物馆作为公益类文化文物单位,是中华优质文化资源的集中保存地。近两年,故宫发挥创意,出品了一大批颇受年轻人喜爱的文创产品,在网上受到热捧。游国鹏认为,博物馆应该利用馆藏优势,利用藏品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底蕴,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创意设计用到文化创意产品当中,融入人们的生活。力争用两三年的时间创建一个国家级的文创示范基地是莆田市博物馆的一个目标。为此,莆田市博物馆正积极与各类文创第三方接触,合作举办各类文化活动。

      “开馆以来,我们已经和莆田学院、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省创加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等单位举办了一系列精彩的活动,还有和文创公司合作出品的吉祥物‘莆甜甜’。这是我们在文创道路上的一个尝试,我们希望让市民走进莆田博物馆细细品味文物背后的工艺之美、文化之美之余,还能感受当前莆田的文化发展状况。”游国鹏说。

      文创探索是博物馆展览、社教的有机延伸,是继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方式,让博物馆走进现代人的生活,树立文化自信,文创是其中一项良好有效的媒介。

      同时,近年莆田市博物馆与市区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共建学生社会教育实践基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采取多种形式,挖掘莆田优秀历史文化资源,搭建和青少年交流的桥梁。邀请学校老师联合编撰讲解词,开展“小小讲解员”培训及比赛,跟大师学古艺系列手工培训、“带着创意来赶集——周末文创辅导”等活动。

      春节期间,博物馆将推出“一带一路看伊犁—新疆伊犁历史民俗与文化特展”“写春联年俗体验活动”“百人快闪贺新春”“舞蹈秀”“‘印红团印幸福’年俗体验活动”“机器人迎宾交互现场秀、机器人亲子互动活动”等精彩活动,让莆田的民俗文化走入市民生活。传统的文化符号在互动中,形成带着地方特色的人文教育基因植入青少年成长环节。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