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福建新闻 > 乡村振兴,松溪打“ 蔗 ”牌
  • 乡村振兴,松溪打“ 蔗 ”牌

    时间:2018-03-01 15:48:10  来源:台海网  作者:

      “百年蔗”已经成为万前村远近闻名的农业品牌,村里家家户户都种甘蔗。

      赶在冬天霜冻前,万前村的村民正在收割甘蔗。

      在百年蔗糖厂,工人们熟练地分工制糖,一忙活就是整整一个月。

      糖厂工人正在拆分糖块,这些香甜的蔗糖也是他们通往美好生活的希望。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要振兴,乡村经济必须得到较高质量的发展。而乡村经济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发展。当前,不少农村,都有一些很不错的农特产品。但不少农特产品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大张旗鼓地提升农村群众的品牌意识,通过“品牌兴农”,让农民群众分享品牌建设带来的红利,随着这些农特产品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当地群众收入就会水涨船高,乡村振兴才会有坚实基础。

      台海网3月1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王仕营的肠子都悔青了。

      刚开年不久,松溪县郑墩镇万前村的百年蔗糖厂就开始分红了。大小股东们热热闹闹地齐聚糖厂大院,排在名单最末的王仕营是全村最后一个认购股份的人。今年糖厂收益好,一股分5公斤红糖,王仕营入了四股,分到20公斤红糖。第一年就得到回报,他后悔没有早几年入股。

      和王仕营不同,手里有23股的吴启库乐开了花,他始终相信百年蔗是万前村的一张名片。从2013年入股至今,糖厂生意越来越红火,他家的小楼也修得越来越漂亮。

      几经沉浮,百年甘蔗园的沧桑

      松溪河畔,一片七分八厘九的蔗园历经百年而不衰。

      据专家考证,这片甘蔗地是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 栽种的,至今已有291年历史。令人称奇的是,一般的甘蔗宿根寿命只有三到六年,而万前村“百年蔗”的宿根却已有两百多年,相当罕见。因此,这片百年蔗享有“世界第一蔗”的美誉,2016年被农业部列为中国农业文化遗产。

      “最早有两亩地咧。”93岁的魏世早是母蔗地归村集体所有前最后一任主人,这片甘蔗林也是全村最早的甘蔗园。“有一年霜下得早,附近甘蔗都被冻死了,只有这两亩地不怕冻,活了下来。”魏氏家族世代遵守祖训,守护这片“风水蔗”。上世纪60年代,甘蔗成了村民度过饥荒的“救命粮”。感恩之余,家家户户都种上了甘蔗,以此来养家糊口。

      58岁的村民王仕有是土生土长的万前村人。在他记忆里,村里山地多,田地少,缺少水源,粮食产量极低。为了换大米,村民种地瓜、甘蔗等适合旱地栽培的作物,等甘蔗收成后,靠两台水车榨汁,三口锅熬糖,制成的红糖“黑不溜秋”,一块就有0.5公斤重,成品由村里统一按人口分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公斤红糖只卖几毛钱,前几年一公斤红糖最多也就卖到六七十元。村民一年背一次红糖到附近东平、郑墩等集市去换米。

      红糖并没有给村民带来多少甜头,220多户村民重新寻找出路。上世纪90年代后,甘蔗林少了,慢慢被蔬菜、茶叶等包围,多数村民选择跟风,听说什么赚钱就种什么。“只剩下百年蔗园,这片甘蔗林成了全村所有人逝去的回忆。”村支部书记吴庆有心有不甘,但是甘蔗致富路走不通,他只能眼睁睁看着成片的甘蔗林消失。

      回归传统,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2012年,三个男人重新考虑起了蔗糖生意,吴庆有就是其中一个。

      虽然甘蔗种植日渐萧条,但他始终认为百年蔗才是村里发展的王道。在万前村,1亩甘蔗地可产0.5万多公斤甘蔗,50公斤甘蔗可制作3.5公斤红糖,出糖量高。和种植茶叶相比,每亩经济效益要多出两三千元。吴庆有和村委会主任王进胜、老主任王仕有一碰头,三人说干就干,先拿出两三亩地做实验。

      “本想给村民开个好头,可是做出来的红糖质量不过关,全是黑的。归根到底还是制糖技术不行,一下就亏了三万多元。”第一年就出师不利,三人肩上压力陡增。

      3万块钱就这么打了水漂,村民中质疑声起,不少人唱衰甘蔗产业。村民王仕营对这件事就有所迟疑,“以前熬出的红糖就这么黑,改变成色谈何容易?”

      但是,王仕有并没有灰心,他只身一人跑到义乌,找制糖师傅学艺。古法熬糖三口锅三角形排列,杂质出不去,糖越熬越黑,义乌师傅所教的熬糖法是八口锅纵向排列,熬出来的糖颜色清亮、纯粹。重振旗鼓再出发,2013年村里购入三台榨糖机、一台熬糖设备,建起了2000多平方米的百年蔗糖厂,走出了产业化的第一步。

      就在这一年,看到糖厂发展潜力的村民纷纷入股合作社,吴启库和王仕挺在同年各入了10股。“一共入了600多股,当年就略有盈利。”吴庆有说,股份制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所有股份按人口数购买,每股为1000元。如今全村共有312亩甘蔗地,96%的村民都成了股东,共认购了1200份股份。

      2017年,糖厂迎来了第四个年头,甘蔗一收完,锅炉马上烧起柴火,王仕有带着五六个技术工轮流作业,要不停地干一个月。百年蔗熬出来的红糖又脆又甜,营养成分高,市场上包装好的三百克就卖一百多元。

      甜蜜的蔗糖给全村带来了甜头。欧式风格的露台,鹅卵石铺就的庭院,大理石砌成的花圃栽满鲜花……万前村笔直的村道两旁,小洋楼鳞次栉比。“目前甘蔗的收入占全村居民收入的70%。”村支书吴庆有说。

      “百年蔗”如何走得更远

      酒香也怕巷子深。

      去年,万前村制作3万多公斤的红糖,入股村民每股可分到5公斤红糖。“厂商订货供不应求,我们现在的产量根本不够卖呢。”吴庆有说,新的一年他们打算再扩大一百亩地种植甘蔗,如今的规模,是他们刚开始办蔗糖厂所想不到的。

      2013年,万前村的百年蔗红糖还藏在深闺人未识,所有产品全靠三人委托朋友帮忙推荐给经销商,寻找市场。但是很快,尝到了“甜头”的厂商就开始下订单回购了。江苏黄河药业下属的子公司是百年蔗糖厂的老熟客,在去年郑墩镇举办的百年蔗文化节上,一块由七分母蔗地产的甘蔗制成的300克红糖经过激烈竞价,被他们公司以1.18万元的价格收购,创下了世界最贵红糖的记录。“第一年他们把蔗糖带回去化验,质量确实好,往后年年都来购买。”王仕有说。

      以优质产品打开市场,百年蔗种植、生产俨然成为了万前村的品牌。2017年9月,万通百年蔗科普示范基地成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吸引远近村镇前来学习取经。

      如何把百年蔗金字招牌竖起来,成为下一步要考虑的问题。为此,松溪县政府成立了百年蔗研讨小组,由县政协主席担任组长,通过引进新人才、新思路,将对百年蔗糖商品进行策划和推广。

      “百年蔗产业让农民变股东,打造一村一品,突出特色、打响品牌,未来农业部门还将引导延伸下游产品链,振兴乡村经济。”松溪县委书记黄美萍说。

    原文链接: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8-03/01/content_1090775.htm?div=-1

    原文标题:乡村振兴,松溪打“ 蔗 ”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